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今天),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在“亚布力武汉特别峰会”上演讲。就目前热炒的“内外双循环”之说,他认为,首先我们不要以为“外循环”不重要。对外开放并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他说,未来我们仍要打开大门,欢迎全球的企业参与到中国的“内循环”中来。而我们也要遵守全球的市场规则。
尽管逆全球化的妖风不断,“但是我觉得中国人的智慧就在于化解,而不在于对抗。我们有这种智慧和能力去化解这些逆风。”郭广昌说到。
在郭广昌看来,外循环是一种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结合。要参加全球外循环,要有一批在全球有技术优先、有话语权的强大的全球企业。郭广昌表示,复星集团愿意积极地努力做外循环的建设者。
全球很大,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朋友,应更加的开放和包容。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应该更加负责任,作为一个企业更应遵守全球的规则,去跟全球最好的企业合作。郭广昌认为,一个国家的上述能力恰恰应该是赋能在企业身上。“美国的强大,很大原因在于他具有一批在全球有技术优先、有话语权的强大的全球企业。所以我们要参加全球外循环,很重要的是要有一批这样的企业。我们这样的企业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最后,郭广昌再次呼吁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一个开放的企业、一个开放的城市、一个开放的人,永远是年轻的,不管你50岁,还是70岁。”
以下是演讲内容:
现在大家都很焦虑,今年的日子都不好过。企业家今年真的是得很不容易,尤其是在武汉的企业家。疫情当然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但其实大家在私下议论的时候,更多的是关注整个世界好像突然变了,尤其是中美关系。
作为企业工作者,我不是一个理论有造诣的人,最近学习了“双循环理论”,内循环,外循环,所以从一个企业工作者的角度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很粗浅的一些思考。
首先,我个人觉得说外循环、内循环的时候,千万不要觉得外循环不重要。前40年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取得这么大的成绩,首我觉得开放,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是最重要的根本之一,未来十几年的发展我也相信离不开这条。就拿抗击新冠疫情这个事情来说,在第一阶段在座的各位企业家、全球的华人,用自己一切的力量全球买抗疫物资,支援武汉、支援国家,离不开全球的大家庭,包括海外友人也给我们做了很大的捐助、支持,我们不能忘了这点。在第二阶段,我们也用各种手段和方式支援全球抗疫。包括我们也利用中国的产能,销售抗疫物资到全球去。我们忠林书记、周市长也跟我讲,武汉经济二季度的复苏其中一个原因之一跟大健康有关,其中也跟有些全球需要的抗疫物资,我们进行全球销售有关系,所以全球经济的抗疫也离不开中国。
现在我觉得我们进入了抗疫的决战阶段,这个决战阶段我觉得就是要靠疫苗,在疫苗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更加离不开全球的合作。新冠疫苗这个事情对我们影响太大了,所以我相信任何一个理性国家的选择,都不会放弃任何一种疫苗的可能性,我们不会在于说这个疫苗是中国产还是美国产,我们更关注的是这个疫苗能不能为更好的来抗击新冠。我们不应该放弃任何一种可能性,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用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理性和科学的态度也就是意味着以目前的数据来说,任何一个疫苗都有失败的可能,科学就是这么的残酷,它充满了不确定性。而我们唯一的选择是不放弃任何一种可能,更不能放弃全球的合作。所以我感觉内循环、外循环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点思考,坚定不移地做大国内循环是我们参与全球大循环的一个基础,健康的国民经济、巨大的国内市场,所有的国家和企业都不愿意放弃中国市场,这是我们外循环的基础与考虑。最近我看到不少的跨国企业,包括像阿迪达斯在全球亏损很大,但在中国恢复很快。我个人也有个感觉,要更好的参加外循环的话,必须要开放我们的大门,让更多的全球企业参加到中国的内循环当中来,内循环是外循环的一个有机组成,我们要参与外循环并要开放内循环,必须遵守市场规则,必须更加自动自觉的遵守大家共同制定的全球的一些市场规则。
第三点我有一个感想,我们内循环要发展,的确还有很多的能力建设问题,其实我们要参与全球外循环,我们的能力更加不够。我们参加外循环不仅仅是卖点东西到国外,并不是因为有钱可以收购点技术。外循环其实在我看来,是一种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结合。我们在全球资源整合能力、整合资金的能力,对全球的人才吸引能力等,其实还远远不够,而我觉得一个国家的这些能力恰恰应该是赋能在企业身上。美国、欧洲,尤其是美国为什么强大,很大在于他具有一批在全球有技术优先、有话语权的强大的全球企业。所以我们要参加全球外循环,很重要的是要有一批这样的企业,我们这样的企业不是太多了,而是还少了。所以复星集团我们也愿意积极地努力做外循环的建设者。
第四现在客观上的确逆全球化妖风不断,有时候我们想开放人家不一定愿意。但是我觉得中国人的智慧就在于化解,而不在于对抗。我们有这种智慧和能力去化解这些逆风,我觉得全球很大,除了美国、欧美和日本,还有发展中的印度和非洲,所以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朋友,我们应该更加的开放和包容。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应该更加负责任,我们作为一个企业我们应该更加遵守全球的规则、我们应该更加包容与开放,去跟全球最好的企业合作。昨天我说武汉在我心目当中,应该是跟上海、北京一样的一个国际化的都市,在这样的国际化的都市里面,应该有全球性、国际化的医院,应该有国际化的技术中心,应该有全球化的企业来治理,共生共融。所以一个开放的企业、一个开放的城市、一个开放的人,永远是年轻的,不管你50岁,还是70岁。
谢谢大家!
来源为金融界财经频道的作品,均为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