图①:王自学正在巡山。张丹青摄图②:姜永恒在自家卧室里。资料图片图③:韦正东在其江滨公寓移民安置点406号房前拍照留念。蒙良涛摄图④:任玉乾在晾红薯粉皮。赵 勇摄图⑤:赵春红在家洗手。资料图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开栏的话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
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疫情严重的地区要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他地区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特别是要抓好涉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
目前,还有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尚未脱贫,尤其在“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时间紧、任务重,应该怎么干?本版推出“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系列报道,走访贫困户、采访扶贫干部、调研脱贫路径,力图总结经验、展现状态、促进工作。本期选择5个未脱贫户,请他们谈谈新年打算。
护林打工,扛起一个家
大雾,其实可以不去巡山,但习惯了,我还是决定再去我负责的那片山林转一圈。
早起给两个孩子做饭,照料生病的媳妇;把家里收拾干净了,出门搞好护林工作,中间抽时间再到自家田里做些农活;傍晚回家做饭、陪孩子学习,是我一天的日常。由于媳妇有精神疾病,两个孩子又在读着小学,全家的担子,我不扛谁扛?
党委、政府对我们家没的说,驻村工作队和挂联干部也没少操心帮我们改善生活,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虽然还要扛着这个家,可比以前心里舒服多了。
今年要全面脱贫,我不能掉队,现在我有信心,一定要凭借自己的双手努力,摘掉这顶“贫困户”帽子。妻子生病,孩子又小,家里致贫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劳动力。现在,政府考虑到我家的实际情况,安排我当护林员,一年有8000元公益性岗位收入,但因为家里医疗负担重,小孩还在读书,劳动力少,收入还不稳固,还不能稳定脱贫。今年政府说了,会继续细化帮扶措施,确保我家在2020年内稳定脱贫。
今年,我计划把草果管理好,再增加一部分收入。村里帮我联系了附近的建筑工地,到工地上打工,每月也会有几千元的收入,这样生活就更宽裕了,争取回头再把室内室外装修下。
现在家里干干净净的,住着比以前安逸多了。说起来还得感谢帮扶干部的那次发火。3年前,挂联干部到我家几次都嘱咐我搞好家里的环境卫生,我不以为然。后来有一次,挂联干部批评我:“先不说能不能致富,就连卫生环境都搞不好,你觉得这样好意思吗?”当时还有些不理解,觉得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的,搞卫生没啥用。可那次最后还是听了挂联干部的话,只要是在家里,每天都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渐渐的,就养成了习惯,现在两个孩子也开始学着打扫卫生。
我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我要把家里的环境卫生维持好,把日子过得更好,我要让驻村工作队员和挂联干部到我家看了都竖着大拇指说好。
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沙依坡乡阿都波村委会大竹棚村村民王自学讲述
杨文明胡艳辉整理
参加项目,今年有盼头
一早,我女儿就带着外孙来了,烧炉子,收拾屋,忙个不停!我也不闲着,一看大外孙我就高兴!赶紧给他加菜煎了盘带鱼。
哎哟!哪能把我老伴儿忘咯?刺马上择好,这就给她送过去。
那是2016年,老伴儿突发脑梗塞,一夜间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可即便如此,她的半拉身子还是瘫痪了,一日三餐都靠喂,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
这一个人倒下了,我们原来的活儿都没法干了。一下子少了近2000元的收入,还多了四五千的药费。
得亏政策好啊!一开始,村里给老伴儿办了残疾证,家里也申上了贫困户。养老金、残疾补贴、低保补贴、免费药品都到位。我本想着,自己也有心脏病,劳动能力有限,还没啥收入,咋能脱贫啊,就吃点大米白面凑合过得了。
但最近几年,村里头变化太大了。扶贫新政策越来越多,现在我觉得不仅脱贫有希望了,还能奔着致富努努力呢!别看我老头岁数大,我有志气,咋能乐意一直贫困靠别人?
