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的豫南大地下起阵阵急雨,驱车行驶在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周河乡的盘山公路上,犬吠蛙鸣声不绝于耳,古树、老屋、小桥、流水渐次映入眼帘。环视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西河,仿佛置身于画里乡村、梦中老家。
西河村曾是河南省级贫困村。近年来,围绕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西河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运营商+贫困户”的模式,先后投资7000余万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走上了脱贫致富路。全村316户、1138人于2019年实现全体脱贫。
“一二三、一二三……”走进村头的油茶博物馆,几位老师傅正喊着口号,推动约两米长的悬挂撞锤向游客们展示古法榨油。古法榨油工艺复杂繁琐、几个人一天仅能榨出40斤左右。博物馆馆长张泽成是古法榨油的第十五代传人,为了建设家乡,他毅然从国外回来,“展示古法榨油,主要是为了文化传承”。
做好古村落保护传承是西河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原则。西河古村落景区管委会主任张一谋介绍,西河村充分挖掘浸润着乡情、乡俗的原生地域文化,将传统民俗与时尚创意融合,把田园民宿诗意生活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有机结合。
“现在年收入有20多万元。”西河村村民张亚介绍,他把自家老屋改建成民宿山水闲居,“既做住宿也有餐饮,生意稳定。”如今,西河村已建成民宿27家,还成立了西河农耕园农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有社员329人,流转了耕地386亩、山场4500亩。
通过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匡建新的茶叶小店“二两毛尖”的名气越来越大。2016年,已在深圳IT行业工作10年的匡建新辞职回到西河老家创业,“现在除了卖茶叶,还筹划了1000亩种植基地,其中300亩已经栽种上阳荷姜。去年我们的阳荷姜盐渍菜销量达到70万瓶”。
“土路泥泞不堪,河道里草比人高……”回忆起2013年刚上任时村里荒凉的景象,张一谋记忆犹新,“为了改变现状,我们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聘请清华大学、中央美院等专家团队,对村落景观布局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原汁原味保留豫南民居特色,既改善了人居环境,又丰富了西河村的文化内涵”。
“我是搞建筑的,张一谋是做城市规划出身,为了节约成本,我们决定带着乡亲们自己干!村里上下排水、雨污管网、水电通讯……城里有的硬件设施,这里几乎都有,而且建设过程中不破坏古村落的整体意境。”西河农耕园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思恩介绍,2013年他告别大城市回到家乡投身乡村旅游事业。
西河村的蝶变,是新县发展乡村旅游的缩影。同样位于新县的田铺乡田铺大?自2014年起发展乡村旅游,村里的原始风貌应留尽留,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得到显著提升,人工湿地、大塘花田吸引了大量游客,短短几年就实现了从“破旧古村落”到“旅游名村”的华丽转身。
山青水碧的自然环境,古色古香的人文底蕴,现代化的休闲配套设施,具有豫风楚韵独特魅力的新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把“沉睡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新县县长夏明夫介绍,“新县是革命老区,依托丰富的红色历史、绿色生态、古色乡村资源让乡村旅游落地生根,2019年新县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8.7亿元,其中乡村旅游占比达73.5%。”(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子佩 夏先清)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