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将满10个月的美国总统拜登,最近很不顺利。最新民调显示,他的执政满意度跌至新低,拉响中期选举警报。
美媒最新民调:拜登执政满意度仅有四成
按照美媒的看法,对于执政即将满十个月的美国总统拜登来说,眼下可以说是一个“至暗时刻”:当地时间11月14日,美国广播公司ABC与《华盛顿邮报》联合发布的一份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1%的受访者对拜登的执政表示满意,表示不满意的比例则升至53%。41%的执政满意度也创下了拜登今年1月就任总统以来的新低。
近半数受访者认为拜登执政十个月“一事无成”
而当被问及“你认为拜登执政以来取得了多大成就”时,只有8%的民众回答“成就非凡”,27%的受访者认为“有一定的成就”,18%的受访者回答“没什么大的成就”,而回答“一无所成”的比例高达45%。
关键州地方选举失利 民主党“失守”前兆?
实际上,民意的“逆风”已经让拜登和民主党付出了代价:本月初,美国举行了多场地方选举。在备受瞩目的弗吉尼亚州州长选举中,共和党人时隔12年再次夺回州长之位。
仅仅一年前的总统选举中,拜登在该州以两位数的得票率优势击败了时任共和党籍总统特朗普。因此美媒普遍认为,弗吉尼亚州的“变天”为拜登和民主党竞逐明年中期选举拉响了“红色警报”。
疫情应对从拜登的“加分项”变为拖累因素
拜登的执政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不妨来看《华盛顿邮报》公布的这张图表:图上蓝色的曲线指的是民众对拜登执政总体满意度,黄色曲线代表对处理新冠疫情的满意度,紫色曲线则表示对处理经济问题的满意度。可以看到,拜登对疫情的处理在其执政初期一度被视为加分项,但6月以后就走入了下行通道——而这与德尔塔毒株肆虐、全美疫苗接种进度放缓的时期一致。目前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4706万,累计死亡病例超过76万3062例;在大约一半的州,新增确诊病例数都在上升。
通胀创30年来新高 拜登承认:物价太高了!
而拖累拜登执政满意度的最大因素莫过于经济:只有39%的受访者认可拜登在经济问题上的表现。
10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6.2%,创下了1990年以来最大同比升幅。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与一年前相比,新车价格上涨了9%,二手车及卡车价格上涨了26%。能源价格上涨的幅度最大:汽油上涨50%,煤油更是上涨了60%。此外,食品也难逃涨价的命运:鸡蛋上涨12%,培根上涨了20%。
有经济学家对《华尔街日报》表示,美国将进入六个月周期的物价“极快速上升期”,短期内通胀难以解决。拜登本人也不得不承认,扭转通货膨胀是当务之急。
美国总统 拜登
很多老百姓仍然对经济状况感到不安,我们都知道为什么,因为物价太高了。
近半数受访者:拜登要为美国的通胀负责
物价持续上涨直接挫伤了民众对总统的支持度:14日公布的民调显示,高达48%的受访者认为拜登要为美国目前的通胀负责。
美国本轮通胀的成因较为复杂:既有疫情导致的供应链紧张,也有全球能源短缺造成的价格上涨。在当地时间14日播出的一段采访中,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坦言:如果取消对华加征的关税,美国的通胀状况将有所缓解。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主持人
如果拜登政府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美国的东西会便宜吗?
美国财政部长 耶伦
会起到一定作用,关税总是会抬高国内物价。
根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测算,美国上届政府挑起中美贸易冲突以来,美国加征关税已波及到价值335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美国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征收的平均关税税率从贸易冲突前的3%急剧上升至19.3%。
美媒:英特尔欲增加在华芯片产能 遭白宫强烈反对
在各类商品中,二手车价格的上涨戳到了不少美国人的痛处。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全球芯片短缺,导致新车产量大幅减少,进而推高了二手车的需求。
彭博社13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有意通过增加在中国的产能,缓解芯片短缺问题。但当该公司将相关计划告知白宫后,白宫方面表示了强烈反对。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0日表示,美国政府充分认识到对于很多美国芯片企业来说,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在中国市场上获得的收益反过来又促进了美国企业的研发活动,形成了良性循环。但他强调,美国必须对最先进的芯片技术“加以保护”。
美国国务卿 布林肯
对于最尖端的半导体,我们必须确保对相关技术加以保护,这就包括我们需要在国内确保产能。
“芯荒”暴露拜登式“美国优先”?
特朗普时期,美国通过出口管制等手段全面封锁美国科技流向中国。拜登执政后,一方面沿用了实体清单等做法,但另一方面,并不像上一届政府全面发难“一刀切”,而是针对特定技术和领域划定边界,并实施更大力度的封锁,也就是此前美国学术界频频提及的“小院高墙”。
美民众不满意拜登本人 但支持基建法案
疫情、通胀、重要产品短缺,再加上种族歧视和暴力等多年的社会顽疾,大量内部问题让拜登的执政进入了“危险水域”。不过,美国媒体注意到,尽管民调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不认可拜登本人的表现,但拜登政府力推的几项重大政策颇受好评:其中,规模上万亿美元的基建法案获得了63%的受访者的支持。
美媒:拜登习惯性低估内外问题的严重性
美媒近期的民调没有过多涉及外交政策,但《华盛顿邮报》指出,无论是目前在经济上面临的困境,还是此前从阿富汗撤军等外部危机,拜登似乎总是低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不及时作出调整,拜登的执政将始终处于危机四伏的状态。
专家:拜登支持度持续下滑的起点是阿富汗撤军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刁大明
一般认为8月20日,拜登政府的综合民调开始出现了不满意度超过满意度的状态,也就是在阿富汗仓促撤军的情况下,塔利班占据喀布尔之后五天出现的。而后续美国经济持续不佳,也导致了拜登政府的民调持续没有好转。但值得注意的是拜登政府因为特殊的所谓的遗产导向,从一上台就展现出了时不我待、要大力强行推进政策议程的倾向,不是特别考虑民意表现,甚至未必要有非常强烈的跟往届政府一样的考虑选举的倾向。这样看的话,恐怕拜登政府会继续强力推进其既定的内外政策议程,未必要因为要挽救民意而改变现行的政策议程。
转自:CCTV4《今日亚洲》
来源: CCTV4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