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来,国际粮食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加之蝗灾、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粮食安全及短缺问题更加严峻。“我国粮食安全尚能安否”的疑问也是高悬于国人心头。通过走访黑龙江、湖北等粮食大省以及专访业内专家,本期热点透视重点深度阐释了何为“手中有粮不必惊慌”的内在逻辑。
回应粮食安全之问:“手中有粮不必惊慌”
——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海楠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不断,国际粮食市场出现较大波动,部分粮食出口国为求自保,纷纷出台限制甚至禁止粮食出口政策,加之蝗灾、洪涝等极端天气因素影响,粮食安全及短缺问题日益严峻。联合国近日发布报告预警: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导致全球饥饿人数在2020年大幅增加。今年共有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世界濒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灾情不断席卷全球,让全球粮食安全蒙上阴影,也让“我国粮食安全尚能安否”的疑问高悬于国人心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用数据说话,深度阐释了何为“手中有粮不必惊慌”的内在逻辑。姜文来表示,虽然面临可能出现的世界粮食危机,中国粮食安全也没有问题,“这一点大众尽管放心,将心放在肚子里,不要焦虑。”“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说起粮食安全,我国头顶“粮食生产第一大国”和“粮食进口第一大国”的双料桂冠不得不提,这也是为何有观点认为国际粮食进口形势变化与国内极端天气影响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双重打击的理由所在。作为世界第一大产粮国,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6.6亿吨(13277亿斤),同时,小麦、水稻等五种主要粮食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有着14亿人口,粮食高产的背后是巨大的粮食消费量,也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大粮食进口国。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粮食进口量高达1.3亿吨,这意味着有五分之一的粮食需要由国外进口。“中国人的饭碗装的是中国粮食,即便世界粮食发生危机,中国饭碗仍然有饭装。因此,世界粮食格局变化对我国的口粮安全没有大的影响。”姜文来表示,从我国粮食消费结构看,我们主要食用小麦、水稻制品,即常说的“口粮”。“口粮安全是最大安全。”他强调,我国目前的粮食安全战略是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实际而言,我国保障了口粮的绝对安全,姜文来结合数据介绍,我国每年大米、小麦的自给率都在97%以上,进口量不到3%。2019年,我国进口大米254.6万吨,只占消费总量的1%左右。2019年小麦进口349万吨,总体占消费总量的3%左右。此外,姜文来介绍,我国玉米供给总体上供大于求。2019年玉米产量26077万吨,2019年进口玉米479万吨,进口量占生产量的1.8%。近几年,玉米进口价格倒挂,即国内玉米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如果国际粮食发生危机,进口难度增加,我们可以先消耗自己储存的玉米,减轻库存压力。”姜文来说。实际上,我国对国际粮食产销波动冲击受影响最大的是进口量最大的大豆。姜文来介绍,大豆主要用来榨油和饲料,解决我们生产肉蛋奶需要的蛋白。2019年我国大豆产量为1810万吨,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需要从国外进口,2019年中国大豆进口量为8851万吨,进口量接近中国生产量的5倍。姜文来指出,国人对大豆的需求,其实主要来自于对肉蛋奶的需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大豆消费量占全球的30%左右,据预测,未来对大豆的需求量也将持续增加,在国内生产远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从国际上进口大豆是一种必然。“尽管我们会采取其他方法进行替代,但大豆进口的冲击会影响畜牧生产蛋白的供应,对肉蛋奶有一定影响。”姜文来认为,总体上而言,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应对世界粮食危机,因为我们的粮食生产能力充足,基础相对牢固,特别是口粮绝对安全,为中国粮食安全添加了安全锁。
多措并举筑牢防线,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
尽管总体而言我国粮食安全没有问题,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习近平总书记近日赴吉林考察调研时就强调,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世界蔓延,什么时候能结束目前尚未见到曙光,世界格局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其不确定性远远超出各方预计。”姜文来认为,稳定粮食安全这个“压舱石”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更加重视,将其放到国家安全的层面来考虑是完全必要的。首先,要进一步巩固提升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为粮食安全进一步打下坚实基础。“新冠肺炎疫情为我们上了一堂新的教育课,更加让我们坚定中国饭碗装中国粮的战略是正确的。”