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恒大研究院任泽平 罗志恒 华炎雪 贺晨
美东时间1月15日,中美在白宫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协议内容分为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物和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贸易、金融服务、宏观经济政策和汇率、扩大贸易、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最后条款八个章节。协议签署后,特朗普将前往北京开始第二阶段协议谈判。此前1月13日,美国财政部取消对中国“汇率操纵国”的认定。自WTO谈判以来时隔二十年,中美再度进行跨越太平洋(行情601099,诊股)的世纪性握手,以第二次入世的勇气推动改革开放,影响重大而深远。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了协议内容:
1、关税方面,美国维持此前承诺,取消12月15日对剩余1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同时对9月已加征的商品(约1200亿美元)关税税率从15%降至7.5%,但继续保留对2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特朗普表示,保留部分关税利于第二阶段谈判。
2、知识产权方面,涉及商业秘密、制药相关知识产权、地理标志、商标以及对盗版和假冒商品的执法等领域相关知识产权保护规定,同时,特别规定了司法处罚机制。此外,中美将在未来谈判中解决包括药品数据保护、电影未经授权的摄录和体育赛事广播版权保护。
3、技术转让方面,中美同意在四个方面达成共识:第一,禁止强迫外国公司转让其技术以获得市场准入和行政审批等;第二,技术转让和许可应基于自愿且反映双方共识的市场机制;第三,禁止以获取国外技术为导向的对外投资;第四,确保执法和行政诉讼的公正、公平、透明和非歧视性。
4、农业方面,未来两年,中国将至少每年购买400亿美元美国食物、农产品和海鲜,且中国应努力每年再增加进口50亿美元。扩大进口猪肉和牛肉的品种范围,部分解除对美国禽肉输华禁令,改进对小麦、玉米和大米关税配额管理。
5、金融服务方面,中国扩大金融服务领域市场准入。具体包括:2020年4月1日,中国取消证券、保险、基金管理和期货服务的外资股比上限和歧视性审批许可。同时,对于电子支付、银行、信用评级和不良债务服务,中国承诺做出相应开放政策以允许外资机构顺利进入中国市场并开展业务。
6、宏观经济政策与汇率方面,中国承诺避免竞争性贬值、制定汇率目标、提高透明度、提供问责和执行机制,确保中国不能通过利用货币贬值与美国出口商进行不公平竞争。
7、扩大贸易方面,中国承诺在未来两年内增加自美国进口商品和服务总额不低于2000亿美元(以2017年进口商品和服务总额为基准)。包括四大类产品:第一,制成品,包括工业机械、电气设备、汽车和钢铁等,2020年的进口金额至少1200亿美元,2021年至少1319亿美元。第二,农产品进口在未来两年达到至少800亿美元。第三,能源产品,2020年进口金额至少301亿美元,2021年至少455亿美元。第四,服务业,2020年进口金额至少999亿美元,2021年至少1122亿美元。
8、争端解决机制,中美双方成立贸易框架小组,每6个月举行一次会议,以确保各方以公平和快速的方式解决争端。该小组应由美国贸易代表和指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副总理率领。同时,在中美分别设立双边评估和争议解决办公室处理日常协议执行相关问题。
9、最后条款,本协议在双方签字后30天内生效。任何一方均可通过向另一方提供书面终止通知终止协议,终止自通知日起60天或当事方决定的其他日期生效。双方可以书面形式修改本协议,修正案自通知日起60天或双方决定的其他日期生效。
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签署对中美双方均有利,是当前形势下中美的共同需要。表面看美方以较少妥协换取中方较多承诺,但从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自身需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和赢得更好外部发展环境方面看,该协议降低了中美全面脱钩风险,避免了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和恶化。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化压力为动力,大幅加快了久拖不决的改革开放进程,坚持了市场化方向,给保守派和意识形态左派以压力,矫正了航线,为经济社会转型赢得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中国方面,1)短期赢得稳定的外部发展环境,出口环境将好转,有利于稳定资本市场和出口企业预期,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当前中国经济持续下行,三驾马车疲软,总需求不足、PPI通缩、核心CPI下行,财政收入增速大幅下滑,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负增长。1-11月,中国对外出口-0.3%,较去年全年下降10.2个百分点,但对美出口却大幅下降23.8个百分点,累计增速-12.5%。2)大幅进口美国优质农产品等有利于平抑当前偏高的消费品价格,改善民生,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要,扩大中美贸易合作符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扩大国内需要的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在满足国内企业生产需要的同时,有利于中国企业在更高水平上进行更有效投资。