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诸建芳 程强
从7月的月频数据看,各省复苏的节奏虽有不同,但均呈现出疫情中后期明显恢复的态势。从季度频率的数据看,区域之间的差距还比较大,华东地区经济总量领跑优势明显。从主要城市群看,京津冀地区天津仍有压力,长三角地区辐射效应逐步显现,粤港澳地区广东制造业恢复仍待加速,成渝城市群潜力已经凸显。预计随着常态化疫情防控能力的提升,上半年消费表现较弱省市(如北京、上海、广东)的消费回补仍是大概率事件,从而带动全国经济乘势而上,延续恢复上行态势。
▍各省复苏的节奏虽有不同,但均呈现出疫情中后期明显恢复的态势。
从7月的月频数据来看,各省复苏的节奏虽有不同,但总体均呈现了疫情后的明显恢复。西部地区投资恢复最快,新疆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到7月已经超过25%,西南、西北多数省份的房地产投资增速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两位数增长。7月单月,上海、天津、重庆三个直辖市的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10%,北京达到8.8%,维持了较高的增速,这显示出大城市在疫情中后期实现了高质量复工复产。长江中下游流域CPI相对较高,尤其是安徽和江西在7月分别达到3.9%和3.5%,一定程度受到了洪水扰动,但进入8月洪涝灾害风险已经明显降低。
▍区域之间的差距还比较大,华东地区经济总量领跑优势明显。
回顾上半年各区域的GDP,华东地区经济体量最大,占全国上半年GDP的比重为38.6%;中南地区经济体量次之,占全国上半年GDP的比重为27.3%;华北地区与西南地区分别位居第三、第四,占比分别为12%、11.7%,二者差距不大。西北地区与东北地区经济体量较小,占比分别为5.6%、4.8%,位居六大区域中的后两位。
▍在四大城市群中,成渝潜力空间较大。
从上半年的经济增长数据看,京津冀城市群中,在北京出现了新发地局部疫情的情况下,天津消费降幅仍大于北京,反映了一定的恢复压力。长三角城市群中,从三省一市的占比来看,经济核心上海的占比在下降,而江浙皖的占比在提升,这反映出长三角城市群的辐射效果逐渐显现。广东作为全国制造业大省,目前制造业的恢复慢于全国,可能受到了外需不振的影响,加工贸易承压影响制造业恢复。预计随着全球需求逐步改善,未来广东制造业的恢复仍会对全国经济恢复上行带来支撑。今年上半年成渝两市均上榜半年度GDP规模、增速排名前十的城市,成渝城市群潜力已凸显,预计未来将成为我国重要的新增长极。
▍消费复苏成为关键,对此无须悲观。
从全国情况来看,消费复苏进程相对慢于投资,生活性服务业慢于生产性服务业和工业、农业,这主要还是与疫情之后的常态化防控措施有关。在上半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速中,上海、广东、北京分别为-11.2%、-14%、-16.3%,位于全国第16、21、24位,位次较为靠后。消费大省(市)和经济强省(市)的居民收入水平普遍相对较高,其购买力水平抵抗外部冲击的能力也较强,我们预计随着常态化疫情防控能力的提升,消费回补仍是大概率事件。
来源为金融界财经频道的作品,均为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