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今日公布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19 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持续优化,就业保持稳定,物价结构性上涨特征明显,内外部风险挑战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同比增长 6.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同比上涨 2.9%,外汇储备保持在 3 万亿美元以上。
中国人民银行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加强逆周期调节, 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 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以改革的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 千方百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实现“六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是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提供 2.7 万亿元长期资金,灵活开展公开市场和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合理把握流动性投放节奏。二是既稳总量又优结构。 构建完善“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框架, 继续发挥再贷款、再贴现、宏观审慎评估等工具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和制造业的信贷支持。 三是以我为主, 兼顾对外均衡。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对美元汇率双向“破 7”。建立在香港常态化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的机制,多渠道发声引导预期。 四是用改革的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形成机制, 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 推动存量贷款定价基准由原来的贷款基准利率转换为 LPR 或固定利率。 以永续债为突破口助力银行补充资本, 缓解银行信用面临的资本约束。 五是牢牢守住风险底线。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重点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取得突破性进展,有针对性地处置个别中小银行风险。 针对结构性流动性紧张局面, 增加再贴现额度 2000 亿元、常备借贷便利额度 1000 亿元提供流动性支持,建立了防范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四道防线”,及时稳定市场信心。
总体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成效显著, 体现了前瞻性、精准性、主动性和有效性。 2019 年末, 广义货币( M2) 同比增长 8.7%,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 10.7%, M2 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 2019 年普惠小微贷款“量增、面扩、价降”,民营企业和制造业融资条件明显改善。 企业贷款利率显著下降, 12 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5.12%,较 2018 年高点下降 0.48 个百分点。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进一步增强。
中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变化。 当前, 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 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 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 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 经济增长保持了韧性, 同时也必须认识到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下一阶段, 人民银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 国务院决策部署, 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和“十三五”规划收官,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做好“六稳”工作。 科学稳健把握逆周期调节力度, 守正创新,勇于担当,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加强逆周期调节、结构调整和改革的力度, 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加大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货币信贷支持。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 推动银行通过发行永续债等途径多渠道补充资本,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创新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和制造业的信贷支持, 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相关地区的信贷支持。 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完善 LPR 传导机制, 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 坚决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把握好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和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三方面的平衡,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
来源为金融界财经频道的作品,均为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