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平等,尊重女性,是文明进步的象征。新中国成立以来,数千年作为“第二性”的中国妇女,地位空前提升,能力得到激发,成为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伟大参与者。正如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国别主任安思齐所说,中国的妇女事业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而齐头并进。
与此同时,一些偏远贫困地区,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受制于某些陈旧的传统观念,实现男女平等还有差距。比如,在深贫县甘肃东乡,“女儿的命”曾是农村妇女的千年宿命。
脱贫攻坚,让数千万贫困人口告别“千年穷”,也进一步促进了男女平等事业,让千千万万女性告别“女儿的命”。这场隐性的社会变革,正在众多扶贫车间里悄然发生。在东乡,那些从小被告知“在家做家务,照顾老小就行”的妇女,在各界的帮助下,走出家门,进入扶贫车间,成为“新女工”,继而获得经济收入,赢得了平等的尊严与地位。
从家庭主妇变成新女工,不只是角色变革,更是思想和社会变革。因为,这场变革,改变的不仅是女性命运,同样影响了男性和下一代。女性解放也是对男性的解放。妇女获得收入,有利于建立更平等的夫妻关系。而新女工的言传身教,告诉下一代女孩,没有所谓的“女儿的命”。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在东乡的这场社会变革中,动员妇女走出家庭与建设和睦家庭的策略是同时进行的。女性进入扶贫车间,带来的妇女经济地位、家庭地位、婆媳关系、夫妻关系的变化,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这场由脱贫攻坚引发的“温和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又反过来促进了脱贫攻坚。贫困妇女既是扶贫的对象,也是脱贫的重要力量。妇女就业和思想启蒙也打破了原本“辍学-早婚多生-贫困-再辍学”的“女性贫困”代际传递链条,极大地有利于脱贫成果的巩固。
不只是东乡,事实上脱贫攻坚正在帮助所有贫困地区妇女更有底气、更有选择、更有地位、更有能力地参与全面小康进程,分享全面小康成果。妇女能顶半边天,在逐渐打破权利、机会、资源分配不平等的过程中,贫困妇女将释放出伟大的“她力量”,靠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生活得更美好。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东乡妇女改写命运的故事,是脱贫攻坚伟大成就的生动写照,是中国不懈推进男女平等的切实体现,更是新时代中国故事的美好缩影。(记者 张典标)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