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等待叫望穿秋水,有一种寒冷叫忘穿秋裤。
如今气温日渐下降,全国各地已现初冬景象,冷感正咄咄逼人。
11月26日,记者采访了湖北农业气象专家黄智敏,请他说说冷感的理儿。
黄智敏说,人体的冷感与空气水分、风速、蒸发等都有关。水的变态及各种气象要素,紧密地掺和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可能导致冷感错位。
湿冷要比干冷冷
让我们将长江中游的武汉与纬度比之高10度的北京做一番比较。历年北京元月平均气温会比武汉低7.5℃左右,但人们却觉得北京没有武汉冷。这是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武汉的绝对湿度(空气中单位体积内所含的水汽质量)与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都比北京大得多。
空气湿度大意味着人体表裸露部分(如头部、手部)所含水分更多,而水的导热率比空气大很多(水为4.18,空气为0.002508),有利于人体热扩散,加之水分蒸发需要消耗人体热量,因此人的体温就会降得快。
同时,武汉冬季的日照时数比北京要少得多,缺少阳光直接照射,人处在较多阴湿天气里就会感觉武汉比北京天气冷。
综合上面各种因素,人们就会觉得似乎武汉比北京的气温还低。
化雪要比下雪冷
民间谚语有云: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在同一地方,一般下雪的时候由于冷暖空气相互对峙,通常风速较小,人体表面水分蒸发慢,耗热少;同时天空云层密布,地面虽然会辐射冷却(指物体通过辐射散热的过程),但云层的“逆辐射”又会将部分热量反馈回来;同时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时,也会释放出潜能热量,使地面或近地层空气获得部分热量。因此下雪的时候反而不会觉得冷。
可是在下雪后天气转晴的夜间,天空往往一碧无云,地面与近地层空气辐射冷却强烈,使气温比下雪时更低。在次日初晴时,雪融又会消耗空气周遭的热量,还残存的冷平流也会带来一定的风力,使人体水分加快蒸发,致使体温下降。这样人们就会觉得化雪要比下雪冷。
这些情况下你也会觉得冷
还有哪些情况会让你觉得冷呢?
城市内楼房林立,风小散热慢,加之工厂、居民生活等排热,气温比乡村高;相反乡村空旷,空气流通,风速较大,加之一些绿色植物蒸腾或水面蒸发耗热较多,气温便相对较低。
此外,如果天气由晴转阴,再缓慢降下雨雪,温度降幅较小,人们在生理与心理上容易适应,就不会觉得特别冷;反之,天气迅速转雨雪,骤然降温,体表相对湿度陡升,人体受风吹急剧蒸发耗热,在生理与心理的感受上就会觉得更冷。
本报记者刘志伟
来源:科技日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