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了优秀业绩,却没有获得市场的奖赏,许多基金在牛市中依然面临叫好容易,叫座难的尴尬。
在长达18个月的牛市行情下,许多基金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业绩翻倍,但现实问题却是,基金业绩翻倍的“叫好”,却无法换成“叫座”。在头部公司新基金产品无需历史业绩证明,即能在首日吸引百亿、千亿的资金抢购时,已经拿出翻倍业绩的中小基金公司,却无法获得业绩推动规模增长的市场奖赏,在牛市中赔本准哈吆喝成为普遍现象。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两只在过去一年收益率实现翻倍的基金产品,一只业绩稍低的基金份额增长了四倍,吸引大量资金认购,而另一只基金同期份额则减少了30%。而统计最近一年实现业绩翻倍的基金,同等优秀的业绩也难以阻止资金继续流向头部基金公司。
翻倍基金为何规模难获市场奖赏?
虽然这一轮大行情持续时间自2019年初以来已超过18个月,基金赚钱效应突出,收益率普遍可观,但对许多基金公司而言,想开心也并不容易。
基金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基金规模指标,以及规模背后所带来的管理费收入。虽然本轮行情中,许多基金在一年时间实现了收益率翻倍,但基金规模却不见明显的增长。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旗下多只基金,在最近十二个月的行情中实现业绩翻倍,最高的一只基金在一年时间内的收益率超过120%,但这些基金在份额规模上依然没有显著的变化,基金份额在净值翻倍的背景下不增反减,份额减少超过35%。
“这意味着牛市、业绩对这些基金公司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华南地区的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公募行业的资源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且具有一些偶发因素,业绩实现翻倍也并不意味着立即可以吸引资金申购。
截至7月16日,今年以来的基金业绩排名前三强的均为医疗主题基金,融通医疗基金、工银瑞信前沿医疗基金、创金合信医疗基金位居前列,而如果拉长到最近一年,上述三只医疗主题基金的收益率也全部实现业绩翻倍。
但在基金规模的增长上,即便同等优秀的基金也出现显著的不均衡。
工银瑞信前沿医疗基金的规模从2019年3月末的3.96亿份,增长到2019年3月末的10.75亿份,份额增长了3倍。相比之下,创金合信医疗基金A的份额增长虽然从0.03亿增长到0.26亿份,但这种份额增长在规模上贡献不大,按规模计算,该基金仍然是一只迷你基金。
融通医疗基金的规模增长更令人纳闷,同期的基金份额从2019年3月末的11.61亿份,减少到2020年的3月底的6.83亿,在基金净值大幅增长的背景下,资金却在不断赎回基金。
不过,随着融通医疗保健基金在2020年第二季度净值继续保持领先,赎回的基金似乎又后悔了,7月中旬披露的基金二季报显示,融通医疗保健基金截止2020年6月末的份额回升到8.17亿份,但这一份额规模仍大幅低于2019年3月底的规模。
在保持如此优秀的业绩情况下,市场为何没有给这些优秀的基金给予申购基金的奖赏?有市场人士认为,上述三只基金业绩表现优秀,且基金业绩相差不大,规模增长却分化严重的现象,显示出当前公募基金行业在资金、渠道、客户等资源上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状态。
中小基金公司的老基金依靠业绩翻倍,尚不能打开销售渠道,基金规模增长缓慢,牛市中抢购基金的盛况下,中小基金公司的新基金的情况可能更令此类公司神伤。
根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约650只新基金成立,募集总额超过1万亿元,其中偏股型新基金募资总额已经超过6000亿元。其中爆款基金频出,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出现了超过30只爆款基金。
惊爆中小基金公司眼球的是鹏华基金的一只新基金。由王宗合管理的鹏华匠心精选在7月8日发行,首募当天认购量就超1300亿,刷新此前由睿远均衡价值创下的1224亿销售纪录。
王宗合虽然小有名气,但最佳业绩也仅是9年收益率3.2倍,且投资风格较为单一,主要持仓偏好是白酒。但依靠鹏华基金强大的品牌能力、渠道能力,尽管新基金尚无任何历史业绩可以证明,在3300点上依然能够吸引千亿资金抢购,显示出拥有强大品牌的头部基金公司,在资金获取能力上已全面碾压中小基金公司。
拼业绩换规模有哪些幸运儿?
在一线头部基金公司于牛市中收钱收到手软之际,中小基金公司却在牛市中望洋兴叹。
根据券商中国此前的报道,截至今年6月底,在全部143家基金管理人中,有29家基金公司在发行领域颗粒无收,并有多达15家基金管理人的新发基金募集规模不足5亿。
巨量资金在牛市中,涌入缺乏历史业绩,但品牌号召力强大的头部公司旗下新基金,却没有“奖赏”那些已经用业绩拼上来的中小基金公司,这可能给市场带来某些问题。
“如果中小基金公司做好了业绩,却无法吸引资金认购,可能导致优秀资源的浪费”国内一家中小基金公司人士认为,从当前市场看,中小基金公司即便做出了业绩,可能也未必能与大型基金公司正面竞争,行业的资源匹配仍然相对较差。
资源浪费不仅是中小基金公司的优秀基金经理,无法管理更大规模的资金,并推动所在基金公司的良性发展。还在于,一些头部基金公司的新基金产品,在碾压中小基金公司的产品,募集大量资金后,亏得一塌糊涂。
最典型的是工银瑞信互联网加,该基金在2015年的牛市行情下,初期募集规模高达200亿,但在基金净值腰斩后,该基金的规模截止2020年一季度末已剩下不足40亿,份额也较初期减少了50%。
资金显然并非无穷无尽,当头部基金公司的新基金产品拿走200亿后,中小基金公司的新基金产品就很难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不过,在此番牛市中,依靠基金业绩成功吸引到资金的,在中小基金公司也有数家幸运儿。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诺安基金旗下的诺安成长基金最近一年的收益率达到169%。基金规模在九个月的时间内,从去年6月末的10亿增长到今年3月末的108亿,份额规模也增长超过5倍,吸引了七八十亿的新增资金。
根据2020年7月20日的数据,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基金在最近一年的收益率达到112%,其基金份额在2019年3月末为7.64亿份,而在2020年3月末的规模已变成45.93亿份,根据最新披露的第二季度末报告,虽然基民在今年二季度期间赎回了部分基金,但信达澳银新能源增长基金的份额截止今年六月末仍有接近41亿份,基金资产规模更是高达128亿。
信达澳银新能源增长基金业绩与规模的良性互动,堪称一种行业现象,因为对许多中小基金公司而言,业绩也未必能带动渠道拓展、份额规模上的显著进步。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截止2020年7月20日,融通医疗保健基金,在过去一年的收益率超过123%,这一收益率高于信达澳银新能源增长基金同期的112%,但后者却能够吸引大量资金申购,份额增长4倍;尽管融通医疗保健基金,最近一年的收益率绝对数字上更具吸引力,但基金份额增长却异常缓慢。
因此,对大多数中小基金公司而言,牛市的尴尬在于,即便基金业绩表现不俗,但基金规模却不能呈现出与业绩的同步增长,这种叫好却不叫座的尴尬,成为牛市中许多中小基金公司的心病。
业内人士也认为,中小基金公司的优秀基金、基金经理更需得到市场的关注,投资者资金持续向头部大型基金集中,可能导致资源与能力的不匹配,中小基金公司做出业绩却未得到市场的“奖赏”,这也将成为一种典型的资源浪费。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