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是河北鹿泉一中高二学生周京慧离太空最近的一次。她和同校的数十名同学一起,把参与研制的一颗名为“西柏坡号”的科普卫星,安全送到太原卫星发射中心。7月3日,搭载这颗卫星的火箭成功发射,飞向天际。
这是继2016年“八一少年行”科普卫星之后,我国发射的第二颗中学生科普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与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一中学共同发起。反复欣赏火箭升空的画面,周京慧和同学激动的心情很久无法平复:“这,毕竟是我们第一次和卫星接触。”
在此之前,她从未在现实中见过卫星和火箭,参与卫星研制更是她从未想过的,她觉得“那些离自己这个中学生太远了”。如今,她参与研制的卫星飞上了天,就仿佛自己和太空产生了某种联系,“非常奇妙”。
从书堆到发射塔架,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对这群中学生来说,不论是卫星、火箭,还是发射塔架,现实中关于航天的种种,似乎都是新鲜的。
“震撼、壮观。”这是高二学生温佳鹏第一次走进火箭厂房,近距离看到我国长征火箭的感受。
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温佳鹏和同学一起徒步前往发射塔架,路程有七八公里,远远看去他觉得并没有什么,甚至还有种“怎么这么小”的错觉,但真到了眼前,他就被塔架那巨人般的气势所震撼了。
这是他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渺小”以及“世界之大”。温佳鹏说,从书堆里走出来,来到眼前这个“离太空最近”的地方,触摸那些现实生活中难得一见的东西,真是大开眼界。
同为高二学生的梁韶鑫,则有更多的体悟。他听说要徒步几公里到发射塔架,一开始内心是拒绝的,“对一个胖子来说,这简直就是噩梦”。
但真的硬着头皮到了火箭面前,他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不然就要错过这无限的风景。走近观察,他发现塔架里的结构,远比自己想象中的复杂。工作人员告诉他,每一次发射前,都要进行长时间的准备和测试,保证万无一失,正如他们的学习一样,在平时积累知识点,面对国家的选拔时,全力以赴,一飞冲天。
“就像步行那8公里一样,可能在别人看来没什么,但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必须坚持下去。”梁韶鑫说,卫星发射场教会他,通往成功的路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要经历一路的挫折苦难,才能抵达远方。
对这群中学生来说,要喜欢上一个事物,或许看一眼就够了。周京慧借着这颗卫星研制的机会,到卫星研制厂房参观,看到琳琅满目的卫星之后,就再也迈不动脚。
“那里特别吸引我,就想一直待下去。短短几天时间,就有不想走的感觉。”周京慧说,因为参与这个项目,现在她也会更主动地了解航天信息,搜索相关知识。
前段时间,当她听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的消息后,她便下意识地点亮手机屏幕,在搜索框里输入“北斗三号”,看看这个系统究竟有什么样的功能,建成需要多少颗卫星,达到什么状态才能称之为组网,等等。
她还因此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未来。“西柏坡号”科普卫星从2017年立项到如今发射成功历时3年多,周京慧断断续续跟了两年多的时间,期间学到很多航天知识,她也从一个“只对航天稍微感兴趣”的人,成长为立志要考北理工的准大学生,希望成为中国航天的一员。
天上的星星没有那么容易摘得
6月14日,是“西柏坡号”科普卫星装舱的日子。鹿泉一中高中生吴昊煜和同学一起,亲手把他们参与研制的卫星送入即将离开地球的火箭。在此之前,这颗卫星做了发射前最后一次整星测试,包括吴昊煜在内的学生团队接受了卫星测试及发射前最后准备工作等相关内容的培训与学习。
这其中一个细节,令吴昊煜印象深刻。
卫星装舱前,需要拿着设备,清理太阳能帆板上的灰尘,这在孩子们眼中是一个重复枯燥的操作。吴昊煜说,专家们反复检查,重复了十几遍,有的同学都“看累了”,但专家们还在耐心操作,让人肃然起敬。
“这或许就是科学的态度。”吴昊煜说,卫星不像汽车火车——它们都在地面工作,坏了可以找人维修,而卫星不一样,一旦飞向太空,以目前的技术和条件,难以派人上去修复。
这些道理是他从卫星专家那里学来的。他说,这就要求航天工作者必须具备严谨的态度,要尽可能地把所有的突发情况,在地面上“想好”,这就是航天“双想”里的“预想”,做预案——这也是他从航天人那里学到的。
