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鸡场乡新合村磨满组村民罗德亮在辣椒地里除草(6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郑明鸿 摄
“有‘南山婆’订单收购,我不担心卖不出去,就希望不要有什么天灾,产量能高一些。”望着自家地里的辣椒,66岁的罗德亮笑逐颜开。
罗德亮家所在的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鸡场乡新合村磨满组,四面被大山环绕,从空中俯瞰,仿佛一个巨大的“天坑”。“天坑”底部有一片200多亩的土地,罗德亮和磨满组其他村民就靠这片土地为生。
罗德亮回忆说,以前主要种玉米、土豆,但因运输成本太高,种出来的东西却卖不了多少钱,起早贪黑忙活一年也没什么收入。近年来,磨满组有8户村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出了大山,剩余的11户村民继续耕种这片土地。
“前几年,吃得好,穿得暖,贫困帽也摘了,但还是感觉用钱紧张。”罗德亮说,他是个闲不住的人,怕搬出去后不习惯,他和老伴决定留在老家发展,这同样也是其他10户村民决定留在当地的原因。
“‘产业村长’进村后,这种局面就好转了。”鸡场乡党委书记杨鹏说,通过“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贵州南山婆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包爱明2018年主动申请到鸡场乡开展帮扶,并担任鸡场居委会、联兴村、新合村3个贫困村(居)的“产业村长”,这3个地方均是以布依族、苗族群众为主的传统农业村。
被聘任为“产业村长”后,包爱明带领帮扶团队,挨家挨户走访了全乡贫困户。她发现,当地的辣椒、小黄姜、林下鸡等都是世代传承下来品种,品质非常好,很受市场青睐,但规模不大、产销对接不畅,致富效应不明显。
6月21日拍摄的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鸡场乡新合村磨满组村貌。新华社记者 施钱贵 摄
“食品产业一头连着贫困群众,一头连着市场和消费者,我们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包爱明说,发现问题后,公司采取订单式农业模式,带领群众发展生态种植、养殖,既解决群众增收问题,也为“南山婆”生态特色食品提供优质原材料。
然而,一开始当地群众对这一做法兴趣不大。“种了大半辈子辣椒了,自己吃还行,种多了卖给谁?”罗德亮说,2019年,他禁不住“产业村长”多次劝说,试种了2亩辣椒。“南山婆”公司按照保底每斤2元收购,当年每亩辣椒给罗德亮带来了3000多元毛收入,除去成本,每亩纯收入2000多元。这让村民们吃下了“定心丸”。
今年,磨满组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辣椒、小黄姜等经济作物,养上了林下生态鸡。“南山婆”公司在周边地区进一步推广这种扶贫模式,目前已建起了1万多亩高标准辣椒种植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农户种植5万亩以上,直接解决1000多人就业,其中不乏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
这是西秀区推行“产业村长”模式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实践。
据统计,2018年以来,西秀区按照“村企资源、互利共赢、就近帮扶、统筹均衡”的原则,共选派117家企业负责人挂任全区130个村的“产业村长”,实施帮扶项目300余个。
“这些企业结合实际做产业、拓市场、找就业、送温暖,加快了贫困村、贫困户增收致富的步伐。”西秀区区长陈天一说。
原标题:“产业村长”改变贵州贫困山村面貌
编辑:李珊珊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