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Ⅰ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近日入选2019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对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南海Ⅰ号”保护发掘项目领队崔勇和他的同事来说,这是30多年后围绕“南海Ⅰ号”水下考古工作一个新的开始。
从发现到全面发掘经历了20年
回忆起“初见”沉船时的情景,崔勇仍记忆犹新。
“南海Ⅰ号”沉船于1987年被发现,但直到2002年考古队员才得以“一睹”船身面貌。
“那天我带着水下录像机下水,正好看到了沉船。我第一反应是抓紧拍摄。”当时还是水下考古队员的崔勇在沉船下悬浮,尽量不扰动海底淤泥,将船身前前后后录了一遍。这段20分钟左右的视频,如今成为“南海Ⅰ号”唯一的水下影像资料。
“南海Ⅰ号”船体深埋淤泥之中,沉船区域海况复杂,为保证船体和船上文物的安全,经反复探讨与论证,考古专家组最终决定对沉船进行整体打捞。
2007年12月,经过9个月的海上作业,沉船被整体打捞出水,并整体移入专门为其打造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内。
经过2009年和2011年两次试发掘后,2013年“南海Ⅰ号”全面发掘工作才正式启动。这艘残长约22.1米、宽约9.35米的古船终于慢慢显露出本来面目。
出水文物总数超过18万件套
2019年船舱内货物清理完毕,出水文物总数超过18万件套,包括大量的瓷器、铁器,此外还有各类金、银、铜、铅、锡等金属器,竹木漆器,玻璃器及人类骨骼、矿石标本、动植物遗存等。
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汇集,800多年前的历史画卷慢慢在考古队员面前展开。根据船上清理出的钱币、瓷器上的印记、墨书,考古队员推测“南海Ⅰ号”可能从泉州港始发,前往东南亚甚至阿拉伯地区。
“在已出土的几万枚钱币里,我们列出了所有年号,发现最晚的一枚是淳熙年间(公元1174年-1189年)的。同时又根据一个瓷罐上的‘癸卯’墨书,推测这艘船出发的年份可能不早于公元1183年。”崔勇说。
考古中不乏有趣的细节。考古队员在出土文物中发现了鹅笼和6具完整的鹅骸骨,以及猪、羊、鸡等遗存,由此推测船员曾在船上饲养动物以保障肉食供应。此外,根据出土的胡椒、橄榄核、松子、枣核、香榧子、腌渍的杨梅等调料和坚果果核,则可窥视出古人丰富的海上饮食生活。
重点将转移到文物保护和研究上
崔勇介绍,由于发掘已经到船底,船体下部保存较好,因此可以确定整体打捞从方案到实施是成功的。“南海Ⅰ号”船体的发掘清理有望2021年完成,接下来的重点将转移到文物保护和研究上。
“南海Ⅰ号”保护发掘项目保护组组长李乃胜认为,历经800余年海水侵蚀,加上大量铁器凝结物的锈蚀污染,船体构件较为脆弱。犹如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等待考古人员的精心护理。
李乃胜说,现阶段的船体保护工作主要以保湿加固、适时防腐、防虫、喷淋系统的升级建设为主,动态监测船体病害分布情况,其中喷淋系统的设计建设研究至关重要,这是今后船体各保护阶段能够顺利开展的硬件保障。依托喷淋系统,未来将对船体进行清洗去污、脱盐脱硫、填充加固、船体修复等长期保护。
“对古代沉船的保护往往需要一两代考古人、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李乃胜说,目前保护团队由博士和硕士等6人组成的保护团队长期驻守发掘现场进行文物保护工作。在研究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同时,他们也在培训一支文物保护修复工程队。
“虽然文物保护难度很大,但我们会尽最大努力,相信利用已掌握的科技手段,通过科学的分析规划,一定能做好。”他说。
面朝南海,看潮起潮落。如今,安置于水晶宫的“南海Ⅰ号”吸引着来来往往的游客透过玻璃墙驻足观赏,一同探寻那段800多年前的历史记忆。
新华社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