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圈,作为市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存在,已经成为不少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曾经有人在网上发起这样一个调查:请说出家附近3公里范围内的商圈名称。令很多老上海们看不懂的是,商圈名称五花八门,却丝毫不能阻碍发帖者、回帖者对商圈的认同与自豪。
确实,随着人们生活半径的不断扩容,一个优质的商圈不再与内环内、市中心之间划伤等号。只要你拥有独特的区位与功能优势,哪怕外环外,照样到了双休日也是“一位难求”的热闹。位于魔都“西大门”第一站的大虹桥商圈正是这样一处存在。
虽然它很年轻,短短出现不过数年时间,但凭借“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的综合优势,在上海商圈“新贵”中脱颖而出,近年来,在市级商圈中年增长率排名第一。
这两天,虽然天公并不作美,但商务区内的虹桥天地依然人头攒动。大家的目的就是看看灯光可以被玩出多少种创意——自2015年起,虹桥天地灯光节已举办到了第5届,共计引进了37位国内外艺术家的33件享誉全球的灯光艺术作品,每年吸引百万余位参观者前来观赏。
今年的灯光节以“雪旅时空”为主题,首度联手两大世界顶级灯光艺术盛事“法国里昂灯光节”及“荷兰阿姆斯特丹灯光节“,在11月25日至次年1月12日间,带来多个亚洲首展、中国首展或首演的光影项目,将艺术作品与商业空间完美结合,为消费者创造多元的文化社交体验。
“圣诞节一个月去虹桥天地灯光节打卡凹造型”已经成为不少时尚男女的一种保留节目,各大社交媒体上也充满了各种各样抓人眼球的照片。
据了解,虹桥商务区151.4平方公里涉及闵行、长宁、青浦、嘉定4个区,其中86.6平方公里范围内共涉及包括会展中心等在内的各类商圈18个,面积130余万平方米。各片区围绕区域功能打造多元化商圈,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形成枢纽消费功能区、会展消费功能区、高端商务消费功能区和地区集中消费功能区。
同时,重点推进核心区商业中心功能打造,引导虹桥天地、龙湖虹桥天街、丽宝乐园、新华联购物中心、协信星光天地、虹桥汇等结合开发商自身特色,优化业态和品牌组合,建立多层次、差异化商圈,形成智慧商圈、绿色商圈、艺术商圈、时尚商圈、文化商圈、体育商圈等特色商圈,建设产城融合的市级商业中心。
“办公出租率一直保持在99%左右,让商业层面的潜在租户了解到五百强企业的情况,以及未来人群的人气聚集迹象。同时,离虹桥天地一公里多的国家会展中心,也将会展经济的红利输送过来,加上交通枢纽的便利,能够带动一百万人次日均人流量。过去三年的营业额增长和人流增长,虹桥天地每年基本上保持将近双位数的增长。开业第一、第二年都是翻番的。”中国新天地商业总监陈纯说。
据了解,虹桥商务区法人注册量达6.7万余家,其中企业约5.2万家,长三角籍投资者投资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40%。罗氏、壳牌、唯品会、广联达、红星美凯龙等大批企业总部纷纷入驻,虹桥商务区成了上海区域板块中新的增长极,总部经济势能强劲,这也为大虹桥形成高端商圈奠定了基础。
相较于市内商圈的首店选择更倾向于购物品牌,大虹桥商圈更倾向于“体验式首店”。在虹桥天地开业后的一年,与其相邻的龙湖虹桥天街也正式亮相,总体量25万平方米,是商务区目前体量最大的购物中心。在开业初,龙湖虹桥天街便有意识增加特色体验类比例。
今年9月新开业的丽宝乐园作为魔都首个全主题式商业乐园,采用突破常规的规划构建了“宴遇九份”、“秘密花园”、“留忙坞”、“和风日丽”、“食色工坊”及“明日世界”6大特色主题空间,强调购物与空间体验的结合,为消费者筑造一个可阅读的情景式空间,满足不同年龄层的价值体验。
而随着两届进博会的成功举办,其所在地的虹桥商务区直接承接了“进博会的溢出效应”。
坐落在核心区的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和东浩兰生进口商品展销中心随着进博会的热情也成为广大市民“买买买”的购物天堂。
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是由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主导搭建的承接和辐射进博会溢出效应,探索保税展销加跨境电商、“前店后库”模式的主平台。一期已运营40万平方米,二期约5.2万平方米的B型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启用,二期约26万平方米的展示交易中心将于年内开工。一期已开放保税展示交易馆、美食健康馆、美妆亲子馆、名品闪购等4个销售场馆和进口汽车、智能装备、进博会网红商品等3个展示场馆。销售场馆内云集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个品牌,近10000个单品。进博会参展商近百家,70%左右为进博会同款商品。
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与“四叶草”一街之隔,着力在建平台、引客商、促成交、发新品、优服务等方面,全方位对接服务进博会。贸易港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地上共8层,自去年11月开业以来,已引进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137家客商,包括阿根廷、白俄罗斯等32个国家进口馆,以及福维克、奔富等百余家国内外企业馆,引入食品、酒饮、日用品等品类的进口商品5万余件,包括两届进博会同款参展商品2000余件。
年轻新贵从无到有,如何提升品牌知名度,黏连住更多客流?通过线下活动引流则是商圈常态。据了解,今年虹桥天地共开展大小活动约60场,内容覆盖美食、亲子、艺术、交友、娱乐等多个方面,其中,夏日祭和七夕主题活动,单日人流量均突破10万人次。
虹桥天地更是打造了内地第一个商场远程值机区,为市民家庭及商旅人士的出行提供无缝连接的便利,让他们安心在这里吃饭逛街。截止今年11月10日,虹桥天地客流同比提升18%,销售同比提升23%。
近日,《关于加快虹桥商务区建设 打造国际开放枢纽的实施方案》正式公布,进一步明确了虹桥商务区的定位和目标,要打造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
虹桥商务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向周到君表示,围绕《方案》的实施,虹桥商务区将进一步提升国际高端都市商业功能,近期正研究推进市内免税店和外汇免税店,开展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试点。推动综合商业街区优化提升,吸引知名品牌旗舰店、体验店、集成店、概念店等入驻,大力集聚新牌新品、老牌新品、名牌新品,与专业类会展相结合,形成国际品牌和本土知名品牌新品发布等虹桥商务区特色品牌活动。
同时,建立管委会引导扶持并由相关主体主办承办的类型丰富的商务区品牌活动,支持 “一带一路”名品展等有影响力的品牌展会活动。推动虹桥商务区国际美食节、长三角街具设计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
上述负责人表示,未来,作为市级商业中心,虹桥商务区将在打造“上海购物”品牌方面,围绕枢纽、会展等特色消费,将庞大的客商转化为消费新动力,力争到2020年成为世界名品集聚桥头堡、长三角区域消费新地标,创建品质消费服务示范区。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