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1、瑞士银行发布了《2019年全球艺术市场报告》显示,中国艺术品市场2018年的销售额达到129亿美元,仅次于美英。2018年全球拍卖市场的规模为291亿美元,中国占比29%,全球排名第二。
2、“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藏家加入到收藏行列,这些藏家们分布在不同行业,例如金融、投资,也有从事建筑行业。有些在海外刚读完书,有些早已开始在海外投资。”
3、对很多老牌欧美画廊来说,如果今天的中国艺术市场是一片充满奶蜜的新大陆(行情000997,诊股),那香港就是通往这片新世界(行情600628,诊股)的高速公路。瑞士Gmurzynska画廊的客户很多是在香港安家的内地商人们。
4、“未来20年、30年,中国一定会出现全球顶级的藏家。”不过在王强等新藏家看来,这个趋势可能会来得更快。
《棱镜》 作者 耿荷 发自香港
80后的王强(化名),最近正在研究佳士得春拍的图录。
和往年一样,5月24日至29日,佳士得香港春季拍卖如约举槌。今年,这家全球知名的拍卖行专门推出了一个新板块,将西方与中国的年轻艺术家作品放在了一起。这引起了王强的兴趣。一来,从个人角度看,他喜欢。二来,从投资角度看,这些作品性价比高。
当然,还有几个他没明言的关键词:中国,年轻。
瑞士银行最新发布的《2019年全球艺术市场报告》指出,中国已是全球第三大艺术品交易市场,2018年的销售额达到129亿美元,仅次于美英。来自中国的富豪们已成为搅动这场艺术盛宴的新生力量。
龙美术馆创办人刘益谦、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或许是中国藏家群体中,老一辈最有代表性的个例。而如今,这些家族的二代、三代以及科技新贵们,已开始在全球艺术品市场崭露头角。
就在刚刚过去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刘强东的年轻妻子章泽天也被别人拍到,在友人的陪伴下逛博览会。这是在刘强东明尼苏达事件后,奶茶妹妹首次公开露面。这张照片迅速在社交媒体被广泛转发。
以王强们为代表的这批崛起中的年轻亚洲艺术品藏家,正成为艺术产业链的兵家必争群体。这些“新钱”让欧美老牌画廊、拍卖行,都蜂拥而至。香港,成为他们的桥头堡。
来自中国的新藏家
王强在内地的家族,一个重要的事业领域就是艺术品收藏。如今,这门生意越来越兴旺,王强也开始在父辈指导下涉猎其中,和老一辈不同,他的眼光更多放在了海外。
近几年,王强基本没有落下过任何一次在香港的艺术品展会或拍卖会。今年也是如此,所以,他比很多人更能感知到今年的一些变化。
“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场确实差了一些,秋拍的时候朱德群和赵无极都流拍了,是个信号,今年香港巴塞尔期间,我什么都没买,整个展今年几千万高价的作品也非常少,这与往年非常不同。”王强对《棱镜》表示。
让他有些落寞的是,往年香港巴塞尔展览期间都能见到的一些互联网新贵朋友,今年都没见到。不过,像“奶茶妹妹”每年都能在这里见到她,买没买他不清楚,猜想可能也是为了多一个曝光机会。
但短暂的回落并不影响中国艺术市场这个新大陆的崛起。
就在今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期间,瑞士银行发布了《2019年全球艺术市场报告》。报告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全球艺术品销售达到674亿美元的规模,同比增加6%。当中,中国艺术品市场2018年的销售额达到129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19%。
从拍卖市场来看,2018年全球拍卖市场的规模为291亿美元,中国占比29%,全球排名第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占比44%。
“中国每周会产生2个亿万富豪,这个速度全球第一,亚洲其他地方每周也只能产生一个亿万富豪。”苏安纯(ADRian Zuercher)认为,这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突飞猛进的主要因素。
苏安纯是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亚太区资产配置主管。他供职的瑞银从1994年开始,就是巴塞尔艺术展的主要合作伙伴。
