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陈海波从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获悉,在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结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唤醒,迎来第24月昼,继续向西北方向行驶。跟随“玉兔二号”的足迹,嫦娥四号团队科学家利用其传回的第一手数据,持续产出科学成果。有科学团队在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南极-艾特肯盆地形成时的撞击很可能穿透月壳,撞击出月球深部物质。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最古老且最大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底部成功着陆。科学界目前认为,艾特肯盆地是39亿年前撞击形成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地形相对平坦,坑底被玄武岩填充,其物质成分和地质年代具有代表性,对研究月球和太阳系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据了解,自轨道卫星实现对月球背面的遥感观测以来,大量研究揭示南极-艾特肯盆地底部存在镁铁质异常,相比返回样品以及月球陨石,也有着不同的化学特性。嫦娥四号通过对南极-艾特肯盆地撞击坑底部溅射物层的探测,发现该区域镁铁质矿物特征与遥感数据相似。
科学团队近期在学术期刊《ScienceChinaInformationSciences》上发表文章指出,研究数据显示,嫦娥四号着陆区的石块及月壤中镁铁质矿物以单斜辉石为主,这种辉石成分与快速冷却的岩浆系统一致。研究认为,嫦娥四号着陆区物质主要来自撞击熔融体的重结晶。“玉兔二号”在这一区域的巡视探测为深入认识南极-艾特肯盆地底部镁铁质异常区的成因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并非嫦娥四号第一次产出科学成果。今年2月,有科学团队利用“玉兔二号”月球车上搭载的测月雷达进行直接就位测量,获得月球背面地下浅层的第一张雷达图像和月表下物质的特性参数,以及溅射物内部地层序列,首次揭示出月球背面着陆区域地下40米深度内的地质分层结构,发现地下物质由低损耗的月壤物质和大小不同的大量石块组成。这是人类首次揭开月球背面地下结构的神秘面纱。
据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介绍,截至目前,嫦娥四号已顺利工作677个地球日。基于探测点全景相机拼接影像、DOM影像等数据情况,“玉兔二号”月球车将在第24月昼期间继续向西北方向行驶,目标为玄武岩方向或反射率较高的撞击坑区域。在接近月午时,“玉兔二号”月球车计划进行至少1次全景相机环拍,红外成像光谱仪、中性原子探测仪、测月雷达开展同步探测。
来源: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