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开温室大棚的纱门,湿润温热的空气随即扑面而来。紧接着入眼的就是满目绿色:叶子青翠欲滴,青笋长势正好。
这样的温室大棚,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菜篮子”工程园区,一共有244座。小白菜、花菜、西红柿、水萝卜、冬瓜……各类蔬菜长得水灵灵、鲜嫩嫩,分外喜人。
温室大棚里满目绿色。新华网 董静雪摄
“菜篮子”工程,名副其实。隆子县属于高寒县。以前吃蔬菜,很多家都是自己种,一年四季餐桌上也就是萝卜、白菜、土豆这“老几样”。要想吃点新鲜的,就得买从外面调运来的蔬菜,免不了多花钱。如今,隆子县人购买蔬菜的首选,是去“菜篮子”工程在县综合菜市场设立的销售点。选择多,又便宜——价格低于市场价20%左右。吃着也放心——所有的蔬菜施的都是有机肥,一直没有用过农药。
“因为我们要给学校送菜”,承包经营“菜篮子”工程的山南市永创发展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巴珠介绍道:“考虑到小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一点农药都不用。”“菜篮子”工程为全县7所小学、1所中学和2所中心幼儿园提供蔬菜,涉及到孩子们,一点都不能马虎。
巴珠是隆子县的致富带头人。从建筑行业零工开始,他通过自身不懈努力,业务不断拓宽,经营范围也不断扩大。现在的巴珠需要操心的事情很多,但他仍然坚持每周来这里转一次。244座温室大棚,每一座都要转到,一次下来要3个小时。“我这个人工作比较认真,比较仔细,喜欢干,实实在在。”巴珠说。
巴珠在察看蔬菜的长势。新华网 旦增努布摄
对这些温室大棚上心的,当然还有很多人。蔬菜种植员索朗布赤就是其中之一。今年51岁的她,已经在这里工作了4年。她的日常工作是给蔬菜浇水,工作时间从上午9点到晚上6点半,中间会有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工作不算很辛苦,收入也比较可观,每月的工资有3500元。她是在这里工作的几十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实现了就业,脱贫增收的好日子也就来了。
索朗布赤在给蔬菜浇水。新华网 旦增努布摄
同样在这里工作的,也有不少高校毕业生。业务员索朗卓嘎是本地的姑娘,她通过成人高考考取了四川科技职工大学的会计专业,一毕业就来到了这里工作,如今已经快2年时间了。“当时找工作也比较困难,这边的工资待遇也很好,包吃包住。” 索朗卓嘎说:“现在每月的工资有6000元。”
索朗卓嘎。新华网 董静雪摄
2020年上半年,“菜篮子”工程实现收入260万元。未来,“菜篮子”里一定会装进更丰富、更优质的新鲜蔬菜,也一定会装进更多人的鲜艳生活。
原标题:【幸福花开新边疆】鲜蔬菜·鲜生活
编辑:李珊珊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