瑞信的数据显示,从国别看,中国占全球财富的比例,2008年为9%,到2018年已升至16%。另据福布斯统计,如果按数量计算,全球亿万富豪中,中国占比22%,仅次于美国的占比27%;第三名为欧洲多国,占比15%。
已经积累了巨额财富的创一代亿万富豪们,奠定了中国藏家这个群体最初始的风格,他们也是中国藏家中购买力最强的人群。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是上海龙美术馆创办人刘益谦,由个人收藏,到创办个人美术馆,行事作风高调,动辄以创纪录的价格,拍下诸如功辅帖、鸡缸杯这类中国艺术品,也会以创世界纪录的价格拍下西方画家的作品。
再比如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在个人收藏之外,将商业的版图拓展至艺术品拍卖领域。1993年,陈东升创办中国本土的拍卖行嘉德拍卖,23年之后,他创办的泰康人寿成为全球历史最悠久的拍卖行苏富比的最大股东。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藏家加入到收藏行列,这些藏家们分布在不同行业,例如金融、投资,也有从事建筑行业。有些在海外刚读完书,有些早已开始在海外投资,他们有着不同背景,对投资回报有不同的尺度,对艺术市场也有着不同的期待。”卓纳画廊总监许宇如是向《棱镜》描述中国藏家最新变化。
瑞银在《2019年全球艺术市场报告》中指出,千禧一代的藏家正在越来越多参与到艺术品收藏市场,能看到他们在收藏领域的投入明显增长,这支新的购买力量正在崛起。
“整体看藏家购买力最强的是集中在五六十岁,但是中国的藏家会更加年轻,大概45岁以上,购买力都很强。”保利香港拍卖执行董事张益修说。
这些年轻的藏家较他们的长辈更加积极、活跃。苏安纯发现,很多内地创业家族二代、三代的年轻藏家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艺术展,他们在这个平台见不同的人,这个平台也会促使他们对艺术投入更多。
早几年被誉为新藏家代表的赵凌甲,也是在父亲的感染下,从金融转行到艺术。曾以一年收藏了20多件当代艺术品而知名,且几乎全为名家之作:奈良美智、草间弥生、达明安·赫斯特等。
“从上一季的拍卖我们就看到,一些90后出生的中国藏家,他们一出手就可以拿出六七百万拍一个艺术品,他们当中很多人是因为父母的收藏影响到他们对艺术的投入。”张益修对《棱镜》说。
老牌欧美画廊涌入香港
对很多老牌欧美画廊来说,如果今天的中国艺术市场是一片充满奶蜜的新大陆,那香港就是通往这片新世界的高速公路,它们越来越强调增加亚洲特别是香港的曝光。
“中国藏家现在养活了很多人,画了一个大饼,这是首要的。”许宇说。
刚刚结束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一家英国画廊Richard Nagy成了“网红”。从香港地产富商李兆基的儿媳徐子淇、香港船王赵从衍的孙女赵式芝,到演艺明星吕良伟、模特琦琦,接连到场。
由于前往的公众太多,Richard Nagy画廊甚至拉起了安全护栏,观众需排队才能进入。这是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举办七届来,第一次出现的情况。吸引名流和公众来到这里的是画家埃贡·席勒的展览。
这是Richard Nagy第一次踏足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也是埃贡·席勒在亚洲第一次博物馆级别的展览。
Richard Nagy对《棱镜》说,他代理埃贡·席勒的作品逾35年,这位深受欧美“老钱”喜爱的艺术家,在亚洲还未有过一个深度的展览,他用了半年多时间,向分布在纽约、伦敦、日内瓦等地的埃贡·席勒藏家借来他们的收藏,促成了这次展览。
“对我们来说,这次巴塞尔期间的展览是成功的,无论从参观的热度,还是商业方面,巴塞尔期间我们共计售出约6幅席勒的作品,销售额已经达到1亿美元,买家来自香港、内地,也有欧洲的藏家。”Richard Nagy对《棱镜》说。
与Richard Nagy不同,瑞士画廊Gmurzynska自第一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就参与其中。画廊CEO Mathias Rastorfer是已故香奈儿设计师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eld)生前挚友,也是唯一代理卡尔·拉格斐摄影作品的画廊。
