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石家庄市13岁女孩乐乐(化名),因抑郁症自杀,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再次被聚焦。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12亿10至19岁青少年中,约20%存在心理健康问题;10至19岁青少年群体遭受的疾病和伤害中,约16%由心理健康问题引发;在中低收入国家,10至19岁青少年中约15%曾有过自杀念头;在15至19岁的青少年群体中,自杀已经成为第二大死亡原因。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
连日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开学前后已经成为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尤其是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前后。
乐乐的父亲蒋先生回忆说,女儿在小学时开朗乐观,没发现任何心理问题。今年9月,升入初中之后,乐乐经常闷闷不乐、不爱说话,而且开学后没多久,她就和父亲商量想转出重点班。
后来,乐乐表现出厌学倾向,尤其是被确诊抑郁症,住院治疗之后,乐乐在自己的微博中多次表达了不想去上学的想法。
“乐乐升入初中后,出现心理问题,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张旭静说,每次开学前后,都有许多家长带孩子到心理门诊咨询,多是有各种原因不能到学校上课,或者不适应开学。“孩子心理问题主要来自对周围环境的适应、人际关系的选择、学习等方面的压力”。
此前记者获得的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一项统计显示,从2014年11月到今年10月底,近5年来,每年他们门诊接待的未成年人人次分别为613人、828人、886人、1573人、4626人,5年增长近7倍。
去年,张旭静接待过一个这样的女孩。小丽(化名)是初中二年级学生,在一所寄宿制学校上学,成绩优秀。据其父母介绍,刚升入初中时,小丽一到学校就头疼、心慌,甚至恶心、呕吐。到了初一下半学期,竟然每天上学都有症状,每周有一两天不能去上学。每次周末小丽都给自己定计划,要到学校好好学习,但是每到周一就不愿起床,身体不舒服,有时发脾气,但在家休息就可以缓解。初一最后一个月,小丽完全拒绝上学。
于是,父母带她到综合医院进行躯体检查,然而未见异常,因此才来心理门诊就诊。咨询过程中,张旭静了解到,在幼儿园期间,小丽就有过不愿意离开亲人,不去幼儿园的情况。由于小丽成绩很好,家人总认为是身体问题,也经常按躯体问题给予简单处理。
张旭静还接待过一个男孩,曾经有心理问题,但已经治愈了。但今年升入高一后,他的心理问题复发了。张旭静说,这个男孩性格很外向,据其父母称,从小就是“孩子王”,带着一帮小孩儿玩。
今年升入高中后,男孩发现自己学的好多知识都记不住,原来3个小时能做完的试卷,他有一次居然做了7个小时,最近的期中考试,也没有坚持下来。他还注意到,自己总是不想说话,不开心。
“我想让自己高兴,但总是高兴不起来。”男孩意识到自己心理出了问题,便让父母带自己来了医院。
张旭静称,她接触的这些孩子,一般在心理行为方面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紧张、担心、易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厌学等,有的孩子还会表现出生理方面的变化,比如找不出原因的头晕、恶心、腹痛,甚至发烧。
她坦言,正常的孩子在一生当中,都要经历某些时期,在这些时期可以有一些焦虑、抑郁等情绪,但若这样的情绪持续时间比较长,就会给孩子造成很多功能上、心理上的损害,比如说害怕去上学,或者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的生活,这样就构成了情绪的障碍。
“以前人们认为,儿童的情绪障碍持续时间比较短,不会发展到成年期,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证实,相当一部分孩子的情绪障碍持续到成年以后。所以,家长要学会识别这些情绪问题。小丽的情绪问题应该从她幼儿园时期就有所显现,当时表现的是分离焦虑,后期会逐渐出现一些社交焦虑、学习焦虑等问题。”
张旭静表示,解决情绪问题,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心理治疗。“一个比较重要的方法我们称之为知识性的心理治疗,父母要和孩子去探讨,去了解他情绪背后的一些原因,比如说一个不去上学的孩子,去探讨他为什么不去上学,他在学校碰见了哪些事情,他有哪些苦衷,或者他有哪些说不出来的东西。这个知识性的心理治疗可以由专业的医生来做,也可以由家长去做,知道这个原因之后,家长和老师就可以用一些方法帮助孩子克服这个情绪。让孩子了解到父母是爱孩子的,愿意在孩子难受时给予陪伴”。
她还指出,同时也要给予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在孩子有自己的独处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时给予鼓励,增加孩子和周围人的接触,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从而能够在父母不在身边时获得支持和陪伴。
张旭静也提醒广大父母,有时孩子的分离焦虑是受家长影响的,所以家长也要反思自身是不是容易焦虑,有没有对孩子的过度担心,有没有过度严苛、只关注学习,有没有因为夫妻关系问题对孩子造成影响。此外,孩子问题严重时可以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抗抑郁剂等对症治疗。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朱洪园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