3)改革开放举措符合中国发展需要,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一是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利于鼓励创新,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二是改善技术转让。汽车和家电行业在加入WTO前后选择不同的开放程度,结果是汽车竞争力低下、家电国际竞争力强大,汽车行业的中国自主品牌国内市场占有率仅40%,销量前十大品牌中,仅吉利排在第六位,其他均是合资企业。而家电行业的中国自主品牌零售量连续多年居全球第一,2017年海尔、美的、海信的冰箱零售量占全球61.5%;海尔、美的、惠而浦(行情600983,诊股)的洗衣机零售量占全球80.7%。中国汽车市场沦陷和汽车产业发展落后向我们证明了缺乏竞争机制的“市场换技术”是失败的,也换不来先进技术,竞争和开放是提高竞争力真正的出路。应该加快部分垄断行业的对内对外开放进程,由市场优胜劣汰激发创新活力。三是金融开放。当前中国正逐步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创新发展,金融开放符合中国自身发展需要。四是提高货币和外汇的透明度。利于市场形成稳定预期,避免汇率大幅波动对微观企业的影响。五是建立争端解决机制。借外力倒逼改革开放进展,给保守派和意识形态左派以适当压力。
美国方面,特朗普政府近期有达成协议的诉求,大选争取连任是其最大诉求,但面临民主党弹劾、经济下行周期、党内支持率高但全国民调支持率不敌民主党候选人、与欧盟拉美贸易摩擦开战等内忧外患。1)民主党主导的众议院已通过对特朗普的两项弹劾条款,下一步参议院将就弹劾条款进行审议和投票表决。1月14日 RCP民调显示,83.1%的民主党人支持弹劾,88.7%的共和党人反对弹劾,两党政治观点走向两极。2)巩固摇摆州票仓的需要。2016年特朗普赢得摇摆州的选票进而赢得大选,但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农民等群体利益受损,目前支持率相较上任之初大幅下降,特朗普支持率在全国性民调中不敌民主党拜登、沃伦、桑德斯和布隆伯格,仅超过布蒂吉格,其在密歇根、宾夕法尼亚、威斯康星、亚利桑那、俄亥俄等摇摆州和倒向州的净支持率均下降15个百分点以上,特朗普急需达成协议争取中国对美农产品、能源等产品大幅采购。2015年至2017年,每年中国从美国平均进口242亿美元农产品。受加征关税影响,2018年中国自美农产品进口减少到162.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2.7%。2019年1-10月份,中国自美农产品进口达到104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0.8%。3)当前美国经济虽仍增长温和,但已进入下行周期,且贸易摩擦对经济影响显现,缓解贸易摩擦有利于提振美国经济,为总统大选季准备。美国库存周期、产能周期向下,产能利用率连续三个季度下降,美出口负增长。
我们认为,中国应以第二次入世的勇气和决心,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展现开放自信,释放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不仅是中美贸易摩擦外部形势倒逼所致,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自身的需要。同时,对内对外一视同仁开放,建立公平竞争透明的市场环境,对外资开放的同时对民企开放,消除所有的所有制歧视,提振各类企业家和投资者信心。最大的改革是开放,开放促进竞争,竞争提升效率。
但我们切不可盲目乐观,要对未来形势的长期性和严峻性有清醒的认识和准备。中美“第一阶段协议”主要围绕经贸领域展开,且关税仍未全部取消。如果未来协议执行层面双方出现重大分歧,不排除协议中止或者终止,中美贸易摩擦反复。中美贸易摩擦已上升到金融战、科技战、地缘政治战、国际舆论战、国际规则战等全方位的博弈,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我们始终要清醒地认识到贸易协定并非美方的根本诉求,美方试图通过贸易战收取关税利益并让制造业回流美国,通过科技战遏制中国创新活力,通过金融战获得更多打击中国经济的手段,通过地缘战搞乱中国及周边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通过舆论战混淆是非欺骗世界人民,最根本也是最本质的是遏制中国崛起、维护美国霸权,这就是美方的底牌。
具体来看,1)在经贸领域,美国仍将对约2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维持25%的关税,对约12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维持7.5%的关税。2)在金融领域,美国发起对中资银行的调查、阻止中资企业赴美上市、禁止美国养老基金投资中国市场等计划。3)在科技领域,美国禁售、打压华为、海康、大华等高科技企业,彰显遏制中国高科(行情600730,诊股)技意图,近期加拿大司法部称孟晚舟符合引渡到美国条件。4)地缘政治领域,美国对中国开展了三个层面的打压:插手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事务挑战主权及领土完整;制裁对华相对友好的国家,间接挑战中国海外经济和政治利益;削弱并污名化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继美国将新疆公安机关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后,美国通过了“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和“新疆人权法案”,试图牵制中国。5)在国际组织与规则领域,美国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和发展中国家地位等,单方面施压WTO修改国际规则,在其现实利益被触犯时,甚至打破其自身建立的体系。6)在国际舆论领域,美国基本把控传统媒体、新兴社交媒体舆论,联合盟友共同诋毁中国国际形象,抹黑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随着中国经济崛起、中美产业分工从互补走向竞争以及中美在价值观、意识形态、国家治理上的差异愈发凸显,美国政界对中国的看法发生重大转变,鹰派言论不断抬头,部分美方人士认为中国是政治上的威权主义、经济上的国家资本主义、贸易上的重商主义、国际关系上的新扩张主义,是对美国领导的西方世界的全面挑战。中国经济崛起挑战美国经济霸权,中国进军高科技挑战美国高科技垄断地位,中国重商主义挑战美国贸易规则,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挑战美国地缘政治,中国发展模式挑战美国意识形态和西方文明。
