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研究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2020国际货币论坛在北京举行。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0》,报告指出人民币金融资产受国际投资者青睐,储备货币功能逐步提升。
报告认为,全球金融中心建设可以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持久的动力。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吴清、社科院副院长高培勇、交通银行(行情601328,诊股)行长刘珺、全国政协委员肖钢、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等出席就如何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建设全球金融中心和深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问题发表最新看法。
建设全球金融中心可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持久动力
报告指出,作为度量人民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实际使用程度的综合指标——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在2019年底达到3.03%,今年一季度RII强势上扬,估计上半年接近5%,有望再创新高。
对于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认为,全球金融中心建设可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持久的动力。报告指出,任何一个新兴的货币强国总是以经济强国、贸易强国为其前提条件。在工业革命中占据先机的国家,后来都跻身于科技领先的世界经济强国和贸易强国的行列。
在此过程中,每个国家都有中心城市快速成长起来,发展成为这个国家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进而再升级成为重要的全球金融中心。利用中心城市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和溢出效应,我们可以通过全球金融中心建设,引领全中国的高质量经济发展与高水平金融开放,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持久的动力。因此,上海应当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有利时机,建设成全球金融中心城市。
打造金融资产全球配置中心需要怎么做
肖钢也认为,我国要成为全球金融资产的配置中心,对中国的经济、金融运行和人民币国际化有着重要意义。
肖钢表示,尽管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动荡,但中国的金融市场和国际市场相比表现出比较稳定的运行态势和较强的韧性。外资比较看好人民币金融资产,我国金融资产在全球的吸引力显著提升。
“当前一个有利条件是,负利率环境下人民币资产作为为数不多能够提供正收益的资产,愈发受到全球市场关注。”刘珺称,中国的开放政策正在创造更多条件,畅通人民币货币供需渠道,稳定人民币资产特别是金融资产的收益率,让更多交易对手和市场主体越来越便捷地使用人民币,越来越愿意持有人民币资产,让境外投资者能够更好地分享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红利。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外资持有中国A股股票余额已达到368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3%;外资持有的中国债券余额也达到3691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0%,债券持有额是2016年外资持有额的3倍。除人民币金融资产吸引外资以外,外国直接投资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今年上半年我国利用外资就达到4722亿元人民币,特别是二季度我国利用外资增长了8.4%。从全球来讲直接投资也是萎缩的,我国二季度利用外资能够实现增长8.4%很不容易。
为何外资会对人民币资产有这么大的兴趣?肖钢分析称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中国是稳定全球经济的中流砥柱。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已经实现了3.2%的增长,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工业企业的利润都由负转正。制造业的PMI连续4个月稳定在荣枯线以上,服务业的生产指数也是由降转升。
二是A股在全球主要的股市当中的估值还是相对偏低。截止到6月30日,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为12.69倍、低于标准500指数26.7倍,德国的(Bx)指数23.33倍,日经225指数的26.19倍,所以和这些主要的股指相比A股应该说是盈利比较好的一个资产配置。由于人民币和美元的利差在扩大,十年期美国国债现在实际收益率已跌到0以下,而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还在3%左右。所以对于持有美元流动性的投资者而言,人民币资产当然具有比较高的吸引力。
“从中国的长期供给和需求平衡来看,我们国家既没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又没有通货紧缩的担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保持这样的利率水平还是非常有利于做固定收益产品投资的。”肖钢称。
同时,从权益类投资来看,中国的资产也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特别是结构性价值比较凸显。肖钢表示,欧美很多的上市公司因为受疫情冲击,利润也在减少,所以他们的企业就纷纷暂停股票回购,过去十年欧美的很多上市公司用大量的现金来回购股票,这对于股价上涨投资以及回报是有好处的,但疫情发生以后欧美很多的上市公司就停止了股票的回购。一部分上市公司还停止了分红,这给境外基金回报造成很大压力。加上疫情以后欧美的央行实施无底线的量化宽松政策,普遍实行零利率、负利率,这使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大大下降。在这种背景下人民币资产的安全性、收益性和稳健性优势就得以突出。
三是中国资本市场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市场之一,股票市场加上债券市场一共达到160万亿,居全球第二。
四是近年来扩大金融开放的各项举措、效果显现,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资产配置便利度就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不过,即便有上述有利条件,但打造全球金融资产配置中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如何打造好金融资产全球配置中心,肖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快金融市场要素的改革、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取消不必要的行政管制,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二是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扩大人民币在境外项目融资、跨境贷款、贸易支付当中的使用,推动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加大人民币与外国当地货币互换使用的数量,还要探索本外币跨境资金池、加快我国外汇管理的转型升级。鼓励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全球的或转区域性资金管理中心。
三是有序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适时的扩大汇率浮动范围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四是要强监管能力的建设,防范输入性风险。
“这些问题都是资本市场开放以后要成为全球资产配置中心必然带来的一些问题和挑战,所以也还需要我们做研究。我们要打造人民币全球金融资产的配置中心,也必然会引起一些国家的猜疑、误解,甚至打压。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也要统筹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国际协调的工作,在斗争当中寻求合作的机会。”肖钢称。
提升金融核心竞争力我们还缺什么
正如肖钢所说,我国要成为全球金融资产的配置中心,离不开加快金融市场要素改革等举措。王兆星也认为,打造全球金融资产配置中心是一种金融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但这需要我国进一步优化金融结构,加快改革开放的这种步伐,加快制度创新等来为建设国际中心创造更好的条件。
所谓金融核心竞争力,王兆星认为,不主要体现在金融的规模、资本的规模、金融体系的盈利水平、金融资本的回报水平,以及不良率等。这些指标往往都是短期、动态变化的。金融核心竞争力更体现为一种长期的、持久的、关键的能力和优势,其关键性要素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9个方面:
1、一个国家的金融体制和它的人才优势。 2、对金融资源的配置能力和它的效率。 3、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控的能力。 4、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与监管的能力。 5、金融体系的逆周期与抗危机的能力。 6、金融科技与金融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 7、国际资本的聚集与配置能力。 8、本国货币行使国际货币的能力。 9、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和全球金融治理的能力。 因此,要提升我国金融核心竞争力,王兆星建议还应从以下着手: 一是我们在国际金融高端人才方面还是非常短缺,这也是我们的短板。 二是要进一步优化金融结构,加快资本市场的改革,在进一步发挥好银行体系间接融资功能的同时,以不的加强和完善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最大程度地动员聚集社会资本的能力,促进科技创新。 三是进一步深化金融机构的内部改革,不断提升金融机构自身的创新能力、公司治理能力和风险的管控能力。 四是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制度创新来为建设国际中心创造更好的条件。 五是进一步推进外汇体制改革、资本账户的改革和金融市场的改革,以进一步加快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使得人民币在国际清算、贸易结算、世界货币储备、以及资本配置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