怎么脱贫?那招儿可太多了!村里的光伏发电站建起来了,大豆示范园建起来了,镇里的养鹅场也经营起来了。对,这些项目我都参加了!今年有盼头了,算下来收入得有个五六千!
扶贫工作队还搞起了“小菜园”产业,免费的种子、秧苗一筐筐送给我不说,村里还签合同高出市场价到季“回收”。我在屋前屋后这不到一亩地上,种上大葱、辣椒、黏玉米,伺候一年既能增收三四千,还不耽误我照顾老伴儿。
今年俺们也不能拖后腿啊!还得想招儿摘掉“贫困帽”,把养殖种植都搞起来!
我打算再养几十只“笨鹅”,咱这儿的白条鹅春天吃婆婆丁、夏天吃芩麻菜,有工夫还能到河里游个泳,肉质贼好,一入秋,上百块钱都买不着!前几天,我女儿答应我了,和我一起干。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杨明也给力,他说“需要鹅雏、猪崽,工作队绝对支持!那我还怕啥干不好?”
黑龙江省海伦市向荣镇向前村村民姜永恒讲述
本报记者张艺开整理
提升技术,不怕没出路
来来来,瞧一瞧,406室,我的新家。怎么样,够敞亮吧?
这冰箱,肚子大,能塞不少吃的哩。橱柜上头,锅碗瓢盆,摞得满当当,我一天得擦好几遍。抬起头看看,这个大家伙,抽油烟机!以前哪用过这玩意儿?
我家原来住驯乐苗族乡长北村必横屯,那屯子,40多户人家,家家搭着木草房。房子怎么建?木头、树皮、杂草围起来,凑合凑合就能住人。门里头,没有一件像样的家伙什。门外头,都是泥巴路,弯弯曲曲的,下山都费劲。家里总共6口人,老妈,老婆,还有3个娃。那会儿的光景,不能叫“过”,只能称“挨”,种田靠牛、插秧靠手、出门靠走、东西靠肩,顶多在乡里打点临时工,收入没啥保障。
2015年,我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国家给了咱好政策,眼瞅日子一天好过一天。木草房变成砖瓦房,泥巴路变成水泥路,架起了路灯,拉起了网络。我们屯位置偏,上级号召大家搬出山。我一寻思,贫困的帽子不能戴,我得成为屯里第一个“吃螃蟹”的户。
搬出大山住上楼房,原以为当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摘帽。没成想,砍木头时,脊梁骨扭伤,不仅干不了活,还需要家人伺候自己。
那时候刚受伤,感觉这天就像塌了似的。家里老人、小孩需要我养活,不能干活了,往后的日子该怎么办?渐渐地,我也不愿意见人,不愿意说话,这口心气儿差点散了。
多亏包村工作组、村两委、帮扶干部等不断入户看望我,给我打气,我才逐渐振作起来。毕竟,贫困的帽子还没摘掉呢!
说干就干,去年,我新种植了10亩油茶,管护起30亩杉木。身体康复后,我以必横屯队长的身份,组建起必横苗族芦笙队,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很喜欢,纷纷来邀请我们去表演。
今年,我想继续提升芦笙演奏技术,有技术就不怕没有出路,有出路脱贫致富才更有奔头。
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苗族乡福寿社区江滨公寓移民安置点贫困户韦正东讲述
张云河蒙良涛整理
务工+养殖,勤干能生财
看到妻子和孩子们陆续起床,我就和他们商量今天的事,把红薯粉做好晾干,拿来创收或者自己吃。
我们一家6口人,以前住在老木房里,十分简陋,冬天四面透风。之所以成为贫困户,主要原因就是妻子身患肿瘤,每月药费近千元,孩子们读书也是一笔不小开支。
以前,镇村工作人员多次动员我盖新房,改善居住环境。一开始,我并不同意,担心没那么多钱,将就一下算了。后来,看到其他人都住上新房,我有点心动。工作人员又对我说:“以后孩子长大了,还住在老房子里,怎么找对象?”这让我动了心,“要让下一代过得比我好!”
