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咕咕……”白鸽养殖为港南区桥圩镇大垌心村带来了脱贫增收大产业。今年4月,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报送的《广西贵港市港南区:创新产业“联创”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案例入选第五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复评案例,是广西农村领域入选的3个案例之一。
小小白鸽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引来了“活水”。“现在我们鸽场的白鸽不用愁,销路都很好的,我们每个村现在都有3-4万元左右的集体经济收入。” 港南区桥圩镇大垌心村党支部书记陈玉珍介绍道。
2018年以来,港南区桥圩镇大垌心村因地制宣,创新模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通过整合邻近8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共同打造一个白鸽养殖基地,形成一个“八村抱团、飞地造血” 的发展模式。自项目运营以来,基地累计销售白鸽32320羽,村集体经济收入51.7112万元。
小小白鸽增强了脱贫“造血”功能。基地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模式,在各村党组织的带领下,基地销售纯收益适当提取60%收益资金按照贫困户、村民合作社的占股比例进行分配,30%作为第二年的生产开支,剩余的10%用于村“两委”干部及村民合作社理事会成员的管理劳务费等合理性支出。
基地还整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0万元和纳入整合的各类财政涉农资金、及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2019年度每户每年2000元的标准和2020年每户3000元的标准进行扶持,连续扶持三年,以入股的形式用于发展产业,收益按比例分成给贫困户。
“我们驻村工作以来,每天都到基地了解相关情况,理顺相关建设问题。”港南区住建局驻大垌心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庞志球表示。驻村工作队也充分发挥后盾单位优势,全程参与养殖基地的各项建设,经常组织技术人员对基地养殖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升生态养殖技术含量,还利用信息灵通的优势,在网上线下为基地的白鸽销售寻求更广的销路。
八村抱团发展集体经济,通过统筹盘活各村零星分散的指标,“抱团”发展集体经济,以“造血”的形式突破集体经济薄弱村“单打独斗”的发展瓶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有效提高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原标题:广西贵港港南区:白鸽架起脱贫桥,引入乡村振兴“水”
编辑:刘洋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