中美贸易摩擦从狭义到广义有四个层次:缩减贸易逆差、实现公平贸易的结构性改革、霸权国家对新兴大国的战略遏制、冷战思维的意识形态对抗。缩减贸易逆差可以通过双边努力阶段性缓解,但如果美方单方面要求中国做出调整,而不彻底改变自身高消费低储蓄模式、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美元嚣张的超发特权等根本性问题,美国的贸易逆差不可能从根本上削减,无非是类似当年美日贸易战之后美国对外贸易逆差从日本转移到中国,未来再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在实现公平贸易的结构性改革方面,中国可以做出积极改革,这也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是,这些都难以满足美方战略遏制中国高科技升级和大国崛起的意图。
中美贸易摩擦无异于最好的清醒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金融服务、大学教育、军事实力等领域与美国的巨大差距;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减少投资限制、降低关税、保护产权、国企改革等领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美关系从合作共赢走向竞争合作甚至战略遏制;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保持战略定力。
同时,我们也要清晰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优势,新一轮改革开放将释放巨大红利,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中国有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近14亿人口),有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4亿人群);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距离发达国家仍有20个百分点的空间,潜力巨大;中国的劳动力资源近9亿人,就业人员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有1.7亿人,每年大学毕业生有800多万人,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新一轮改革开放将开启新周期,释放巨大活力。
在中美贸易摩擦初期,主流媒体和市场出现了严重误判,“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儿去,坏也坏不到哪儿去”“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影响不大”等观点流行。但是,我们在一开始就鲜明提出了一些与市场流行观点不同但被后续形势演化所不断验证的判断:“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这是打着贸易保护主义旗号的遏制”“中美贸易摩擦,我方最好的应对是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冷静和战略定力”。
美国真正的问题不是中国,而是自己,如何解决民粹主义、过度消费模式、贫富差距太大、特里芬难题等。20世纪80年代美国成功遏制日本崛起、维持经济霸权的主要原因,不是美日贸易战本身,而是里根供给侧改革和沃尔克遏制通胀的成功。
中国真正的问题也不是美国,而是自己,是如何建设高水平的市场经济和开放体制,贸易战本质上是改革战。
更深层次来看,中国需要制定新的立国战略。过去4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受益于两大清晰的立国战略:对内改革开放,对外韬光养晦。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战略转型期和战略迷茫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新的立国战略问题,即面对未来政治经济社会形势演化趋势以及世界领导权更迭,确定一种对我有利的长远战略定位,类似当年英国的大陆均势、美国的孤立主义和中国当年的韬光养晦。中国对内的立国战略十分清晰,即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对外方面,中国最重要的外交关系是中美关系,中美关系的本质是新兴崛起大国与在位霸权国家的关系模式问题,即选择韬晦孤立、竞争对抗还是合作追随。从过去几百年新兴大国崛起的历史来看,当前中国所面临的贸易战、经济战、资源战、金融战等都是无法避免、必须面对的。但是今天的中美关系,跟过去英德、英美、美日、美苏的关系不尽相同,既不是英德、美苏那种你死我活的全面竞争对抗关系,也不是英美那种同种同源的合作追随、顺位接班关系,更多的是竞争合作关系。因此,中国需要在美国回归到本国利益优先的霸权思维大背景下,树立并宣扬一种对全世界人民具有广泛吸引力的美好愿景和先进文明;在美国回归贸易保护主义的大背景下,以更加开放大气的姿态走向世界;在美国四面开战的大背景下,全面深入地建立与东南亚、欧洲、日韩、中亚等的自由贸易体系以实现合作共赢;历史是有规律的,凡是不断吸收外部文明成果、不断学习进步的国家,就会不断强大;凡是故步自封、阻碍时代潮流的国家,不管多强大,都必将走向衰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