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2月7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现在市场预期下次中期借贷便利操作的中标利率和2月20日公布的LPR会有较大概率下行。
有记者问:本周早期的时候央行流动性投放和利率调整,我们看到银行间市场利率有明显下行。实际的贷款利率下行情况是怎么样的?近期,央行是否会继续考虑下调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进一步引导贷款利率下行?后期银行会以什么样的力度和节奏,继续加大融资投放来稳定市场和预期?
潘功胜介绍,今年1月1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当时是释放了8000亿的长期资金。在春节开市之后,2月3号和4日,人民银行已累计开展了1.7万亿的公开市场回购操作向市场投放资金。这些举措充分显示央行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的决心。从现在市场运行来看,公开市场7天和14天的中标利率较前期下降10个基点,分别是2.4和2.55。在量增价降的背景下,整个金融市场利率也在下行。2月6日,银行间市场的隔业回购利率和7天回购利率分别是1.8和2.3左右,应该说走势是非常平稳的。
潘功胜进一步介绍,LPR,就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这是贷款的最优报价利率,是由18家报价行报价形成。市场整体利率变化会在贷款利率方面得到反映。金融市场、货币市场利率变化会影响LPR预期,现在市场预期下次中期借贷便利操作的中标利率和2月20日公布的LPR也会有较大概率下行。LPR调整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具有比较强的影响,有比较强的指导性和方向性,因为银行贷款利率是在LPR的基础上加点形成的,银行在发放贷款时根据市场整体利率的变化来调整加减点幅度。
下一步,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也正在认真分析和评估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空间仍然是充足的,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的货币政策仍然是少数实施常态化货币政策的国家,所以,我们的工具箱是非常充足的。
潘功胜还指出,在货币政策方面,下一步,一是要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强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实体经济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二是要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报价利率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三是继续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像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这样一些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中新经纬APP)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