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常州先进制造业飞速发展,已成为常州第一支柱性产业。与此同时,与先进制造业联系紧密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快速,高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业等技术含量高、业态领域新的服务行业发展迅猛。
今年10月起,常州市重点围绕产业牵手行动、物流驱动行动、金融赋能行动、人才奔跑行动、“三新”经济引领行动等“五个行动”举办现代服务业系列活动,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高品质服务、实现高效能合作。在产业牵手行动——常州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深融发展大会上,常州创意产业园区获授第一批常州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并作为常州市“两业融合”代表之一进行路演推介。
“十四五”期间,常州服务业目标为: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0%左右、全市营业收入百亿级服务业集聚区达到20家、力争打造1个营收500亿级的集聚区、培育税收亿元特色楼宇20座。在全市实施“532”发展战略,加快打造创新中轴、产业中轴的重要谋划实践中,常州创意产业园区依托高端现代服务业特色产业集群,彰显“三新经济”高地发展效能。今年上半年,园区实现产值98亿元,税收1.41亿元。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创意产业园区抢抓生产性服务业这个战略制高点,培育构建了以数字工业、数字医疗、数字金融、数字政务、数字创意、数字消费等为鲜明特色的产业细分领域矩阵,围绕化工、钢材、涂料等常州主要特色工业领域,重点培育和引进相关工业互联网企业,鼓励园区企业与先进制造业通过产业提升、产业渗透进行多层次合作。
金蝶软件、新友畅、用友软件等一批工业信息化企业,自主开发智能制造与运营管理系统,打造集现代生产制造与运营管理一体化的智能工厂。南大紫金致力于新材料领域锂电池的智能工厂规划设计、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及自动化产线的集成制造,围绕锂电池上下游产业链,培育孵化一批相关产业配套企业。爱尔威人工智能孵化器,在类脑神经领域开发和机器人功能软件开发相结合基础上,打造服务型机器人、工业型机器人产业集群。克诺克医疗科技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半导体为核心技术研发生产光半导体杀毒设备,广泛用于机场、高铁、景区、酒店、医院、学校、物流冷链、疫情隔离等公共场景。立卓信息技术“红眼兔”、智恒达“型云”、常塑盛“化塑汇”、中海互联网“艾涂邦”等一批工业电商平台,以在线交易 线下撮合交易为基础,为工业领域提供信息快速交换、产品交易、供应链金融、第三方物流、技术交流、云服务平台等全流程服务。
做优园区服务
厚植创新发展土壤
制定“橙芯”服务品牌战略,围绕“心服务”、“星管理”、“新价值”3X服务理念,推行“服务PLUS计划”,为企业量身定制“基础服务包”、“政策服务包”、“人才服务包”、“金融服务包”等服务可选包。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扶持现代服务业的奖补政策》,在招商引资、房租优惠、经济贡献、人才科技创新、企业上市等方面扶持企业发展。组建常州高新投天使创业投资基金,发挥“资本 招商”杠杆作用。
打造以智慧园区平台、综合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物业服务中心、生活邻里中心、数字展示中心、会议中心等为核心的“一平台六中心”园区综合管理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审批、党群活动、展览展示、会议服务、商业配套等一站化服务窗口。
园企共建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创业共同体”。依托赞奇科技搭建基于云3D渲染技术的国内首个云渲染平台—渲云;依托四海商舟搭建跨境电商平台,帮助生产制造企业海外销售、海外创牌。组建常州产业服务联盟,服务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开拓市场。
聚合发展要素,激活创新磁场,放大品牌辐射力。园区拥有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版权示范基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8项“国字号”品牌,先后获评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在2019年度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综合评价中位列全市第一。
优化产业生态
迸发创新创业活力
创新之力,源于优良生态。着力做好营商环境优化这一产业园区招引培育的“后半篇文章”,营建靠前服务、情感凝聚、资源共享的“创意产业社区”。
调优园区配套品质,建设园区智慧停车系统,为“园驻民”开通从常州地铁奥体站直达园区的“创意号”地铁-公交专线班车;引入网红餐饮品牌和夜经济模式,打造“5 2”的园区邻里生活服务圈。
涵养人才引育生态,构建智能技术、信息技术、创意、市场、管理等多维度人才体系,打造高端创新创业人才“蓄水池”,为解决产业发展瓶颈、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当前园区11000名从业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90%、硕士、博士学历406人,985、211院校毕业867人,拥有海外留学背景105人,省“双创人才”16个、“双创团队”1个、高级专业人才3000多名,构成实力与活力兼备的创新创业“生力军”。园区吸引外地流入人才、买房和购车人数在园区总人数占比均超过50%,带动区域房地产、零售、餐饮、文化旅游、生活休闲等配套业态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意生态圈”。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