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7月30日电题:云南临沧:基层干部“晒经验” 交流脱贫成效
新华社记者严勇
做群众工作要细致耐心、养殖业是门“技术活”……7月29日,在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临沧专场,来自基层一线的几位党员干部就脱贫攻坚以来的发展变化做交流发言,结合一些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党委书记董波第一个发言,他先给大家报告了一个好消息:2019年底,南美乡实现整乡脱贫。依托草山和古茶林等生态资源和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乡里正着力推进特色旅游小镇建设,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董波说,南美乡是一个以拉祜族为主的乡镇,底子薄,发展意识一度不足。担任乡党委书记5年多,他跟着扶贫干部进村入户多次,因为对接不畅吃了不少“闭门羹”。经过反思,董波告诫自己:做群众工作一定要足够耐心。
董波说,以推进住房改造为例,原以为只要是好的东西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就会接受。没想到因传统习惯上的差异,很多村民不愿意在自家建卫生间。几次开会不奏效,董波多次前往村民家听取意见,采取了先建公厕作为缓冲的办法。过段时间再入户,董波发现多数村民采纳了政府的住房规划。
“老百姓接受新事物需要一个过程,这需要我们耐心引导。”董波说,人居环境好了,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说到产业发展,云县爱华镇大树村党支部书记杨世荣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在为本村的“大树茶园鸡”代言前,得先说说自己这一路走来的经验教训。
他说,原先家家户户都有养鸡的习惯,但始终干不出动静,顶多自己拿到集市上去卖。
即便是有土鸡订单来了,短时间也接不了。为此,他于2015年带头发展林下土鸡养殖,成立专业合作社,吸纳了8户建档立卡户入股,还把一些能人请回来,领着村民发展产业。
量上来了,质怎么保证?杨世荣说,因为没有重视精细化管理,合作社还是走了些弯路,要么出现成批的土鸡死亡,要么达不到客户的要求。此后,他要求各个分合作社,统一进鸡苗,统一做好防疫,还请技术人员开展养殖培训。
如今,借力“核桃+茶叶+土鸡”绿色生态产业,大树村形成了“上有果、中有茶、下有鸡”的立体经济模式。杨世荣说,养殖面积已达到800亩,2019年土鸡出栏达14万只,实现产值800多万元。“通过规模化经营,抱团发展,增强了发展合力,降低了市场风险,将农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
此外,“大树茶园鸡”还成功注册了商标,销售到上海、浙江等地,并运用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去年起,大树村向全县及周边村镇供应土鸡种苗,获得了良好的效益,为山区半山区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必须保证质量,这样才对得起我们好不容易打造出来的牌子。”杨世荣说。
大树村、南美乡等只是临沧乃至滇西边境片区脱贫攻坚成效的一个缩影。临沧市委书记杨浩东表示,临沧成为全省率先实现整市脱贫的州市之一,长期困扰边疆人民的区域性贫困问题得到了解决,这里面有很多来自基层一线的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