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的就业潮流正在涌现。
陈先生原本是一名外贸订单加工厂员工,疫情爆发后,因物流中断,工厂突然宣布破产。身负养家重任的朱先生在美团平台注册了新账号,从此有了一个新的职业角色--外卖骑手。
刘先生是一名设计师,工作业余时间常在PPT设计网站提供模板作品和在人才共享平台“猪八戒网”提供设计服务,以赚取生活零用,累计下来已有一笔可观的收入。
尽管遭遇史上最难毕业季和最惨就业季,但大学毕业生小朱并不着急,通过支付宝平台提供的新兴职业--二次元声音主播,小朱已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
像陈先生、刘先生和小朱这样的案例并非少数,通过互联网平台,新的就业形态正不断涌现,而不少人正通过给自己发Offer的形式增加收入、解决就业。尤其疫情期间,新就业形态显现强大就业吸纳能力。今年上半年,在美团平台新注册且有收入的新增骑手达138.6万人。“猪八戒网”的人才共享平台上,上半年灵活用工人数增长200%至300%。
在就业这件事上,年轻人正倾向自由度更高的“宅赚”职业。仅支付宝公布的数据,光上半年就有6500万人次的大学生投了兼职简历,将近一半是“足不出户”宅赚的岗位。今年,通过支付宝等平台选择在家赚钱的求职者增长了近7倍,其中,95-00后成主力。
就业模式向“平台+个人”转变
不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乃至倾向创新型工作的Z世代们,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了新的职业选择。
数字化大潮中,就业模式正从传统的“公司+雇员”向“平台+个人”转变,正是观察到了这一新趋势。近期,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如下简称“意见”),首提“新个体经济”概念,明确提出支持包括产业平台化发展、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新个体经济支持自主就业、发展微经济鼓励“副业创新”等15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鼓励多样化的自主就业、分时就业。
不同于早点店、菜市场小摊这些传统个体经济线下面对面的服务方式,新个体经济是互联网与个体经济的结合。创业者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线上服务,可以没有实体店铺,甚至没有本金,只需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就能够实现创业梦。而且借助互联网平台随时随地响应客户需求,更易满足当下市场消费个体多元化的需求。
轻创业为创业者提供更多商业选择
因此,新个体经济的难点也在于互联网平台建设。“意见”在提及培育平台化发展生态时,也提到支持传统龙头企业、互联网企业打造平台生态,提供信息撮合、交易服务和物流配送等综合服务。
今年,健康企业无限极推出“轻创业”战略,与新个体经济的形式相似,轻创业的特色在于资金投入少、时间精力投入轻、利用社交电商推广的轻和快;在平台建设方面,无限极和腾讯智慧零售还联合打造了“无限极微商城”、“营销助手”两款小程序,让每个营销人员能够建立自己的“专属小店”,便于营销人员在夯实线下优势的同时,发挥线上势能,拓展线上销售。
目前已有大量的创业者通过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平台实现低成本快速开店和积累用户。平台级公司更易支撑创业者通过自己的生态体系去获利。以淘宝为例,据亿邦动力网报道,目前淘宝上每天约新开设40000家店,全年新增超过15万家新百万商家。
相比于综合电商平台,专注于垂直领域的传统企业入局可以让更多的创业者有更丰富的商业领域选择。比方说进军社交电商的格力,为普通家电领域创业者提供了低门槛销售品牌空调的机会。而近年来,娃哈哈、蒙牛、盼盼、伊利等知名企业也纷纷入局社交电商,为普通创业者经销一手品牌饮品提供了机会。对于看好大健康产业的创业者,无限极的轻创业模式则为他们提供了新的契机。
“新个体经济”有助于实现稳就业
有着多年积淀的传统行业品牌入局,意味着创业者可以利用传统品牌多年积累的资源建立更高效的营销系统和体系化的经营。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新个体经济”最大意义在于实现稳就业。据人社部数据,目前中国灵活就业从业人员规模达2亿左右。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以“新个体经济”为代表的就业方式缓解了城镇就业压力,成为吸纳就业蓄水池。
“副业创新”一方面能增加个人收入和提升社会地位,另一方面,经营得当,副业可以变主业,甚至孵化出规模型企业,带动其他劳动者就业。
据淘宝数据显示,今年淘宝上增加了20万名“淘创大学生”。94年的台州大学生管晨超在淘宝上经营一家时尚帽子,月营业额一路增长到如今的11万元,除了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外,管晨超还带动了其他大学生就业,9名今年毕业的学弟、学妹加入管晨超的团队,并得到了远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工资。
而借助众多在线平台,不少返乡创业者有了“新农人”身份,借助平台将家乡特产销往全国,在解决自己生计的同时,带到家乡父老就业增收。据拼多多2018年扶贫助农年报,截至2018年底,拼多多上国家级贫困县注册商户有超14万家,带动当地新增就业岗位超30万。
新个体经济对就业的带动力量正逐渐显现,不但有助于实现当前经济形势下的“稳就业、增岗位”,同时也保持了经济活力,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做贡献。
来源为金融界财经频道的作品,均为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