姜文来说,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在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的同时,做好粮食生产基础工作,如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再加一把柴。其次,仍然要重视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即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两个循环融合贯通,才能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我国粮食安全。”姜文来认为,对待国际形势我们做最坏的估计,确保在最坏估计情况下有所应对、不慌张。姜文来强调,国际资源和市场是绝对不能放弃的,即便遇到世界粮食危机,也是危中有机,中国农业要“走出去”这条路的大方向不会变,只是遇到暂时挫折,方向不能错。第三,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保证。加之中国区域千差万别,一家一户生产方式还是占主导,“所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是一种必然,不可能照抄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姜文来说,“我们要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和实施,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第四,强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姜文来认为,要积极进行结构性调整。我国粮食安全的最大问题出现在大豆上,大豆生产和需求严重不匹配,导致大量大豆进口,突出了我国整体粮食安全问题。姜文来强调,在强化科技投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同时,积极进行结构性调整,如进一步增加粮食单产的同时,鼓励大豆生产,出台更有利于支持大豆生产的政策,促进国内大豆生产,这里大有文章可做,“中国大豆生产绝对不能放弃,我们不能将我们的肉蛋奶生产受制于人,要进一步提升肉蛋奶生产安全水平。”
黑龙江: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杨同玉
“去年我们的合作社生产粮食近6万吨,今年将达7万到8万吨,多产粮,产好粮,就是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了。”黑龙江省铧镒农机专业合作社联社总经理杜伟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铧镒农机专业合作社联社的发展,正是农业大省黑龙江勇担国家粮食安全使命的真实写照之一。黑龙江省铧镒农机专业合作社联社成立于2017年4月,位于哈尔滨市双城区,注册资金1475万元,由6家现代农机合作社、2家种植合作社、2个粮库、1个奶牛养殖场、1个饲料加工厂组成。现在年耕作面积达12万亩,带地入社、全程托管农户6000余户,年生产总值达1亿元,2019年,成功入选全国60强典型农机专业合作社。据杜伟介绍,合作社通过整合大面积土地,带领农户入社,统一种植管理,实现规模化生产;引进国内外先进大型农业机械,提高生产力,目前合作社拥有大型先进农机具500余台套,进口大型青贮收割机5台,联合收割机30台;引进国内外先进种植技术,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增产增收;以农家肥、生态肥为主,杜绝转基因品种,打造绿色无公害农业;建立粮食生产、贮备、加工、销售产业链,提高合作社与农民的收入。近日,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金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黑龙江要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他说,面对今年疫情的特殊形势,中央提出“六稳”“六保”要求,明确要保证粮食安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进行部署推进,狠抓粮食生产各项措施落实,确保稳住农业“基本盘”。今年,备耕启动早、方法新、质量好,春播面积增、机械多、进度快、标准高,目前,从各种作物长势看,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若后期没有大的自然灾害,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预计粮食产量将达到1550亿斤以上。据王金会介绍,黑龙江省主要从六方面发力,一是扩面积。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将粮食播种面积落实到市、县,夯实市县主体责任,激发市县政府种粮积极性,全力挖掘耕地潜力,适合种粮食的地块全部种上粮食。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超过2.155亿亩,比去年增加50多万亩。二是调结构。顺应市场需求,发展专用型玉米、亩产350斤以上双高大豆和适口性好的优质粳稻,在保产能的同时提高质量。特别是发挥寒地黑土、非转基因、绿色有机优势,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8500万亩。三是挖潜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坚持良种、良法、良田、良机结合,提早发布农作物品种区划和栽培技术等指导意见,良种覆盖率100%,先进技术推广面积2亿亩以上,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98%,今年新建高标准农田843万亩,预计亩增产100斤以上。四是上规模。发挥新型经营主体作用,推进土地流转,发展托管代耕,实施规模经营。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9.6万个、6.68万个,托管代耕5000多万亩。五是强政策。释放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全面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轮作休耕试点、保护性耕作、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政策,特别是安排1.2亿元资金支持水稻集中浸种催芽、1亿元支持农资企业复工复产、2500万元支持病虫防治监测点建设,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六是抓管理。