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疫情爆发已经超过两个月,武汉封城也快1个月。
病毒攻陷了全国所有省份。
但在人口大省山东境内,却有一个地级市到现在都保持0确诊、0疑似,堪称奇迹。
它就是东营。
东营也是目前华中、华东近14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唯一0感染的地级市。
但0感染背后,东营有骄傲,却也有失落。
1.开着农药撒药机消毒
九曲黄河入海,浩浩荡荡的泥沙在齐鲁大地东北部沉积,形成了大片沙洲。
不同于珠三角和长三角日新月异、群星璀璨,黄河三角洲略显孤寂。这里只坐落着一座如今名气已经不那么大的城市:东营。
(山东省行政区划图)
那么,这座不显山不露水的城市,为何能做到0感染呢?
首先,离不开东营人的硬核防控。
光1月23—29日,东营在全市就设了54处防控点,24小时无休,累计检查了14余万辆车,检测体温人数超34万,占到全市常住人口的16%。
有民警连续执勤36小时。
东营普通人更是主动出力,功不可没。
一农民改良自家的大型农药撒药机,为周边3个村庄消毒,完成消杀面积2万多平方米,覆盖2000多名村民。
社区方面,管理人员也别出心裁。为减少使用出门证造成的风险,他们发明了一种新式出门证:动态口令。
从老到小,东营群众齐上阵,守卫着这片净土。
2.也靠孤僻的地理环境 山东是中国人口第2大省(超过1亿人),可东营人口并不多。 2018年,东营常住人口只有217.21万人,占全省的2.1%,在16个地级市中垫底,就连排名倒数第2的威海,也比它多了65.79万人。 如果换算成人口密度,那就更低了。2018年,山东平均人口密度约为639人/平方千米,而东营只有274人/平方千米。 人口少、密度低,是抵抗依赖人传人新型肺炎的重要条件。 (山东各地区人口密度) 而东营七绕八拐的交通,估计能把病毒“绕晕”。 在高铁时代的凯歌中,至今东营却只有普通火车。 东营和山东经济最强的城市青岛,二者相距270多公里,没有直达的火车,往往需要在淄博换乘。 耗时4个半小时。 更让人惊叹的是,省会济南到东营225公里,但一天当中只有一趟直达列车,并且车程需要3小时20分钟。 其他大多数需要在德州换乘,耗时基本超过4个半小时。 虽然东营也有机场,可利用率一直不高。直到2018年末,才开通了直达北京、上海、深圳、大连等12个城市的航班。 这12个城市中,并无武汉,可见二者的交流并不频繁。 2019年,东营胜利机场的吞吐量为88.01万人次,在全国近400个机场中居于末流。 就连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的县级市伊宁,2019年机场的吞吐量也突破了150万人次,是东营的1.7倍。 去年6月,东营开通了到青州市北站、临淄北站的高铁快线,东营人乘一两个小时大巴才能到青州、临淄坐上高铁。 疫情期间,东营启动I级响应,停运了高铁快线。 封闭的环境,的确让东营更加更安全。 3.疫情背后:人均GDP全国第1 抛开这次疫情,东营还是个很有故事的城市。 中国地炼(地方炼油厂炼油)看山东,山东地炼看东营。东营因油田而生,也因油田而盛。 2018年,东营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7220万吨,占山东省的36%,全国的10%。 十几年前,原油更是贡献了东营七成的GDP。 上世纪60年代初,石油勘探队先后在东营村打下“华八井”和“营二井”。后者日产原油555吨,是当时中国日产量最高的一口井。 1983年,为更好开发胜利油田,国务院划垦利、利津、广饶、沾化、博兴五县的部分地区,成立地级市东营。 和许多千年古城相比,东营可谓是个小年轻。但就在这短短30多年的时间,东营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个连青岛、济南,甚至北京、上海也徒呼奈何的奇迹。 2018年,东营GDP为4209亿,排在山东第8位,不算很出彩。 但东营人均GDP达到了19.1万元(约2.73万美元),在省内一骑绝尘,约为第2名威海、第3名青岛的1.5倍。 哪怕放到全国,东营人均GDP也大放异彩,是上海的1.4倍,北京的1.37倍,甚至超过深圳,位居全国第1。 目前,世界公认的发达经济体有33个。据IMF2017年数据,这33个国家中,人均GDP比较低的有:斯洛伐克1.77万美元、希腊1.86万美元、捷克2万美元、葡萄牙2.1万美元。 东营俨然超过了不少末流发达经济体。 东营的企业也不赖。 2019年山东百强企业,东营上榜16家,居于省内第2,只比第一的济南少两家。 但东营走的是资源型道路,来钱容易。 可这也意味着,和许多稳扎稳打的强市不同,除石油外,东营并没有拿得出手的产业。 一言以蔽之,东营发展系在了石油这艘船上。 