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科创时代的知识产权
编者按无论是科创板上市企业还是其他科技型企业,都是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主体。在科创时代,知识产权资产正逐渐取代传统实物资产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知识产权还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和产业链的重要要素,并逐渐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郭锦辉
科创板开板一年多来,有不少企业即便已经通过知识产权评估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却因不符合科创板知识产权审核要求,从而无缘上市。知识产权作为评价企业科创属性指标,成为拟赴科创板上市企业的“硬门槛”。要想跨越这道“门槛”,企业应明确科创板制度对知识产权的相应要求。知识产权是科创板上市的“硬指标”
中国证监会今年3月发布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以下简称《科创指引》),将满足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三项常规指标作为评价科创属性的必要条件。如果企业不能满足该指标,即不能通过科创属性评价,从而无法实现上市。可见,知识产权是准备科创板上市企业的“硬指标”。那么,科创板上市的知识产权指标“硬”在哪里?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研究员王磊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考虑到拟科创板上市企业相当多同时也是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高新指引》)与《科创指引》中有关知识产权的要求加以比较。经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科创指引》的知识产权“硬指标”有四个特征。
首先,重视知识产权体现的技术先进程度。
与《高新指引》将各类知识产权(除商标、商业秘密外)均作为评价指标不同,《科创指引》仅将能显著体现技术创造性的发明专利作为评价科创属性的指标,排除了其他类知识产权。而从科创板制度实施实际看,科创板上市对知识产权的技术先进性评价十分严谨,不仅考虑专利技术的行业贡献、与相关行业技术水平的对比、对企业主营业务或服务的贡献等因素,还结合技术是否自主研发、专利数量和布局情况,以及核心研发人员等综合考量。
其次,强调知识产权与主营业务的直接相关性。
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鼓励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支撑主要产品(服务),由技术专家根据知识产权对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强弱程度给予评价,满分为8分。相对于“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满分100分,应该说,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与主营业务相关性在评价指标中所占权重不高。
与之不同的是,科创属性评价对于发明专利在提出数量要求的同时,强调了与主营业务的直接相关性。《科创指引》常规指标第二条规定:“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5项以上”。这意味着,科创属性评价对于发明专利与主营业务相关性的要求很严格,如果所拥有的发明专利与主营业务或核心技术非直接相关,或者虽直接相关但没有形成主营业务收入,都将不被认可。
再次,“青睐”依靠自主创新获得知识产权。
《高新指引》在知识产权获得方式方面要求相对宽松,对于企业自主研发即原始取得,或者通过受让、受赠和并购等方式即继受取得的知识产权,均予认可。但在分值上有所区别,即自主研发知识产权赋分值1-6分;以受让、受赠和并购等方式获得知识产权,赋分值1-3分。
《科创指引》中虽未对专利获得方式进行约束,但从案例看,科创评价实际操作上更倾向于鼓励自主研发取得知识产权。如某公司因拥有的21项发明专利均从第三方受让取得,被科创板上市委员会认定为“发行人披露其核心技术为自主研发及具有技术先进性和技术优势的依据不充分”。科创属性评价对知识产权获得方式倾向于自主研发,这源于科创板旨在借助资本市场扶持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助力关键核心技术能力提升的初衷。
最后,严格要求知识产权风险管控。
《高新指引》将拥有知识产权作为高技术企业认定的“入门”资格,但对于知识产权稳定性方面没有提出明确要求;科创板上市则对此要求非常严格。科创板相关文件明确了发行条件之一是无知识产权重大权属纠纷。同时,除权属纠纷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权利效力、权利行使以及产业化等风险均被纳入风险因素信息披露义务内容予以审查。这对知识产权稳定性提出要求的同时,也对企业建立并有效运行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跨越知识产权“门槛”要下“硬功夫”
科创板优先支持具有“硬科技”的企业上市,而知识产权是衡量企业科技实力的“硬指标”,也是科创板上市的“硬指标”。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知识产权分析师李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拟赴科创板上市的企业需要对照指标要求,早做准备,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下“硬功夫”。
第一,以技术突破为目标,保持知识产权成果技术先进性。跟踪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对本领域核心技术或主流技术发展进行梳理整合、细化延伸,针对主要竞争对手进行专利检索和分析,合理确定技术创新方向,保障技术研发路线的前瞻性和可行性;积极牵头组织或参与政府投资实施的关键共性技术开发项目,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积累、储备和战略布局高质量的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