全面强化夏季田间管理,严密防控病虫草害,做好抗旱防汛防大灾应急准备,组织农业干部、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基层分区域、分作物指导生产,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派出了13个工作组,自备春耕以来,一直下沉基层调研指导工作,为再夺今年粮食丰收提供了服务保障。长期从事粮食产业研究的黑龙江省农科院总农艺师、研究员闫文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2011年开始,黑龙江粮食总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产粮大省地位,2018年开始,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1/9,商品粮占全国1/6,成了名副其实的“大粮仓”。他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粮食持续增产根在科技。黑龙江省全力构建的良种、良法、良田的粮食安全体系,使得全国30%的新增粮食出自黑龙江,他相信,黑龙江省可以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湖北:春耕走上创新路 粮食“住”进“智慧仓”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魏昊星 ■袁帅
8月3日,湖北省市州党委农办、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传出捷报:今年湖北夏粮夏油已实现丰收,全省夏粮产量94.392亿斤,较去年增收3亿斤,粮食稳产基础牢固。面对抗疫“大战”和汛情“大考”,湖北如何发挥农业生产的“压舱石”作用,保障粮食供给量足价稳?春耕托管粮食“种得省心”
一年之计在于春。将时间拨回至3月10日,监利县黄歇口镇精华水稻育秧工厂的钢构车间里,200立方米营养土堆成小山。一名工人将土方用铁锹撮起送进碎土机,随着“咔嚓”“咔嚓”声响,土方被嚼得粉碎,经过传送带进入筛土机。不一会,细腻粉末被吐出来。育秧工厂理事长毕丽霞介绍,受疫情影响,农民下地存在困难,基地给农户提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一亩地500元,含种子、育秧、机插、配肥、施药等关键环节。“他们只要把田交给我们,什么都可以不管,到下半年只管收谷收钱。”毕丽霞说,像这样的基地,还有很多。战“疫”不误农时,在湖北农村,无人机飞防、育秧工厂代育秧苗、线上采购农资等“零接触”春耕方式悄然兴起,为夏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石。疫情期间,专家不能到田间指导农业生产,湖北多个县市建立起农民合作社微信平台群,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如果有拿不准或诊断难的情况,可以通过视频求助,“坐诊”专家有针对性地开出“方子”。农资是春耕的“粮草”。3月以来,湖北省成立生产资料保供专班,督促省内农资生产企业分区分级分类分时复工复产,指导各地打通绿色通道,畅通农资运销。特殊时期,农资配送方式也得以改进,点对点下单、无接触式配送等新探索成为时尚。
专业防治粮食“收得放心”
7月以来,强降雨天气造成湖北多地农作物受灾,高温高湿极易让病虫害暴发。为坚决打好虫口夺粮战,湖北各地创新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专业化病虫害防治社会服务组织开展统防统治。7月14日,石首市水稻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现场,植保无人机在高基庙镇荷伍村金飞阳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千亩虾稻基地里,时而低空盘旋,时而疾速飞行,不时喷洒出药剂,防治有水稻“克星”之称的“三虫一病”。现场植保站人员介绍,石首市现有植保无人机50多架,按一架无人机防治300亩计算,一天就可作业1.5万亩。据统计,湖北省每年通过病虫害防治,挽回粮食产量损失约70亿斤,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15%左右。“也就是说,病虫害防治的作用相当于增加15%的耕地面积,其意义不言而喻。”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肖长惜表示。记者了解到,湖北全省已成立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8129个,从业总人数81357人,拥有高效植保机械4.7万台(套),对常规病虫害已具备充足应对能力。
智慧仓储粮食“住得安心”
粮食丰收只是守好“粮袋子”的第一步,粮食“住”得好不好,关系到能否端牢“中国饭碗”。8月6日,记者在中储粮宜昌直属库看到,在数字化、信息化、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支持下,工作人员能依靠智能化粮库集成控制平台,对各个粮仓进行远距离管理和监控,实现粮库智能化控制和精准化管理。为了让粮食“住得舒适”,中储粮让粮食“吹上了空调”。中储粮采用空调控温、智能通风、仓内环流、隔热吊顶、粮面压盖、薄膜密闭、谷物冷却等科技储粮技术,将库区所有仓房常年平均温度控制在20℃以内,最高粮温不高于25℃,夏季最低粮温5℃,使粮食在全年处在低温环境下储存,有效延缓粮食品质劣变,减少粮食损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远程控制探头角度变换和镜头伸缩,中储粮实现了对仓内情况的实时监测。将摄像头放大至23倍,不仅体积小到只有2-3mm的粮食害虫谷蠹“难逃法眼”,在另一侧的头发丝也清晰可见。“有了数量监测模块,仓库保管员不用进仓,即可远程查看仓内的状况。这些画面不仅在宜昌直属库能够看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储粮集团公司同样能够看到。”宜昌直属库仓储保管科徐柳介绍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