去年,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支持下,通过几个月努力,我们住进了崭新砖瓦房,在新房里过了春节。我家拿到7万多补助,自己只花了不到1万元。
房子宽敞,心里都开朗得多。第一个晚上,我兴奋得没睡着,做梦都没想到,花这么少的钱,就能住上好房子,夜里再也不用担心刮风下雨。孩子们也很高兴,每人都有自己的房间。
住上好房子,坚定了我脱贫的决心,人可以穷,但志气不能短。政府帮了我这么多,自己也要努力干。
农忙时,我回家帮妻子干农活,农闲时就外出务工。妻子患病不能外出,但她也没闲着,除了照顾孩子,还种植玉米、红薯,养殖土鸡、生猪,有时还到附近做点零工。去年,我家养了5头肥猪,卖了3头,赚了一笔钱。
去年在家建新房,我外出务工时间少,赚得不多。今年,我要多出去务工,赚更多钱。村里在发展油茶种植,我试种了两亩,长势很好,已经开始挂果,应该也能卖些钱。妻子还想多养些猪和鸡,之前经常缺钱,不过镇村工作人员正在帮我协调,争取些扶贫贷款,到时在新房边修个猪圈,扩大养殖规模,可以赚更多钱。
政府帮,自己干,勤劳能生四季财。我相信,在政府帮助下,通过我们勤劳努力,日子一定越来越好,摘掉贫困帽,和大家一起奔小康。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新田镇东山村建卡贫困户任玉乾讲述
本报记者刘新吾整理
女儿就业,肯定能增收
秦书记和记者来的时候,我正在洗衣服。腰椎间盘突出,这后腰猛地一起身还有点疼,腿也不利索,可是看见秦书记心里热乎呀!赶紧搬出小椅子,招呼他们坐下。
十几年劳累,钱没攒下,病得了一身。原来指望着孩子他爸,一身力气,好好干活,也能勉强持家,没想到2016年他出车祸去了。撇下一身毛病的我,和3个正在上学的孩子。我命怎么这么苦?干不了体力活,一个月就赚几百块,还不够医药费的。
还好,孙庄来了个扶贫的第一书记秦倩。她年纪轻轻,一到村里就入户走访,了解到我家情况,立刻联系了相关企业,连续3年为我家捐款6万元。那哪是钱啊!那是我们一家的希望啊!如今,我这仨孩子能成人、成才,都得感谢她。
知道我和村里很多人因病致贫后,秦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在孙庄推出了“互联网+医院”的医疗扶贫模式。为了让村民少花钱、少跑路,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专家看上病,看好病,秦书记通过联系微医安好,在孙庄村建立河南首家第一书记互联网分级诊疗医院。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对接先进的治疗方案和专家,省钱又省时间。而且有国家的好政策和公益资助,孙庄像我这样的贫困户看病都是免费的。
养育孩子和看病问题解决后,秦书记就寻思着给我这样没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找点啥收入。整合扶贫资金,拉来社会赞助,她领着扶贫工作队相继建起了百农园、大广园林、光伏发电,还有制鞋厂和胡辣汤加工厂。贫困户用扶贫资金入股,人人当股东,年年拿分红,加上在村里做保洁员和在村鞋厂打工,我现在一年能收入13500元。我家四口人,这点收入暂时还不算脱贫,可我却一点也不担心!大女儿今年7月份大学毕业,到时候家里会多一个劳动力,多一份收入。我家今年年底一定能顺利脱贫。多亏秦书记帮忙,现在已经有好几份不错的工作在等着她。没有驻村工作队的帮助和支持,就不可能有我家的今天。现在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河南省西华县迟营乡孙庄村赵春红讲述
本报记者毕京津整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