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待寒风过,与你赴山河”
一个留学生群体的两场战“疫”
跨越千万里的善意正在收到它的回馈。4月6日,176件防护服,从中国寄出,运往英国伦敦一家医院的肾脏科室。
这批防护服由一个海外临时组建的公益小组——Fish and her Friends(以下简称F&F)捐赠。此前,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暴发后,这个由英国留学生发起的组织在英国募集了8000余件防护服。
如今,中国物资紧缺问题得到缓解,欧洲疫情日益严峻,这个公益小组开始面向英国留学生和在英华人筹集资金,希望能在中国采购符合英国医院标准的防护物资,邮寄给英国一线医护人员。4月6日,F&F已经完成5000英镑的筹资目标,购买了第一批防护服。
总想为抗疫做点什么
计划接收这批捐赠物资的肾脏科室有4个病房、77张床位,目前已住满了病人。
F&F成员赫池听该科室的华人医生说,这里接收的肾病患者里,部分已经确诊患有新冠肺炎。他们科室每周要消耗100件防护服,目前,防护用品储备紧张。
为了节省防护用品,医护人员不得不工作一整天后才换下防护服,原本4小时更换一次的口罩,如今要使用更长时间。救护车运送患者的工作人员,每天要接触新冠肺炎疑似患者、轻症患者和重症患者。但他们有时候只戴了手套和口罩,没有防护服。
这样的描述让F&F成员很着急。F&F的发起人李鱼回忆,国内最缺物资那会儿,她经常听到医院求助,说医生“正在裸奔”。如今,这个场景正在英国上演。
赫池仍然留在英国。他看到在马路上为司机测量体温的工作人员极少穿防护服,而戴着最普通的口罩、手套工作。
他回忆,英国在1月31日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月,英国的新增确诊数字翻了几倍。可他去英国最大一家百货公司采购,却发现一个口罩卖27英磅(约合人民币237元),“英国的物资都被买空了”。
已经回国的李鱼每天从微信群里了解大洋彼岸的各种信息:哪个留学生生病了、谁家有人住院了……有留学生苦恼缺防护服、缺口罩、缺药、缺食物。
有中国家长发帖,称孩子发烧被救护车拉走,一时联系不上,拜托附近的华人去医院看一眼。也有家长向F&F求助,称孩子不满13岁,独自在英国,没有任何防护用品。
在决定为英国医院募集物资之前,李鱼就在淘宝上网购了一批手套和口罩,邮寄到英国,送给有需要的留学生。F&F成员赫池也准备了一套防护用品,包括手套、口罩、防护服,给微信群里那位不满13岁的留学生寄过去。
李鱼回忆,最初在英国时,看着国内新闻和各类求助的信息,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还想找到更多物资。回到国内后,看着熟悉的师友在英国感染,她又萌生一种无力感,总想做点什么援助英国抗疫。
“只待寒风过,与你赴山河”
F&F成员决定再次行动起来。
从4月开始,他们研究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公布的防护用品各级标准,联系国内货源,计划将中国制造的防护服送到英国前线医护人员手上。
这种忙碌的状态,在两个月前也同样出现过。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这个临时组建的公益小组有10个核心成员,大多是初涉公益、互不相识的留学生。
李鱼回忆,国内新冠疫情最紧张时,伦敦的华人都不去密集的场合,但这些留学生从学业里哪怕抽出30分钟,都会来帮忙运送物资回国。这其中,还有00后的志愿者。有人学业忙来不了,另一些学生会主动顶上。核心成员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1月27日,李鱼发朋友圈,号召在英的留学生捐赠防护服,一夜间有500人涌进微信群响应。身在英国各地的、素不相识的留学生从网上购买防护服,邮寄到位于伦敦的李鱼家,最高一单价值500英镑。
一位中国医生告诉F&F成员朱丹,他们做精准性要求较高的手术,必须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摘掉护目镜,以免水雾干扰视线。朱丹拜托朋友从日本找到一种特殊材质的玻璃水,涂在护目镜上,可以减少雾气。F&F连忙采购,寄给医院。
在仓库打包时,F&F志愿者习惯干活儿前先打开蓝牙音箱,放点林肯公园的摇滚乐,然后踩着鼓点,伴随着胶布撕扯声、剪刀咔嚓声,完成物资分类、称重、装箱、覆膜等工作。
志愿者吴楠回忆,打包的工作量很大,每次打包,都要从下午三四点开始,一直干到暮色沉沉。
没有覆膜机,他们两人一组,拎着薄膜四角,一层一层把纸箱卷好,避免运输时剐蹭。外卖来了,放在板车上,几个人盘腿坐在地上,一边吃一边聊。
运送物资到机场的车是当地中餐店的华人老板借给他们的。到了机场,留学生舍不得花钱租用大推车,就利用机场免费的行李小推车,来来回回地跑。
他们送到机场的纸箱,有小部分走官方的绿色通道。F&F在纸箱上贴了一张纸条,写着“只待寒风过,与你赴山河”。
如今,他们计划在每个从中国寄往英国的纸箱上贴上一张纸条,写着“Together,We Are Stronger”。
“这群留学生是最积极的志愿者”
曾经接受过这些留学生帮助的人,也在回馈善意。
有接受物资的团队向F&F分享从中国运送物资去英国的通关信息,以及国内各类物资的货源情况。还有受助单位开发了一个咨询平台,方便有相关症状的留学生远程问诊。
F&F曾计划从国内邮寄核酸试纸到英国,因为很多求助的留学生说,还没等到医院的核酸检测。但后来成员们致电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被告知自行在家检测的结果医院不承认,只好作罢。
3月初,一个穿梭在武汉社区,为孤寡老人送药送粮的志愿者车队决定拒收F&F捐赠的180件防护服。他们说,希望将这批防护服留在伦敦,帮助那里的留学生自我防护。
这个消息一经发布,两天内防护服全被计划回国的留学生领走。当时,留学生已经很难从市面上买到物资,大多靠国内家人邮寄或他人赠予。
留学生林昕就是其中之一。她曾是F&F志愿者,从2月中旬开始,为援助中国抗击新冠肺炎,她每天抽出时间,在上百家中间商的网站来回刷新寻找物资;和其他留学生合作打包货物,把物资运送到机场。
父母听说她当了志愿者,给她多汇了一笔钱,让她多买点物资运回国内。她最终穿上志愿者车队回馈给留学生的防护服,登上回国的飞机。
留在英国的F&F另一位成员童月则报名了全英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在各校招募的志愿者活动,将向留学生派发由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准备的“健康包”。
她关注到,已经回国的留学生,如今在承受舆论压力。她看到这些年轻人曾经为筹集物资出过很大的力气,如今却要承担社交网络上恶意的评论,感到憋屈。“这群留学生是最积极的志愿者。”赫池说,有留学生把自己一个月生活费尽数捐给F&F采购物资。
两个月前,当第一批物资抵达国内,这群留学生收到了真诚的感谢信。其中一封感谢信由杭州市西湖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于2月2日寄出,写给当时微信群里的386个留学生。
信里写道,英国留学生购置的280件防护服,跟随浙江大学寒假交流团的航班运送回国,“希望各位在外留学互帮互助,学成归来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应受访者要求,李鱼、朱丹、赫池、吴楠、林昕、童月均为化名)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