今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期间,Gmurzynska画廊也带来了卡尔·拉格斐的摄影作品,价格介于2万美元至4万美元,这些摄影作品很快就售出。
Mathias Rastorfer对《棱镜》表示, Gmurzynska画廊的客户很多都是香港人,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香港安家的内地商人们。
香港历来就是一个重要的贸易集散地。百年间沉淀下的撮合交易的能力与文化传统,由贸易延伸至金融,如今也延伸至艺术行业。
Lévy Gorvy资深总监李丹青对《棱镜》说,对艺术机构来说,在香港设立平台不仅仅是针对香港市场,对辐射整个亚洲,香港也有着天然的环境优势,也可与世界更好的接轨。
李丹青供职的艺术机构Lévy Gorvy今年3月在香港中环的空间正式开放。虽然这家艺术机构成立才3年,但其创始人之一Brett Gorvy曾在佳士得供职23年,是这家拍卖行战后和当代艺术部的创始人。战后和当代艺术门类是每年全球交易规模和艺术品单价最高的品类,其表现是艺术市场的重要指标。
张益修觉得,这几年香港的艺术市场正在越来越好,特别是有了巴塞尔艺术展和西九龙艺术区后,整个市场的气氛,逐渐活跃起来,香港市场对全球艺术市场的影响力也开始逐渐发挥出来。
豪放与成长并存
尽管目前中国艺术市场跃居全球第三、新老藏家也开始在全球崭露头角,但与很多中国的产业相似,中国的艺术市场也由粗放的风格起步,产生规模效应之后,等待向更加专业、更加精细的模式转变。
“现在很多的中国藏家还是一掷千金的风格,很多人带着钱进入巴塞尔艺术展,但其实不知道买的是什么,但这也是功课。经历这些之后,不少藏家开始愿意学习。就像买奢侈品,开始喜欢高价买某个品牌的包、鞋,再过几年可能会选择买设计师品牌,再之后可能会选择支持本地品牌。”许宇对《棱镜》说。
王强对来自内地的90后藏家出手之猛也深有体会。他说,他身边的这些朋友,虽然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但多数不会研究美术史,基本上就是看上就会买。早前《The Kaws Album》或许就是一个说明。
今年4月1日晚,一幅一平米见方的布上丙烯作品,在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拍出了1.16亿港元的成交价,大幅刷新历年纪录。这幅画作,就是美国潮流艺术家Kaws的《The Kaws Album》。据称,高价拍下这幅作品的是一位年轻人。
豪放之下,成长也未曾停止。在张益修这位艺术市场的“老兵”看来,中国的藏家成长速度确是很快,这十几年间能明显看到他们收藏喜好的拓宽,以及收藏品味的提升。
早年,中国的藏家以收藏中国当代艺术为主,这些年他们接触更多西方艺术品、西方画廊,逐渐产生购买的意愿,于是,现在来自中国的收藏品类更加多元、丰富,自然眼界更广了。
“但是整体还是缺少一个有系统、有策略的收藏。”张益修说。
李丹青说,亚洲市场是全球艺术市场重要的板块,但亚洲的藏家整体对西方艺术的知识与经验仍然缺乏,例如,有些藏家已经关注到西方艺术,他们可能会希望买到乔治·康多的顶级作品,但如果能以此了解艺术史的脉络,从乔治·康多,延伸至巴斯奎特,再到安迪·沃霍尔、毕加索,那就会更好。
但这部分的教育,在市场中是缺失的。Lévy Gorvy正是看准这个机遇,在艺术品的交易之外,希望能够向亚洲藏家传递艺术史知识,以及提供整体的咨询、建议服务。
知识之外,在许宇看来,欧美成熟市场的藏家,收藏主体更为丰富,例如一些企业、基金会、美术馆等都会有很多艺术收藏,这方面中国也有功课要做。
即便如此,苏安纯对中国艺术市场的长远发展非常乐观。他说,中国经济势头良好,有机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那时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也具有超越美国的潜力,有朝一日成为全球最大的艺术品市场。
“未来20年、30年,中国一定会出现全球顶级的藏家。做生意固然重要,但如果能在这个过程中参与构建一些事情,这是有意义的。”李丹青说。
不过在王强看来,这个趋势可能会来得更快。他的一位朋友,地产界某巨头之子,同是80后,在父亲去世后接手家族房地产生意,近几年也介入到艺术收藏。他的收藏成系统,每年也有固定的资金投入,虽然低调,但格调非常高。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