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山红杏在梁家河村挂满枝头。 李 涛摄(中经视觉)
“四月赏杏花,六月吃甜杏。”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少山社区的红杏已挂上枝头,呈现一派丰收景象。与此同时,远在1000多公里外的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的大山里,当地的山野杏通过嫁接少山红杏,如今也结出累累硕果。梁家河村和少山社区因小小的红杏结缘,走出了一条东西部扶贫协作之路。
“今年的杏特别好,尤其是少山过来的杏,质量好、口感好,跟本地红杏不一样,游客纷纷购买。”梁家河村村民庞世福高兴地说。
57岁的庞世福是梁家河村一位普通农民,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的他,与周边不少村民一样靠着在山里种果树维持生计。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往年收入很少。从城阳区少山社区“远嫁”过来的少山红杏,让梁家河村今年的丰收季不太一样,也让庞世福的收入得到了大幅提高。
2017年4月份,城阳区少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周宗贤到延安参加红色教育学习,梁家河村漫山遍野都是杏树,然而这些杏都是山野杏,品种不好,果子小、口感差,而且基本上是“皮包核”,只能卖杏仁,几乎不能为当地村民带来经济效益。
周宗贤想到了自己社区的少山红杏。少山红杏果子个儿大、肉厚多汁、酸甜适中,至今已有约600年的种植历史,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专供电商采购以及游客采摘,近年来一直供不应求。让少山红杏走进梁家河,为梁家河村民脱贫增添一份力,成为周宗贤的心愿。
经过考察发现,梁家河村及周边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少山红杏品种嫁接生长。经过品种改良后,当地农民的收入将得到快速、大幅提高,同时当地的山野杏资源既可以得到保护,又可以产生生态、经济、社会多重效益,两个村委会一拍即合,很快达成开展对接事宜,由少山社区帮助嫁接、改良当地的山野杏。目前,整个梁家河村的大山里已嫁接了三四千亩少山红杏。
经过两年适应期,今年的红杏开始陆续挂上枝头,梁家河村村民也尝到了少山红杏带来的丰收喜悦。据了解,为保证嫁接的杏长得好,少山社区不仅派技术人员前往当地指导,还在当地雇了管理人员开展专业培训。
“经过几年的嫁接改良,少山红杏已经逐渐适应了当地气候,今年结的杏明显比去年要大要多。下一步,我们准备帮梁家河村培养技术人员,包括把他们请到少山去,全面学习红杏种植技术,把后期管理跟上。”周宗贤介绍,未来还计划建设鲜果和深加工基地,进一步带动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本报记者 刘 成 通讯员 苟小妹)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