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打搬进楼房,不用挑水吃,也不用担心房子漏水,很满意现在的生活。”62岁的李应川提及这些变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李应川家祖祖辈辈生活在甘肃省古浪县南部山区,“十年九不收”,种地养不活一家人。说起以前的生活,李应川感慨万千:“挑水要走半个多小时的山路,又陡又窄,一遇到下雨,路就走不成了,土坯房还漏水”。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李应川搬迁前房屋旧貌(翻拍资料照片);下图为2020年3月10日拍摄的李应川搬迁入住的富民新村住房(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2018年,李应川一家从古浪县横梁乡横梁村搬进了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生活有了新模样。
搬入新居后,李应川住进一栋独院的房子,外带一座日光温室。他在日光温室里种起了辣椒,辣椒吊绳、施肥、温室通风等各项生产步骤他都操作得得心应手。“每年的辣椒收获季要持续两个多月,能挣两三万元哩,过去种地哪有这么多收入!”李应川说。
2020年4月9日,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李应川在自家的日光温室大棚摘辣椒。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2012年,古浪县针对南部山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恶劣、生产生活条件艰苦的情况,开始实施黄花滩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像李应川一样住在偏远山区的贫困群众,搬入了新型城镇化社区,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目前,古浪县已建成12个移民新村和绿洲小城镇。富民新村从当地南部山区干城、横梁、新堡等8个乡镇易地搬迁入住1379户4580名群众。
2020年4月9日,李应川在自家的日光温室大棚中忙碌。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富民新村党总支书记张延堂介绍,当地政府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发展设施农业、现代化养殖、林果经济等产业,累计建成日光温室大棚230座,养殖暖棚2000多座,新栽植山楂100亩、桃300亩、李子70亩,多渠道发展产业,让易地扶贫搬迁的群众留得住、能就业、有收入。
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到“一方水土富一方人”。截至2019年底,富民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000余元。
如今的古浪黄花滩上,一个承载着6.24万人的新家园正在崛起。
原标题:【你笑起来真好看】富民新村的“富”日子
编辑:赵爽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