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4日讯(记者 贾佳)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是国家赋予陕西自贸试验区的一项重要使命。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陕西自贸区云座谈会上获悉,2019年陕西自贸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投资占到全省对外投资总额的39%,陕西自贸试验区在深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进展和成果:
加快互联互通物流枢纽建设
陕西自贸区创新开展一系列通关新模式,中欧班列实现了快速发展。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今年7月24日,西安至基辅中欧班列开行后,中欧班列(西安)开行已达15国45个城市,开行线路15条,辐射范围实现了欧亚区域全覆盖。“截至2020年8月20日,中欧班列长安号共开行2305列,是去年同期的1.9倍,运送货物总重178.8万吨,是去年同期的1.8倍,各项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自贸区有关负责人说。
陕西自贸区充分发挥第五航权政策优势,持续加密航线航班。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6月7日,陕西首条洲际第五航权全货运航线“首尔―西安―洛杉矶”正式开通,截至6月底,累计开通国际航线88条,通达全球36个国家74个主要枢纽和经济旅游城市;其中,全货运航线达到32条(国内17条,国际15条)。
此外,自贸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西安港携手河北唐山、山西永济、渭南先后开通“唐西欧”“永西欧”“渭西欧”国际班列,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再次全面提速。据了解,9月2日,唐山港(行情601000,诊股)口集团西安内陆港在西安国际港务区正式揭牌,唐山、西安两市又携手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推动双向投资合作园区建设
相关负责人表示,陕西自贸区建设“中欧”“中俄”等国际合作园区,聚集了一批世界知名企业,比如德国博世、宝马,法国阿尔斯通、达能,瑞士布勒、欧瑞康等世界500强企业;在俄罗斯、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等国设立生产基地、分销网络、物流园区,陕汽集团、隆基乐叶光伏、爱菊集团等陕西企业先后入驻。同时,陕西自贸区创新合作园区建设模式,在自贸试验区沣东新城建设“中俄丝路创新园”采取“一园两地”模式,有效提升合作效果。
不断拓展人文交流渠道
据记者了解,陕西自贸区联合38个国家(地区)151所大学组成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立丝绸之路职教联盟;设立国际汉唐学院和中国书法学院;建设中医药养生双创小镇、文化艺术品保税展示中心;落地海外文化艺术品的保税展览拍卖,搭建“丝路汇”文化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成立丝路城市广播电视媒体协作体,开播全国首家丝路频道,“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影响显著提升。
点击进入专题>>>>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