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南方持续强降雨影响,近日鄱阳湖多处决堤,抗洪形势严峻。当前具体情况如何呢?
7月15日,中国气象局召开2020年汛期专题新闻发布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我们了解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利用多源卫星进行鄱阳湖流域水体变化情况的监测,请问最新的监测情况如何?气象卫星在强降水洪涝监测方面发挥怎样的作用?
每经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图片来源:中国气象局官网 李响摄影
对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介绍,最新监测结果显示,7月14日06时,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达4403平方公里,为10年来最大,较历史同期平均值(3510平方公里)偏大2.5成。
杨军强调,我国正利用气象卫星持续不断对天气形势进行监测,目前最先进的风云四号卫星每十几分钟就对我国天气进行监测一次。
发布会现场 每经记者 李彪 摄
杨军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国家有7颗风云气象卫星24小时不间断对我国天气情况进行监测。利用风云卫星和高分、哨兵等卫星综合监测的结果,2010年以来卫星遥感监测结果,并结合近60年气象观测数据,对江西省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变化状况进行了科学监测评估。
最新监测结果显示,7月14日06时,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达4403平方公里,为10年来最大,较7月2日和8日分别扩大549平方公里和197平方公里,比5月27日增大2196平方公里,较历史同期平均值(3510平方公里)偏大2.5成,五大支流入湖口湿地,鄱阳县昌江和潼津河、千秋河区圩堤决口导致耕地和村庄大面积被淹。
杨军指出,根据卫星连续监测,近日鄱阳湖地区的强降水逐渐弱化,水位正逐渐下降。但是未来长江上游仍有强降水过程,长江九江段水位将持续超警,对鄱阳湖水位具有顶托作用,延缓退水速度,相关圩堤仍面临较大压力。
他建议,保持鄱阳湖周边圩堤巡查力度,加强圩堤除险和群众转移安置工作,鄱阳湖周边需要加强险情的排除,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杨军介绍,气象卫星持续不断对天气形势进行监测,目前最先进的风云四号卫星每十几分钟对我国天气进行监测一次。“风云卫星组合每天4次对我国的各大江河流域和湖泊进行巡查,同时对太湖和洞庭湖进行密切监测,如密云、官厅水库发生洪涝灾害的时候,我们会及时把相关监测结果向政府以及社会公众发布,并提供服务。”
图片来源:新华社
对此,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介绍,首先,今年气候极端性发生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观测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我国处于气候变化的敏感区。近60年的暴雨发生频率明显增加,所以这次长江流域的强降雨是发生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
第二,今年副热带高压比较强,加之冷空气活动频繁,冷暖空气交汇,导致了今年长江流域的持续强降水。
值得注意的是,预计未来十天,南方地区仍将迎来两次降雨过程:15~16日、17-21日。
其中在7月15~16日,这次过程的强降雨带主要位于四川盆地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预计四川东北部、安徽西部等地局部雨量达200~300毫米。长江中下游沿干流大部面雨量达50~100毫米,长江上游干流宜宾至宜昌段面雨量达40~60毫米。
7月17~21日,主雨带东段有所北抬,西段仍维持少动。
另外,未来10天,华北仍多阵雨或雷阵雨天气,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预计“七下八上”期间(7月16日~8月15日),我国降水总体呈现“北多南少”空间分布。
我国东部主雨带呈现明显阶段性变化特征,7月中旬末,主雨带位于长江与黄河之间,降水强度强;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主雨带将北抬至黄淮、华北至东北中南部地区。
多雨区主要位于东北大部、华北、黄淮、江汉、西南地区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和中北部、东南沿海等地,其中华北东部、黄淮东部、江汉西部、西南地区东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和北部部分地区偏多二成~五成。内蒙古东北部、江南中西部偏少二成~五成。
宋连春强调,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七下八上”主要强降水区域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松花江流域、辽河、海河、淮河、黄河中下游,包括长江上游降水量均比常年同期偏多。北方降水具有特殊性,我们在做好南方防汛的同时,北方的防汛压力也是比较大的。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全球新型肺炎疫情实时查询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