第二,以价值实现为导向,加快知识产权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紧跟市场发展态势,敏锐把握市场需求,围绕支撑主导产品、主营业务获取知识产权;及时将知识产权成果运用于主导产品性能改进、工艺流程优化、服务体验改善等发明;制定企业内部激励机制,鼓励加快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以自主实施、许可转让、投资入股等多元化方式,促进知识产权的产品化、商品化、资本化,实现知识产权价值。
第三,以自主创新为根本,积累储备自主知识产权。发挥企业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地位作用,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培养和引进技术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牵头或参与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规范国内外技术开发合作活动,对合作所产生的科研成果权属予以清晰界定;及时申请发明专利、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等各类知识产权,不断积累自主知识产权储备,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
第四,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加强知识产权风险管控。跟踪行业知识产权发展态势,针对国内外主要竞争对手开展专利检索、分析,梳理知识产权风险点,将知识产权风险防范融入企业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展览等主要生产经营环节,采取有效规避措施,防患于未然;运用自主知识产权与竞争对手开展交叉许可,主动消除来自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诉讼风险;积极组织或参与行业知识产权联盟,借助行业组织力量应对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协调行业内知识产权纠纷。
知识产权资产: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郭锦辉
知识产权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科学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才能促使上市公司创造出更多优质知识产权,靠知识产权创造高收益。科创板给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它也是落实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从上交所的问询函来看,“知识产权”和“专利”是出现频次很高的词,涉及知识产权工作的问题不仅数量多,而且非常深入。因此,无论是准备上科创板的企业,还是已经成功上市的科创板企业,知识产权都是必须高度重视的工作。
科创板开板一年多来,已有不少企业因不符合科创板知识产权审核要求而上市受阻。公开数据显示,从上海证券交易所显示的信息来看,截至7月23日,有33家企业科创板IPO的申请审核状态显示为“终止”,其中因知识产权原因被终止的占比超过50%。
对于企业而言,知识产权价值挖掘是企业盘活创新资源、提升创新效益的有效途径。科创板上市企业致远互联(行情688369,诊股)专注于企业级管理软件领域。据了解,致远互联自行投入平台、组件研发,结合互联网部分开源组件,实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平台、产品,通过软件著作权登记、专利申请对研发过程中的技术点进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围绕企业的不同产品,还分别进行了商标布局保护。
“最近,致远互联研发重点投入依然围绕协同运营中台,在门户、工作流、组织模型和权限,以及业务定制开发方面积极投入,在多维组织、组织主数据的单位、部门、岗位、个人等实现支撑。”致远互联高级副总裁、研发体系负责人胡守云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致远互联基于信创国产化环境对各类设备的适配以及性能的大幅度提升方面的投入较多,形成可以私有化部署的业务应用。
自有产品的不断升级,必然伴随着相关技术成果的产生。“在保护科技成果先进性的同时,致远互联及时进行知识产权申请,也进行了自身技术的保护,构建了企业的技术保护壁垒。同时,持续加强对前沿技术的追踪、研究,并及时申报知识产权。通过软件著作权、专利授权保护知识产权,通过软件封装保护代码,对于核心代码设置了专门的保护,不开放给客户化开发,通过接口、API调用等支持扩展开发。”胡守云说。
胡守云表示,致远互联通过业务定制平台,分离设计器和运行器,实现业务定制形成的业务包可以上传到协同云网站实现业务包的可复制、可扩展定制,从而扩展产品定制的价值、复用价值,加快实现生产力转化。在通过接口体系和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实现基于平台的保护的同时,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实现按需定制的代码级、无代码级的业务定制,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极大地扩展平台的价值。
科创板企业提高知识产权风险管控意识非常重要。在研发、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如何不断加强防止侵权和被侵权的力度?胡守云表示,致远互联已经在2019年完成了知识产权贯标的认证工作,提高了公司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并且在内部已经与公司研发人员、核心研发人员签署保密协议。致远互联的核心代码采用专人管理、专人修改进行代码保护,通过业务包的封装对业务包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对于业务扩展定义和开发,上传到协同技术平台实现复用、保护。
