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自己注册过的企业招牌,就像看见自己接生的小孩一样。”上海市浦东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分局三级高级主办徐敏,在注册岗位一干就是26年。
注册窗口是市场准入的第一道窗口。1993年,徐敏成为注册窗口的一名新兵,负责为企业提供咨询、告知办理流程、受理审核申请案,办出一张张营业执照。
坐在不足一平方米的小小窗口前,接待来自各地的投资创业者,徐敏深深感受到1990年起浦东开发开放的强大吸引力。徐敏工作中秉持的理念是,“遇到吃不准的情况,不能简单说‘不行’,而是要尽可能解决问题。”
2015年7月,来窗口申请登记的一家初创企业注册申请表中,“工位”这一“异常”内容引起了徐敏的注意。“工位登记”在企业注册中并无先例。“不能简单说NO。”徐敏决定进一步核实情况。几天后,徐敏到企业调研,她一边调研一边琢磨,“能不能将‘工位’作为企业的注册地登记,减少初创企业的发展成本?”说干就干,徐敏带队与管理方、初创企业座谈,开展可行性方案研究,并多次向分局相关领导和市级业务部门汇报。最终,浦东市场监管局在张江高科技园区试点“工位登记”。从此,“工位登记”在浦东逐渐铺开……
徐敏平常喜欢琢磨事儿,“怎样才能让企业办事顺利一点?”她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每当有企业办证遇到困难,徐敏就给自己布置额外“功课”:找原因、查资料、请示领导、请教上级业务部门、咨询相关单位,进而归纳总结最有效的解决方案。针对更多疑难杂症的“药方”,她记了一本又一本;有人打趣说,徐敏是开了“专家门诊”,不少企业称她为“注册窗口的‘金牌店小二’”。
2017年起,部分场地涉及改造,落户这些地方的企业来办注册,要提交复杂的场地材料,相关企业颇有怨言……为此,徐敏提出“实地备案”制度,事先对共性的场地及相关材料进行审核,企业只要带着场地租赁协议就能进行注册。
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以后,浦东又一次迎来企业开办潮:注册窗口常常排起长队咨询材料准备问题。“很多问题具有共性。”徐敏牵头梳理了大量登记过程中需要企业自行准备的文件材料,在此基础上制作企业登记的“规范性文本”,“让申请人可以拿来就用。”企业实现了到场办理,一次办成。
2019年初,常有不法分子冒用别人身份证,“被股东”“被法人”等问题为社会广泛关注。“如果能实时将身份证信息与公安局的数据库进行比对,就能从源头上杜绝这一现象了。”于是,徐敏带着工作人员联系企业服务中心,很快实现了身份证远程认证,又一项新举措得到施行。
据统计,近5年来,徐敏所在的浦东市场监管局先后推出了简易注销、证照分离、一企一证、“互联网+信用监管”等“放管服”改革举措120多项,其中88%已形成制度文件,近50%已在全市乃至全国复制、推广。
“我们是和企业贴得最紧、与市场离得最近的部门之一。就像冲击钻的钻头,找到改革的突进点,就要奋力向前,改革的力度就体现在我们身上,没有丝毫理由可以懈怠。”这是徐敏挂在嘴边的话。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