梁韶鑫在参与过程中,发现了另一个细节:在测试结束后,需要对卫星进行密封处理,这时工作人员使用精密仪器进行操作,而每操作一步,都要“拍照留念”。
“这样做不耽误时间吗?”梁韶鑫问一旁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柏坡号”科普卫星总指挥、总师白照广。白照广告诉他,给每一步操作都拍照存档,是工作人员操作的必要程序,一旦卫星出现问题,工作人员可以借此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原因并加以解决。
白照广告诉记者,西柏坡号科普卫星的研制分为6项任务,其中光学遥感相机、可编程教育载荷和西柏坡精神资料搭载都来自中学生的提案。通过深度参与的模式,学生们从卫星任务分析、方案设计、产品研制、整星集成测试与试验、卫星发射、卫星在轨操作和管理、载荷应用等方面全面了解微纳卫星的研制过程。
“整个过程下来,我最大的感受是,‘搞航天容不得一点差错’这句话,是一点都没错。”鹿泉一中学生沈琇维说。
她至今记得一次教训:任务中,她因为保存文件时没有加文件后缀,导致程序不能进行。文件没加后缀,这件事在整个卫星研制过程中并不起眼,但就是这件小事,让她和同学白忙了一上午。
一旁的卫星专家安慰沈琇维,并送给她4个字:学会归零。归零思想指定位准确、机理清楚、故障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这正是沈琇维和同学发现文件没加后缀问题的过程。
“这个过程同样可以应用到我的学习当中。天上的星星没有那么容易摘得,我们需要把时间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中去,去踮脚摘星辰。”沈琇维说。
加入献身者前赴后继的滚滚洪流之中
参与卫星研制期间,这群来自石家庄的中学生,去过廊坊、北京、烟台,还有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几乎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体验。
在烟台一个卫星厂房,周京慧再一次看到“西柏坡号”这颗卫星,当时卫星已经基本成型,她和同学需要对卫星的太阳能帆板进行灵敏度测试。
在进入太空之前,卫星的太阳能帆板一般是折叠的,只有进行测试时,人们才能亲眼目睹它展开的过程。在那里,周京慧按下测试按钮后,帆板立刻展开了——就像弹开一样,速度非常快。
一旁的卫星专家告诉孩子们,太阳帆板之间是用一根线连接的,电阻发热后熔断,就展开了。
在北京一家科研院所,周京慧跟着科学家学习基本的卫星研制原理,起初她有点跟不上节奏:“STK9是啥,怎么都是英文,一点也看不懂,有的词用软件也翻译不出来,还有那些参数,之前一个没听过,看着一堆不知道意义的参数,我甚至想要放弃……”
跟着老师做完一遍,她对软件还是一知半解,叹了口气,准备关电脑,这时身后传来卫星专家的声音:“再做一遍吧,不懂就问。”
在白照广看来,真正动手实践起来,可能和孩子们原本想象的有所不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点认知上的落差,可能会帮助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实践的重要性。
“这段经历会不断激励参与项目的学生们。”白照广告诉记者,学生们来到研制现场,真正参与到研制工作中来,能够看到中国航天人是怎么工作的,他们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大力协同,什么是航天精神。这些既培养了学生的系统思维,也进一步激发了青少年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探索的兴趣,播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
眼下的“西柏坡号”科普卫星已经发射升空,按照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工程的规划,未来还将发射第三颗、第四颗中学生科普卫星,而这两颗卫星则由太原进山中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学生试验团队参与研制。
“这就像接力一样,我们中学生也可以把一颗颗卫星送上天。”参与“西柏坡号”科普卫星研制的中学生张鹏翱说。在工程日记中,他写下这样一句话:“浪潮总在向前奔腾着,而能作为其中的浪花一朵,加入到献身者前赴后继的滚滚洪流之中,骄傲,自豪!”(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