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六个方面政策措施。结合最近网上在议论各地GDP增长数据,我认为,虽然各地非常重视GDP增长,但当前更重要的是营商环境的改善,因为未来城市和地区的竞争将是营商环境的比拼,这有三个原因:
首先,当前国际形势越来越复杂,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未来经贸摩擦会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能否打造全球最佳营商环境,将会与疫情防控一样受到全球的注目,营商环境的提升会吸引更多外资,而这将是疫情后很重要的任务。
第二,新冠疫情后新一轮城市竞争的核心焦点,是如何将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加大改革动力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建设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我国在供给侧改革下提高经济效率,要避免过去重复化的产业结构,促进市场主体转型,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企业家创新。7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京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发表讲话中指出,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营造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第三,中国营商环境不断完善,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世界银行《2020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排名由第46位上升到31位,在获得电力、执行合同、登记财产等方面好于美国,但在开办企业、获得贷款、纳税、办理破产保护方面与美国有较大差距。今年1月1日起,各地开始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需要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提升。如果我们能够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的10个指标,向好的国家看齐,进行精准提升,未来一年中国营商环境再提升10位、进入前二十是可以实现的。
疫情后,我国打造世界最佳营商环境,需加大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是当务之急。今年是《外商投资法》实施第一年,打造法治为核心的市场经济,必须加大和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依法保护保护企业家的合法权利,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简政放权。我认为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要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目前我们往往强调市场的作用而没有发挥出政府的作用。习近平主席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也是市场公平的维护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政府要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服务,支持企业家心无旁骛的创业,以恒心办恒业,扎根中国市场、深耕中国市场。
二是围绕打造营商环境,树立包容、普惠、创新的监管理念。当前,我们要由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引资,转变为提供更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降低制度的交易成本、有效提供法治保障和精准的政策体系来吸引外资。疫情后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旧经济转换的关键时期,大力培育新动能需要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就需要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三是打造营商环境是长期的系统性过程。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今后营商环境越好的城市和地区,吸引外资也会更好,GDP增加越好,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建设环境更优、机会更公平的营商环境,也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开无限的想象空间。
目前来看,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在打造营商环境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其它地区也将出台更多政策,未来中国城市将会在新一轮世界城市竞争中,体现出最佳营商环境的竞争优势。
来源为金融界财经频道的作品,均为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