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有一个小村子,村名充满诗意:花茂。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那里,看见美丽的村貌,他说:“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在农家小院他还对大家说,“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并详细了解了村民们的生活。如今,花茂村怎么样了呢?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视察,在农家小院和乡亲们攀谈。
习近平总书记说:“党中央制定的政策措施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
要让老百姓发自内心地笑,要尽一切努力为老百姓谋幸福,是总书记的嘱托,也是鞭策当地政府的动力。花茂村原来叫荒茅田,意思是荒芜贫困的地方。过去,因为出行难、喝水难、看病难、致富难等许多困难,很多人不得不去外地打工。
贵州遵义市花茂村第一书记、枫香镇副镇长潘克刚告诉记者,全村才4000多人,以前高峰的时候,大概有2000人左右外出打工,一半人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只剩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给基层的工作带来了压力。
张胜迪便是这2000多外出打工者中的一个,20多年后,她返回了家乡,这时的她已是小有名气的酿酒师,还在茅台镇创办了自己的企业,事业蒸蒸日上。
每一次回到家乡,张胜迪总喜欢到镇上赶集,吃点她爱吃的家乡味。一草一木,一瓜一果,家乡的点点滴滴都令张胜迪难忘。虽然离家20多年,但是张胜迪心里一直牵挂着家乡花茂村。
贵州遵义市花茂村创业青年张胜迪说:“想起一个人的一句话,把我带回‘花茂人家’,这句话就是习总书记2015年6月16日来花茂说的‘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
乡愁,一个普普通通的词却深深触动了张胜迪。
张胜迪说:“习总书记来到我的家乡,我应该为家乡做点什么,我就很感慨。”
张胜迪回到花茂村,但是她并没有继续酿酒,而是开了家古法造纸的工坊。
张胜迪说:“古法造纸跟蔡伦造纸用同样的工艺,其实我们真正贫穷的根源是文化,还是缺文化,我就想着说从这个造纸开始做,然后慢慢做一点文创。”
她决心把这古老的文化遗产“做活”,通过文化振兴乡村。
如今,“花茂人家”有职工12人,全是本村人,每年接待游客多达五六十万人,成了网红工坊。张胜迪笑了,因为文创产业得到了认可,越来越多的人也返乡了,她的梦想正一步步实现。
和古法造纸一样,土陶也是让很多人难以割舍的乡愁。制作土陶在花茂村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早期的茅台酒就是用花茂村土陶装的。母师傅一家祖祖辈辈都是制陶匠人。2014年,村里准备打造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便鼓励母师傅开一家陶艺馆,他鼓足勇气接受了这个建议。
贵州遵义市花茂村制陶匠人母先才说:“千万不要把花茂村的土陶失传了,失传了对非遗传承人来说实在太可惜了。”
以前母师傅主要生产传统的陶罐,品种少,产量低,利润也很低。
母先才说:“当时开起来的时候睡都睡不着,自己背了将近80万的债。”
后来,在村镇领导的建议下,他把工坊变为集制陶、研学、餐饮、民宿为一体的陶艺馆,结果大受欢迎。总书记视察花茂村后,母师傅陶艺馆的变化就更大了。
母先才说:“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了我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要把我们家的传统手工艺传承下来,第二件事就是要保护好这里的绿水青山。然后,我就买了两台电窑,在烧的过程中没有烟,非常环保,烧出来的土陶坏的少,好的多,成品率提高,可以达到99%。”
虽然土窑停用了,但是却被保留了下来。在母师傅看来,这土窑和古老的制陶技艺一样,都承载着满满的乡愁。如今,土窑也成了游客们打卡的景点。
母先才说:“总书记来到花茂村视察,人气就旺起来了,我们家的生意就有了很大的转机,原来80万要20年才还清,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就把这80万还了。”
母师傅笑了,因为花茂村的制陶技艺正得以延续,他也有了更多的资金可用于发展,对未来他信心满满。走在花茂村不仅能处处感受到浓浓的乡愁,而且还能感受到田园之美。近几年,花茂村一直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主题打造美丽乡村,改建了1000多栋黔北民居、新建了300多盏太阳能路灯、种植了2500多亩树木,还建了4个污水处理池,安放了大量的垃圾桶,很好地解决了老大难的公共卫生问题,村民们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所以不少外地人对花茂村的第一印象就是干净整洁!
花茂村变干净变美了,吸引来大量游客前来体味乡风、寻找乡愁。从过去的每年10万多人次上升到了150多万人次。花茂村顺势以乡愁文化为特色,打造乡村旅游经济。许多外出打工的人也纷纷返乡。全村开办了42家乡村旅馆、10个农家乐,生活有了显著变化。
虽然一些人通过开农家乐、民宿和工坊提前致富,但是,如何让那些最普通村民也能脱贫致富,才是当地政府最关注的事情。为此,花茂村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通过土地入股、平时务工、年终分红,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绿动九丰就是基于这种模式创办起来的一个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1500亩土地都是从村民手里流转过来的,集中起来发展农业优势十分明显。
遵义绿动九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何万明说:“如果亏了,我们还可以承担,农民承担不起。农业不光要去做,要懂技术、懂管理、懂销售方方面面,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不行,我们有能力去承担这个事。”
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农民是哭还是笑,花茂村很好地回答了这一点。蔬菜基地解决了近千人的就业问题,很多像潘克珍这样的村民,过去靠务农很难维持温饱,现在把土地流转给蔬菜基地并在基地打工,不仅可以拿到土地分红,还可以打工赚钱。因为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让越来越多打工者陆续返乡。
潘克刚告诉记者,以前有接近2000人在省外务工,现在在省外的就300人左右,大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门口就能创业,还能就业,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在家就业就是好,还能照顾老和小”。
花茂村的转变,不仅带动了本村,还带动了周边乡村的发展。苟坝村是紧邻花茂村的一个村子。1935年,红军曾经在那里开过一次重要的苟坝会议,如今这个遗址成了苟坝村的红色旅游资源,吸引许多人慕名而来。现在花茂村和苟坝村相互协作,共同发展乡村旅游,两个村无论谁吸引来的客流,往往都会再去另外一个村旅游,给双方都带来可观的收益。
正因为日子好过多了,大家脸上的笑容也多了,村里成立了舞蹈队,成了大妈们的最爱。
通过农业、旅游、文化一体化发展模式,花茂村人均年收入超过1.7万元,比2014年提高了30%以上。2014年确定的78户贫困户如今全部脱贫。村民们笑了,因为今天的“花茂村”早已不是过去那个“荒茅”之地了,而是真正的花繁叶茂。
乡愁浓,笑容甜,这是许多人对花茂村的感受。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花茂村终于打破贫困的魔咒,变成了一片乐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一切以人民是否满意为出发点,才会让人民真正幸福。让我们祝福花茂村,永远花繁叶茂!
原标题:总书记这番话,让他用两年还清了80万贷款
编辑:刘洋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