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2个天猫优品店,286个农村电商小铺;成功打造南岗子村、汉书村等7个省级电商村;黄菇娘、月亮泡鱼等10种农产品实现上行销售,仅上半年网上交易额就突破5000万元大关……
2018年,大安市全力优化软环境,紧紧围绕“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创新驱动”的工作思路,创新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工作,探索出了适合本市电商工作发展的新型模式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一大批企业和农民在触网,大安市社会电商企业50余家,网上开设店铺1000余家,电商服务网点591个,带动就业2000人以上。大安市是如何获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中国吉林网记者专访大安市粮食和商务局局长王振辉寻求答案。
记者: 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大安市是如何营造电子商务发展软环境的?
王振辉:
大安市被列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来,又成为继通榆、镇赉后白城市第三个“千县万村”农村淘宝示范试点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商产业,市委书记马维民、市长赵彦峰先后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电商产业发展规划,并出台了《大安市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意见》,营造了电商发展的良好环境。确定:整合“两个商品流通群体”,打通“一个城乡物流渠道”,建好“一个县域电商平台”,叫响“一批地方特色品牌”,组建“一支专业服务团队”的电商模式。
记者:为促进电商快速发展,大安市采取了那些举措?
王振辉:
我们投资建设了占地400方米的集线下体验馆、地方特色产品展示电商运营中心、地方特色馆、孵化室、洽谈室、美工摄影室、电商企业集中办公大厅、培训会议室于一体的电商产业园,“阿里巴巴”、“京东”美团外卖、神州买卖提、开犁网等8户电商企业入驻、13户本地电商企业以及8户农民网商,还在湿地公园、检法小区、江城路、安北社区、农业科技示范场、新副食品大厅、草根超市、长春建成8家线下体验店。这些平台的建设,为优质农产品提供了多平台、多渠道的配套支撑,有利于本土品牌的培育和营销,为农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特色经济作物黄菇娘成功登陆淘宝天猫聚划算平台,上线交易量达到4176单,总销量超10万斤,被国家农业部列入全国100个生鲜农产品上行案例……
记者:电商之难,难在“最后一公里”,大安市是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的?
王振辉:
首先,我们全力推进村级服务站建设工作。在全市18个乡镇建设村级电商服务站182个,免费为其提供电脑、电视、牌匾、LED屏、桌椅、展示架、无线WIF、三年网费、收银机、扫码枪、POS机等基础设施、设备。目前村级电商服务站吸纳贫困家庭1077户,吸纳贫困人口2181人,吸纳了5名残疾人为村级电商服务站长,带动165户残疾贫困户一道脱贫。同时,我们还推进农村示范项目物流配送工作,成立了占地面积1.58万平方米的立达物流有限公司,建设冷库、保鲜库、常温库,新购置制冷箱式保温货车22合,采取县、乡、村三级配送模式,基本满足了城乡物流配送的需要。公司助力开办集电商、超市、物流、快递、信息五站合,一站多能的“电商小铺”,支持农村传统商贸企业发展线上业务;政府也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冷链物流,助推产品“网走四方”,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平均日下行的乡村货件1700件左右,上行的回城货件700件左右。
记者:农村电商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大安市是如何将村民培养电商人才的?
王振辉:
种植10多年黄菇娘的太山镇长春村农民陈钰发想开个网店,却一窍不通。自从参加了大安市政府举办的电商培训班后,她了解了网上销售的具体流程,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如今,陈钰发线上、线下销售同时进行,用她的话说,生意“火得很”。我们免费培训了6000名社会学员。同时,我们重点对村级服务站长进行了专题培训,所有站长熟练掌握服务站运营技能推动村级服务站运营发展,为广大村民提供代买代卖便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