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用好抗疫特别国债,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增加防疫救治医疗设施,增加移动实验室,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强化基层卫生防疫。
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对受疫情影响的医疗机构给予扶持。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严格食品药品监管,确保安全。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兼医保专委会主任委员申曙光解读称,从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及时反应,在医药研发、医疗服务利用、医疗费用保障等方面出台了多项关键措施,既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疫情带来的冲击,又提高了全社会长期对抗疫情的能力。
首先,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及时有效调配各项医疗资源,迅速提高检测、救治、监控等各个环节的效率和能力,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对疫情的有效控制,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疫情对人民健康的损害。
其次,政府通过发放特别国债的方式鼓励企业进行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在不影响企业短期商业利益的前提下,既发挥了企业的公益性,又不会在短期内拖累企业业绩。长期来看,国家对医药卫生行业的支持,将有助于提高相关企业的研发实力,增强其未来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最后,医保补助标准的提高、门诊跨省决算等政策的实施,体现政府在提高居民医疗费用保障、优化医保体系运行的决心从未动摇。相信国家将会继续加强在基层卫生建设、医疗机构发展、医疗救助与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另外,预计与卫生、卫生防疫和健康医疗相关的产业,特别是有科技含量的产业会得到有力的政策支持。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