在经济发达地区,知识产权正逐渐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近日,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了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5项试点经验,其中“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模式”等试点经验拟在全国复制推广。同时,还编发了第二批20个最佳实践案例,其中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深化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建设,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优质知识产权服务,被列入上海市“推动设立全球性研发中心和开放式创新平台”案例的重要内容。
业内人士认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于企业而言,知识产权资产正逐渐取代传统实物资产成为核心竞争力所在,是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
科创时代必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郭锦辉
近年来,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的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深。由于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等原因,大量知名商标在外国被抢注的现象见诸报端。与此同时,企业在“走出去”时,还面临多种知识产权壁垒,中国企业被迫支付专利费用等情况。尤其是,中美知识产权纠纷中商业秘密问题备受关注,国内市场竞争中侵犯商业秘密纠纷不断出现。无论是科创板企业还是其他的科技企业,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目前,国内自主技术的企业研发水平正加快与世界接轨,企业对知识产权专利的保护及加大对知识产权的战略布局显得尤为重要。
海斯凯尔是启迪控股旗下启迪之星孵化投资的企业,致力于国内慢性肝脏疾病早期诊断领域。启迪控股相关人士给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提供的信息显示,海斯凯尔联合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产品,打破了原本法国Echosens的技术垄断。然而,2014年和2015年,法国Echosens及上海回波多次以不正当竞争、专利无效或侵权、商标无效或侵权等理由起诉海斯凯尔。法院审理后,驳回法国Echosens及上海回波的诉讼请求。该知识产权案最终以海斯凯尔全面胜利而告终。
海斯凯尔联合创始人邵金华认为:“对于医疗高端装备企业,知识产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同时,对于核心技术被侵权,我们也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权益。”
在海斯凯尔维护自身权益的过程中,启迪之星为其提供咨询服务。据启迪之星相关负责人介绍,除清华大学之外,启迪之星还与各大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此形成的巨大创新网络,并搭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赋能科创企业发展。
据了解,启迪之星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共同成立知识产权孵化基地,聚焦特色孵化产业;因地制宜地推进“创新创业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探索建立在孵产业上中下游企业的行业专利联盟,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同时,通过创新创业活动、全方位知识产权培训、知识产权代理质量分析、帮助初创企业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系统与投资管理系统嫁接、发布专利数据报告,完善孵化器平台服务特色,促进科技服务业健康发展。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最大激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11月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2年,侵权易发多发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权利人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的局面明显改观。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创新主体对于快速、综合、协同的知识产权保护需求更加强烈,不同层面的维权援助需求更加多样,全国维权援助机构的类型和数量不断增加。然而,维权援助的需求和服务资源对接机制尚不顺畅、不高效。
今年6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实现维权援助服务全国“一张网”的目标,并要求加强维权援助统筹协调,完善中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线上服务平台建设,利用平台加强维权援助业务工作整合,加强全国海外维权援助资源与信息共享等。
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数据显示,民法典中12次提及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条款多达52项。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专家郑学伟曾经撰文指出,民法典明确了商业秘密的权益属性,为健全商业秘密保护机制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民法典明确规定“故意侵害他人的知识产权,情节严重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把“惩罚性赔偿”引入作为上位法的民法典,更加增强了权威性和威慑力。
目前,专利法正在进行第四次修正,有望给侵权者戴上“紧箍咒”。可以预见,未来,随着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断完善,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将促进保护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