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粘贴羽毛,彩绘鸟身,再与精挑细选的树根、树皮组装到一起,一只栩栩如生的工艺鸟就在唐晓红灵巧的双手下跃然眼前。
在九台区善满家园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工作半年多,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唐晓红靠自己的双手赚到了人生的第一笔钱,从寡言自卑到变得乐观自信。“开始来的时候,我话也不敢说,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基地的志愿者老师教我们各种技能,还经常开展心理疏导。现在,我每个月最少能挣一千七八百元,多的时候能有三四千元,靠自己的劳动赚钱,不看别人脸色,也给家人减轻了负担。”唐晓红激动地说。
“活出个样儿来!”这是从事志愿服务30年、善满家园创办人胡艳苹,对她收养、帮扶的每一位残障人寄予的期望。作为九台区文明实践先锋、扶贫助残志愿服务的“领头雁”,她努力帮残障人走出家门,走向社会,自食其力。“善满家园的发展,源于政府和志愿者的支持,这里每一天都有志愿者。”胡艳苹说,志愿服务让残障人学会了生活技能,学会了音乐体育,学会了自信自立,让生命有尊严。
志愿服务“帮”,帮出了党群同心、结对共建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在九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领”“帮”“引”“带”“聚”“融”“推”“享”八字工作法中,他们突出志愿服务“帮”的作用,抓住与群众接触最频繁、最紧密、最直接的重点行业,整合仁爱、援通、微光、道德传承等影响力大的社会志愿团队,成立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统领全区5万多名志愿者、448支志愿服务队。通过党建统领、网格管理、考核激励,调动广大志愿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文明实践提供动力源泉。
“我们走进村屯,邀请老支书讲村史,跟村民交流,深入挖掘乡村文化。”7月3日,在九台区波泥河街道锦绣村的小广场上,文化志愿者赵霞正顶着热浪听村里的老支书给村民和文化志愿者讲村史。做文化志愿者两年多,她和伙伴们坚持把区级文化资源下沉,帮助各村打造特色文化,提升乡村文化内涵。
在文明实践工作中,九台区通过上级部门安排、志愿组织发起、文明实践共建等方式,使优秀资源向下流动,补齐乡村短板,解决市场条件下农村资源不足的问题。在农民中大力倡导志愿服务精神,成立家园守望、信仰守望、关爱守望、乡风守望、科学守望、健康守望等农民志愿服务队,共同实践文明、守护和谐。
在志愿服务拓宽文明实践路径的同时,九台区围绕“谁来实践”的问题,明确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通过中心、所、站三级农民骨干培训,实施“领头雁”工程,使2000多名基层能人在实践中脱颖而出,逐渐“带”群众走向文明实践的舞台中央。
60多本剪报、4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7月2日,90岁的老党员梁树昌带着这几年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又一次来到九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讲。
“主要是党的创新理论、党的方针政策。”梁树昌老人精神矍铄、声音洪亮。几年来,他不仅自己学习,还用接地气的“大白话”向周围群众宣讲,把自己家打造成了“宣讲厅”,将政策理论之“根”深扎在居民群众需求的沃土上。在他的带动下,家人、邻居都学起了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时刻关心党和国家的发展。
莽卡满族乡塔库村自掏腰包举办八届农民运动会的奚占玉、用自家三轮车托起整个关东情剧社的李显忠、带领村民致富的关连影……
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一个个活跃在基层的能人,用自己的行动点亮了文明实践之光,在他们的带动下,群众观念进一步解放,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提高,基层文化越发繁荣,文明实践焕发出活力。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志愿者+乡贤能人”如点点微光,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延伸到九台区每一位基层群众的身边,凝聚起传播思想、成就梦想的“星河”,让文明生根,让实践生动。
原标题:“帮”出新路径 “带”出凝聚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九台探索(二)
编辑:牛悦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