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套现京东白条,187-8200-5735多种模式花呗取现,提现支持线下操作谈资产质量下滑
应防范区域性的风险
2020年,中国银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676.5亿元,同比增长3.2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928.70亿元,同比增加54.65亿元,增长2.92%。
资产质量方面,根据该行2020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中国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为2072.7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90.38亿元,不良贷款率1.46%,比上年末上升0.0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77.84%,比上年末下降5.02个百分点。
针对不良率走高,中国银行拟任副行长陈怀宇介绍称,“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行不良贷款有所反弹,尤其是海外机构受疫情冲击较大,不良贷款显著上升。境内的新发生不良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境外的新发生不良集中在油气、航空、房地产业”。
陈怀宇进一步指出,“受益于中国经济企稳复苏和我行加大清收化解力度,四季度我行资产质量已实现边际改善,不良率和不良额较三季度末环比双降。截至2020年末,集团不良余额2072.7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90.38亿元,较三季度末下降41.54亿元;不良率1.46%,较上年末上升0.09个百分点,较三季度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潜在风险进一步释放。但是,考虑到货币政策边际收紧、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到期退出、疫情影响滞后性等因素,境内机构资产质量仍将承压”。
谈及决定资产质量承压的关键因素,陈怀宇表述为三大方面,一是因疫情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相关授信风险的暴露,但部分企业的经营困局没有根本性的扭转,资产质量反弹的可能性较大。二是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的财政压力较大,需要重点关注地方政府债务和地方国企债务风险,防范区域性的风险。三是需要关注出口企业以及供应链处于相对弱势的民营企业,可能受到上下游的挤压,导致利润下降。
在业绩发布会上,中国银行拟任行长刘金亮相,并对该行去年一年业绩经营情况做出了总结。刘金提到,“过去的一年对于中国银行而言,既是应对挑战的奋斗之年,又是推进战略的执行之年,也是再创佳绩的收获之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银行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中国银行将坚持底线思维,确保不发生重大风险事件。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制机制,将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有效性作为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做好重点风险管控,提升极端情景和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在资深银行业分析人士王剑辉看来,疫情之后,银行首先要稳住资产质量,不要让资产质量有大的滑坡,其次要稳步推进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更多将目光落在民生侧重领域、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借助自然不良资产的流通等新渠道、新方式来进行调整。
谈个金业务发展
向全量收入转变
2020年是中国银行个人金融组织架构改革后第一个完整的经营年度。这一年里,中国银行中国内地个人金融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92.65亿元,同比增加360.20亿元,增长22.06%。
中国银行副行长郑国雨指出,“一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架构改革的红利,实现从组织架构、经营理念、发展方式到经营指标的全面优化,应该说改革成效逐步在显现”。该行个人金融业务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66%,贡献度提升5个百分点。其中境内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收入占比达到46.55%,贡献度提升7个百分点。
个人金融业务已经跃升成为中国银行第一大收入贡献板块,而个人金融业务的增长也得益于该行全渠道数字化、开放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郑国雨提到,“2020年,中国银行手机银行用户数达到2.11亿户,交易额达到32.28万亿元,个人有效客户中手机银行用户占比超过66%,手机银行月活客户中,交易客户的占比超过了62%,手机银行投资理财产品销售额在全渠道中的占比超过了78%。以四大战略级场景建设为重点,全行加快106类场景建设,初步形成了广泛连接G端、B端和C端客户的生态服务闭环。全流程线上化、智能化营销管理平台初步建成”。
对下一阶段中国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发展规划,郑国雨指出,持续发挥综合化和劝和化优势,加快数字化、轻型化和专业化转型,加快业务模式向全量客户、全量资产和全量收入转变,提升个人金融业务的价值贡献和市场竞争力。
谈金融科技
形成集团数字化发展支撑能力
2020年,一场疫情催生了“无接触”金融概念,也再次“炒火”银行金融科技转型热点话题。在年报中,中国银行也间接披露了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中银金科的盈利数据,中国银行通过中银金科开展金融科技技术创新、软件开发、平台运营与技术咨询等相关业务。截至2020年年末,中银金科资产总额达到7.64亿元,净资产6.15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0.14 亿元。
中国银行首席信息官刘秋万介绍称,中国银行已形成北京、上海、西安、合肥、内蒙“多地多中心”基础设施布局,构建起生产中心、异地灾备和分布式云中心基建体系。围绕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兴领域开展进行应用共享,形成集团数字化发展的支撑能力。
在普惠金融方面,刘秋万指出,中国银行先后完成中银E贷—信用贷、银税贷、抵押贷三大产品的投产,实现客户申请、审查审批、提款还款在线化融资服务,切实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效率,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推动金融普惠战略实施。在交易银行建设方面,推出手机渠道,并持续升级基础功能,新推出结构性存款、企税贷、抵押贷、信用报告查询等产品服务。
“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投入正在加大。”银行业资深观察人士苏筱芮表示,当前,金融行业身处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科技驱动、数字驱动成为各主体比拼金融实力的关键因素。此外,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经过积淀已经形成较为体系化的发展模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