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创纪录的对特朗普的第二次弹劾,已经启动了
这将是特朗普在总统任期内的第二次被弹劾。这将是创了记录的。
文 | 海上客
“特朗普故意煽动针对美国政府的暴力行为。”这是美国国会众议院民主党人撰写的一份对特朗普的新的弹劾决议的草案。
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美媒报道的一则消息称,在美国众议长佩洛西于1月8日宣称,众议院“保留所有选项”之后,民主党已开始了弹劾特朗普的准备行动。
佩洛西要求特朗普立刻辞职,否则弹劾1
这将是特朗普在总统任期内的第二次被弹劾。这将是创了纪录的。不妨回顾下美国总统被弹劾的案例——
1868年,安德鲁·约翰逊被弹劾,主要原因是在南北战争之后,国会内的激进派认为约翰逊对南方太过宽容,于是发起弹劾。之后,经表决,以一票之差,国会宣告约翰逊无罪。
百余年后的1974年,理查德·尼克松因在1972年竞选中的非法行为曝光,而不得不接受弹劾。当年8月,尼克松辞去总统职务,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位时主动辞职的总统。副总统福特接班后,赦免了尼克松。
1998年,比尔·克林顿因与白宫女实习生莱温斯基的桃色新闻酿成风波,而被弹劾。众议院给出的罪名是向大陪审团作伪证和妨碍司法。可1999年2月的参议院表决,两项弹劾条款都没有过三分之二多数,克林顿侥幸过关。
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的特朗普弹劾案,最终以参议院表决未通过落幕唐纳德·特朗普成为美国在任总统中第四个遭受弹劾者。2019年9月,佩洛西宣布,“没有任何人能够凌驾在法律之上”,宣布启动对特朗普的弹劾程序。12月18日,众议院表决通过两项针对特朗普的弹劾条款,正式指控他“滥用职权”和“妨碍国会”。可在2020年2月,参议院最终没有通过对特朗普的弹劾。
1月6日,挺特朗普的暴徒攻陷美国国会在1月6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确认选举人票议程期间,挺特朗普的“勤王军”从各地汇集到华盛顿,暴徒攻陷美国国会。如此举动,让美国国会民主党和共和党议员们几乎达成共识——特朗普的这个总统,是个大麻烦。
共和党参议员帕特·图米当地时间9日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就表示,特朗普“犯下了可被弹劾的罪行”,而这将使他失去(总统)任职资格。
帕特·图米称,特朗普应该被弹劾图:CNBC截屏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统计,在“勤王军”冲击美国国会之后,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有200多名议员支持免除特朗普的职务。
时隔一年,佩洛西发起了对特朗普的第二次弹劾。目前看,弹劾案草案已经写好,只要将之送入程序,则特朗普就创造一项纪录——现任美国总统在任上两次被弹劾。
2
尽管民主党和共和党议员们几乎达成了共识,甚至特朗普内阁高官譬如交通部长赵小兰等人已经辞职,国务卿蓬佩奥也第一次以“当选总统”之名称呼拜登,副总统彭斯则答应参加拜登的就职典礼,可目前看,并非人人都愿意弹劾特朗普。譬如众议院共和党领袖凯文·麦卡锡就明言反对弹劾。麦卡锡认为,特朗普的任期到1月20日就结束了。如果现在弹劾他,只会加剧美国社会的撕裂。
凯文·麦卡锡海叔要说,必须注意到麦卡锡言辞的两个方面。
首先,美国社会确实撕裂严重。这一点,麦卡锡算是说对了。然而,美国社会的撕裂也不是1月6日一天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麦卡锡有没有什么解决之策呢?如果有的话,不妨晒出来让美国民众看看。如果没有,只是就现象说现象,则他的表态未免显得苍白了。当然,这只是海叔一家之言,不代表任何人和媒体的看法。
其次,如果因为美国社会撕裂,或者特朗普任期将满,而不弹劾他,这样的理由是不足为据的。反对弹劾特朗普,该有反对的实际理由,譬如他如何为美国人民服务,如何劳苦功高,如何让美国再次伟大。而单以与特朗普本人无关的理由来反对弹劾,这理由着实拿不出手。
回顾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这四年,凯文·麦卡锡始终是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单凭这一点,他的话听上去也就得打些折扣了。
3
为什么在特朗普任期将满,且因为“勤王军”闯入国会而焦头烂额的情况下,佩洛西还欲追穷寇,盯着他不放,希望弹劾他呢?在海叔看来,资深政客佩洛西,确实在政治手腕上要比特朗普高明得多,甚至能做到某种程度的收放自如。她知道,拿到7000余万张普选选票的特朗普,无论如何还是有相当大民意基础的。如果此时不将他彻底打趴下,则特朗普还真有可能东山再起。
佩洛西曾在国会当庭奚落特朗普而特朗普一旦被弹劾,哪怕在任期之后再彻底在议会宣布弹劾成功,则特朗普的退休总统待遇将可能大打折扣甚至不复存在。如此一来,未来特朗普所能调动的资源就会变小。另一方面,特朗普的财务状况可能很糟糕。失去总统光环的话,债主上门,一样想把他关进监狱。换言之,他将面临政治和经济两种强力打压。
对于政坛老手佩洛西来说,这时候不清算特朗普,更待何时?
点击进入专题:新闻热点精选 责任编辑:赖柳华 SN244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