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失败并非奥地利学派的胜利,而是亚当斯密市场规模理论的胜利。
奥地利学派的哈耶克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反社会主义理论家,其逻辑也非常简单,奥地利学派认为计划经济不可行,是因为整个社会的知识是分散的,每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只是全部知识的一小部分,没有哪个人或组织能够掌握所有的知识,所以不可能制定计划,哈耶克1945年发表的《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一文就是专门阐述他这个观点的。
哈耶克的知识分散理论得到很多人的拥护,就连科斯这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学者都认为他的正确的。但在我看来,哈耶克的理论看似逻辑自洽,其实也有很大问题。我们先从现实看,一个社会秩序如果不科学可能存活不了七天,也不可能存活不了超过七个月,更不可能超过七年,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其存活时间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奇迹般的存在了七十年,几乎是三代人的时间。一个存在时间可以长达七十年的制度,足以说明其内部是不会有问题的。如果没有美国从苏联内部对戈尔巴乔夫等领导人的收买瓦解,苏联存在的时间可能更长。苏联解体后,人们纷纷研究苏联为何失败,但我认为研究苏联如何神奇存在七十年比研究苏联为何失败更有意义。
苏联之所有存在长达七十年,长达几代人的时间,肯定是克服了哈耶克所说的由于知识分散而无法实行计划的问题。那是怎么克服的呢。我的观点是,制定计划根本不需要一个掌握全部知识的超人,计划不是从上而下制定的,而是从下而上制定的,知识分散根本不影响计划的制定,反而有利于计划的制定与修正。
哈耶克在《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一文虚构了一个全能的“中央计划机构”,他指出“存有争议的,不是要不要计划,是应该怎样制订计划:是由一个权威机构,为整个经济体系集中地制订。还是由许多个人分散地制订。 在争论中使用的计划一词,毫无例外地指中央计划,即根据一个统一的计划,管理整个经济体系。并且他指出要将原来分散在许多不同的个人的知识,交由一个单一的中央权威机构来处理”。哈耶克文中通过“特指”而虚构出来的“中央计划机构”完全不符合事实。后来包括吴敬琏等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对计划经济的批判也基本沿用哈耶克的说法,这更是“以讹传讹”。其实在苏联和中国从来就不存在这样一个全年的中央计划机构,人类也从来不需要这样制定计划。
哈耶克之所以犯错误,就在于他想的太简单了。他想当然的认为所有计划都是“上面制定,下面实行”,其实这个“隐含假设”完全是错误的,完全与事实完全不相符。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看似逻辑自洽的理论,往往包含着错误的“隐含假设”,推翻一个结论,只要“找出他的错误隐含假设”即可。
哈耶克的“知识分散不能实现计划”的隐含假设就是就是“计划只能由上边的人制定,然后给下边的人执行”,这听起来好像对,其实正好相反。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是下边的人制定计划再报到上边,领导一般只负责计划的汇总与修正。在企业里每月提交工作计划的永远是员工,而不是领导。中国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如果懂行的人,都可以很容易的听出来哪一段是哪个部委写的,总理作报告不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由国务院各个部门组成的执政团队。
也就是说国家的计划在现实中是从下到上制定的,而不是从上到下制定的,计划的制定者不需要掌握全部的信息,因为信息是可以从下向上传递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每个地区,每个工厂都制定生产计划,这些计划汇总一起就是国家的生产计划,计划的制定根本就不需要一个拥有无限知识的全能超人的存在,这才是计划经济运行的真相,也是计划经济制度可以在世界上存活长达七十多年的原因所在。很多外部人不理解也正常。即使国家会主动做一些规划,也是根据下面汇报的信息制定的,而不是盲目拍脑袋。
