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中英伦范儿的阿斯顿马丁最近遇到了麻烦。
虽然公司目前还尚未公布年报,但CEO本人对刚刚过去的2019年的评价是“这是非常令人失望的一年”。市场显然也持同样的观点,股价只在2月末出现过小幅反弹,随即开启“跌跌不休”模式。
实际上,虽然阿斯顿马丁在大荧幕里如日中天、大放异彩,但它的盈利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并且亏损问题由来已久。财报显示,2015年净利润负,亏了1.03亿人民币;2016年净利润负,亏了1.26亿人民币;2017年净利润终于正了,赚了6514万人民币;而2018年净利润再次回到负值,亏了5.44亿人民币。
数据来源:WIND
2019年会好吗?看起来不会。据媒体报道,2019年阿斯顿马丁的年销量仅为5819辆,同比下降7%。另外,2019年前三季度的税前亏损高达8.34亿人民币。由此推断,阿斯顿马丁在2019年几乎不可能实现盈利。
屋漏偏逢连夜雨。据路透社报道,考虑到阿斯顿马丁的长期债务规模和可持续偿债的现金利息负担已达到上限,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将阿斯顿马丁的信用评级从“B-”下调至“CCC+”。
而为了缓解现金流的困境,阿斯顿马丁已于2019年10月发行总额约合人民币10.7亿元的债券,预计于2022年到期。但这对迫切需要向电动化转型的汽车品牌来说,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吉利的野心?阿斯顿马丁另有筹谋?
吉利就出现在此时。
据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称,中国吉利汽车控股正与阿斯顿·马丁管理层和投资者就入股这家豪华汽车制造商进行谈判,并启动了对阿斯顿·马丁资产状况的评估。
而吉利集团副总裁杨学良转发的一张阿斯顿马丁图片,也加深了这个说法的可信度。虽然他随后删掉了此条微博。另外,在消息传出以后,阿斯顿·马丁的股价应声上涨了15%。看得出,美国市场对中国资本的入股还是有一定期待的。
实际上,早在2012年,就有“吉利汽车计划收购阿斯顿马丁”的传言流出,不过吉利很快就作出澄清。2020年,“入股”传言卷土重来。
早在阿斯顿马丁之前,吉利汽车已在国际化和品牌化的路上行进多时了。据国元国际统计,其布局如下:
2006年,吉利集团入股英国知名出租车公司,以19.97%的占比成为其最大股东,而后又合资成立了上海英伦帝华公司,生产伦敦经典黑色出租车,并在中国市场销售;
2010年,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汽车;
2013年,吉利集团全资收购英国伦敦出租车公司;吉利汽车欧洲研发中心在哥德堡成立;
2017年,吉利集团收购马拉西亚DRB旗下宝腾汽车49.9%股份及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
2018年,吉利集团收购戴姆勒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成为其第一股东;
2019年,吉利控股集团与戴姆勒集团组建合资公司,在全球共同运营发展smart品牌。
分析师指出,虽然入股、并购后的品牌销量并不乐观,但频繁动作背后,吉利的野心昭然若揭——获得国际关注度和影响力。更有业内人士表示,吉利汽车想成为下一个大众。同时,也有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入股阿斯顿马丁后,吉利汽车有意对将其与和路特斯品牌整合,为双方在技术和汽车平台上节省成本。
然而,另一些分析师并没有这么乐观,他们指出,吉利汽车并不会顺利入股。阿斯顿马丁在不断接触企业洽谈投资,现在放出消息只是为了加重日后谈判中的砝码,以获得最高报价。
来源为金融界财经频道的作品,均为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