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似乎每到秋冬季雾霾便滚滚而来。
近年来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重点区域秋冬季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是其他季节的2倍左右,重污染天数占全年重污染天数90%以上。
用什么方法可以啃下秋冬季大气治理的硬骨头?
散煤污染管控是基本
“工业污染源头治理、煤炭总量控制尤其是散煤污染管控依旧是京津冀及周边城市攻坚的‘基本盘’,需要下大力气。”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环境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冯银厂说。
燃煤电厂曾是污染排放的“大户”,不过,截至去年底,全国80%以上燃煤机组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重点区域基本完成,初步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高效煤电体系。
虽然改造了燃煤电厂这个排污大户,但京津冀周边地区冬季用散煤取暖的问题又成为了影响空气质量的关键。如果这些地区采用清洁能源取暖,对降低PM2.5浓度的贡献率将达到1/3以上。正因如此,2019年10月底前,“2+26”城市计划完成524万户散煤替代。各地纷纷采取“煤改电”、集中供热、地热能等方式替代散煤,替代比例超过50%,并注重多种方式替代,较大程度缓解天然气保供压力。
此外,生态环境部还要求各地秋冬季做好气源电源供应保障。在采暖期新增天然气,重点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等倾斜,特别是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对“2+26”城市做到全覆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居民“煤改气”采暖期,天然气门站价格不上浮,确保居民用得起、用得好。
目标精细化是必然要求
“秋冬季攻坚已走过几个年头,每年都在摸索、积累,总结经验,到现阶段,统一划分PM2.5浓度下降标准已不太现实。”冯银厂说。
2019—2020年秋冬季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就是根据各城市上个秋冬季PM2.5浓度值,与过去两个秋冬季累计下降幅度分别进行分档,设定各档改善目标,充分考虑了延续性、公平性与可达性。
近日发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为各地“量身打造”了不同的PM2.5浓度目标。
《方案》之前,各地PM2.5浓度值主要遵循“大气十条”即《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规定。“大气十条”要求,截至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而今,“大气十条”目标已经全面完成,全国各地急需一种更精细、更有规划性的行动方案。就像一次考试过后,考生的成绩从60多分到100分不等。这时我们应该做的不是速求每一名考生都能在下次达到90分以上,而是根据成绩差异,给分值低的考生配备“大步前进”的目标,要求分值高的考生加以保持、小步前进。
同理,现在要想打赢秋冬季空气治理攻坚战就应对去年降幅较小、潜力较大的城市设定相对较高的目标;而对去年秋冬季PM2.5浓度已经较低的城市,不再设定较大降幅,如北京、天津、廊坊等。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强调,与之前的年份相比,现在我们要坚决反对“一刀切”“先停再说”等敷衍的应对做法,加强对地方和企业的差别化指导,结合本地产业特征、发展定位等,科学确定治理方案。(记者 李禾)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