既然计划经济可行,那为何苏联还会解体呢,这个经济问题至今也没有标准答案,我认为这苏联解体是一个市场规模的问题。苏联虽然看似很庞大,其实人口才两亿多,劳动人口才几千万,其中除掉公务员,军人、农业、教育、服务业人口,真正从事工业生产的人口也不过一千万左右,跟中国一个省的劳动人口规模差不多。现代经济的工业门类是非常复杂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又比较封闭,大部分都要自给自足。但以苏联一千万左右的工业人口规模,是不能把所有工业部门都做好的。在当时美苏竞争的大环境下,苏联只能将有限的生产力优先投入到军事领域,这就导致轻工业产品和农业生产严重不足,居民生活受影响很大。因此与美国的竞争中,苏联的军事工业可以强于美国,但由于无法顾及轻工业,导致民众的生活水平却慢慢不如美国,因此在竞争中越来越力不从心,最终主动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在大国实行,人口太少的小国不适合搞社会主义。到了现在世界,有的行业全世界只需要一两个企业就行,比如生产圆珠笔芯的机床,比如芯片光刻机等,全世界也只有一两家企业在生产。因为全世界的用量都很小,供应链是全球的,生产企业太小都形不成规模,反而只有一两家生产效率就比较高。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国家都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对于很多小国根本无法实现规模效应。如果人类经济只停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阶段,苏联两亿人口的市场规模是非常不错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人口开始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电子工业开始大爆发,苏联的工业生产人口就明显跟不上了。
美国人口也才三亿多,上世纪的滞涨后,美联储实行了极高的利率政策,美国制造企业受不了那么高的利率,纷纷外迁到东南亚等国家。低端产业迁移后,美国就可以轻装上阵,只做高端制造,其他低端产品则通过向其他国家进口获得。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电子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美国发展的空间更大了,因此在与苏联的竞争中就更具有优势了。如果美国没有低端制造业的外迁,其高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也不可能发展的这么好。
从辩证的角度看,里根时期的美联储主席沃克利用高利率一手造就了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与此同时也一手成就了美国新经济的繁荣。但当时沃克只是想治理通胀,并没有想对美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也更没有想到他的政策可以帮忙打败苏联,这些蝴蝶效应般的连环效果是他根本没可能预测到的。因此我在本文中将美国打败苏联的头号功臣归为美联储主席沃克,估计他自己也想不到,但历史就是如此。
苏联解体后,苏联竟然大量的从中国进口轻工业产品,而那时的中国又是多么的落后,可见苏联的轻工产品短缺到了什么程度,而中国目前还在向俄罗斯进口武器,又可见当时苏联的高科技又先进到了什么程度,中国高速发展二十年都没有赶上。
总之,人口短缺导致苏联只能放弃部分民生产业,相反美国则通过产业外迁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才是苏联解体,美国继续强大的经济学解释。苏联的失败是亚当斯密的“分工受市场规模限制”理论在起作用,而不是计划经济的不可行。
如果当时苏联人口可以增加到五亿人口以上,则他的轻工业,重工业,军事工业、电子工业都可以有足够的人口去发展,苏联人的生活质量就会有非常大的提高,苏联就不会解体了。现在俄罗斯也是这样,实现市场经济后,俄罗斯的轻工业仍然没有发展起来,不是因为俄罗斯的技术不行,俄罗斯在很多科技方面仍然是遥遥领先的,只是因为他们人口太小,做好石油和军工两个行业已经让其实现了充分就业,已经没有足够的人口再去做其他行业了。
德国人口更少,汽车制造就已经占据了其大部分人口,就不可能再有人口去做别的行业了,所以手机、电脑、互联网等行业也很难在德国发展起来。只有中国这样的大国才可以做到产业齐全,而且仅靠中国市场就可以让中国各个行业做到世界第一,这是由中国这个全球独一无二的市场规模决定的。中国的市场规模不仅可以发展门类齐全的工业,而且每个行业都可以达到规模经济的效果。
总之政府做计划是完全可以的。因为知识分散在社会中,奥地利学派推崇社会自发形成的社会秩序,我将人类秩序分为“利益博弈秩序”和“公义设计秩序”两种,通过社会博弈形成的社会秩序往往由强势者主导,非常不公平。这种“利益博弈秩序”秩序也可以称为丛林秩序。政府则应该以“公义”为出发点人类设计出的秩序,我们称之为"公义秩序”,由于人类走出丛林,建立了政府,公义设计秩序才有了可能,公义设计绝大部分都是在政府主导下形成的。当然政府主导下的社会秩序也是通过自下而上的协商而成的。
来源为金融界财经频道的作品,均为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