东营靠石油起家,但在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逐渐式微的情况下,日子也有些难过。 4.省内唯一负增长 最直接的体现是,2019年上半年,东营名义GDP增速为负,山东唯一,而且达到了-6.1%(因为到现在,包括东营在内,很多山东的城市还没有公布2019年全年GDP数据,只能借助2018年或者2019年上半年的数据分析)。 东营和2018年上半年的2080.06亿相比,减少了126.97亿,跌破2000亿大关,被泰安反超,排到了省内第9。 (2019年上半年山东各地级市GDP) 拉长时间维度来看,东营GDP增长率也不复往日荣光。 背后是资源魔咒。 山东以第二产业出名,东营更是将这种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据统计,2018年东营三大产业比重分别为3.5%、62.2%、34.3%,第二产业占据了大半壁江山。 而从全国来看,2018年三大产业比重分别为7%、41%、52%,以第三产业为主导。 (东营市三产比重) 不仅如此, 2019年山东百强企业中,东营上榜的16家企业都属于第二产业,其中大部分和石油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说山东海科化工集团、华泰集团、利华益集团等,都依附于石油的产业链条之上。 随着国际油价下降、新能源异军突起,东营及其背后的石油化工企业,正在面临考验。 (原油价格走势) 而且,随着优质石油逐渐枯竭,开采难度也会不断上升,导致了一个问题:成本越来越高,许多相关企业被迫退出市场。 反映到个人身上,则是就业压力加大,福利待遇缩水。 这一点,在许多年轻人身上最为明显。想要像老一辈一样,在家门口找个工作,然后拿着七八千的工资,已经不现实。 这就造成了:许多高校毕业生很少选择回东营。 而东营唯一的知名大学——中国石油(行情601857,诊股)大学(华东),在2011年也正式迁址到青岛。 这对因油而兴、因油发展的东营,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大学外迁,人也外流。 2011—2018年,东营常住人口只增加了11.71万。 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东营不少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常住人口增长率,这意味着人口在净流出。 一个资源型城市人口增长止步不前,是很危险的。 而且,近年来,山东各地为吸引人才使出浑身解数。 青岛计划到2022年,新建人才住房10万套;德州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100万元的科研资助和每月1万元的生活补助;淄博则对在驻淄企业工作的本科生,给予每年6000元的租房补贴,硕士研究生更是能享受到每年1万元的租房补贴和一次性3万元的购房补贴…… 但东营的力度,明显小了不少。 4.黄河三角洲不会落寞 毫无疑问,东营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前,前方迷雾重重,后方是辉煌的过往。 但此时的东营,只能前进。 如何把握机遇,实现产业转型,避免“油尽城衰”的结局,成了东营目前最大的问题。 好在,面对时代的大变局,东营也不是完全没有准备。 其中一个应对,就是东营对高铁的执着。缺少高铁,使得东营失去了诸多机会,在半岛经济圈中一直受到挤压。 好在东营已被纳入了京沪二线和环渤海高铁规划。再加上山东2020年市市通高铁的规划,东营通高铁指日可待。 (京沪二线规划) 在人才方面,东营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先后达成建设飞行校验测试基地、农业科教基地等协议。 虽然和一所真正的大学比起来,这些远远不够,但足以看出东营引入高等院校的决心。 壮士断腕,则是东营在产业升级上的决心。 2015年,东营关停、转产和重组的石油化工企业分别达到73家、19家和10家。 2016年,东营更是停顿转产175家企业,淘汰落后产能1607万吨。 当然,东营并没有丢弃其起家的石油产业,而是采取了新旧结合的方式:开展油气跨境电商。 在服务业上,东营也在发力。 特别是在旅游业方面,东营具有天然优势。黄河三角洲是我国元老级的国家自然保护区,风光旖旎,十分适合发展旅游业。 东营,毫无疑问是近水楼台者。 成绩是看得到的,但这些还没有达到昔日的荣光。 和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一样,东营也在面临大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