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美脱钩加速,市场对于外资撤离我国的担忧大幅上升。4月10日美国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Larry Kudlow)提出美国政府考虑支付所有美国企业撤出中国的搬迁费用,一些美国的盟国也有类似举动,如日本政府追加2,200亿日元(20亿美元)预算资助企业将生产线撤回本土,另235亿日元(2.1亿美元)协助企业将生产转移至其他国家。
至于有多少外资企业会实际从我国撤离,一要看美国政府要在多大程度上与我国脱钩,二要看其盟国会在多大程度上跟随美国与我国脱钩,三要看这些国家的企业会在多大程度上遵从政府的意愿而撤离我国。目前这几点的不确定性都很高,要看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11月美国总统选举的结果。
若从经济角度出发,以上3点中的程度都应该不会太高;当前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是难以动摇的,外资企业要撤离我国将明显损害其赢利。但是,中美冲突至今,美国方面显然已不是在从经济角度考虑问题,而是明目张胆甚至气急败坏地从政治上打压我国企业,遏止我国崛起了。在此形势下,中美虽还不至于完全脱钩,但大规模脱钩的风险已经很大,其一些盟国跟随与我国脱钩的可能性也不可忽视。因而,外资加快从我国撤离将是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对此做好充分准备是必要的,而首先要对其可能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做出科学的评估。
部分外资撤离我国的现象在2009年全球金融海啸后就已开始了,已10年有余。但10年来实际发生的是,虽的确有不少外资企业,主要是中低档产业的企业从我国撤离而转移至更低成本或离市场需求更近的东南亚等国,但同时更多的且产业档次更高的外资企业进入我国,使得整体而言外资企业在我国的商业存在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从而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非但没有降低反而进一步上升了。有数据为证,2009-2019年间,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项目总数从23,435个增长74%至40,888个,资金总额从900亿美元增长53%至1,381亿美元。同时,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和出口总额在全球的比重分别从17%和9%大幅上升至30%和13%。这就是说,过去10年来部分外资从我国撤离并没有改变我国全球第二大外资利用国和全球产业链核心的地位,同时还加快了我国产业与贸易的升级。
但此次外资撤离,情况将有所不同。前10年的外资撤离是由经济因素驱动的,即由我国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及市场供需变化促使一些外资企业迁至成本更低的国家所驱动。但此次外资撤离,如前所述,是由政治因素所驱动,即由美国为了遏制我国的继续崛起而强迫美国及其盟国企业从我国撤离所驱动。这一区别,使得外资撤离的规模有所不同。鉴于政治驱动的强制性,此次外资撤离的规模将大于前10年,具体大多少取决于美国政府到底想与中美脱钩到甚么程度。
如果是完全脱钩,则外资撤离的规模将比前10年要大很多。大部分的美国企业和相当一部分的美国盟国企业将被迫撤离,而从这些国家流入我国的新投资更可能断绝。其结果,在中美完全脱钩的假设下,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外商投资的规模,无论是存量还是流量都将大幅缩减。这是最差的情况,但目前来看此最差情况的出现并非完全不可能。
但即使是这种情况出现, 持续性是个疑问。首先,美国国内的政治形势在变化,而政治形势的变化与国内各方的经济利益相关;当各方都发现经济利益受损而政治目标又难以达到时,美国政府从政治上遏制中国的策略会有所改变,将不得不放松禁止美国企业投资我国的措施。其次,在遏制我国方面美国的一些盟国跟随美国的稳定性也是个变量;如发现此举遏制我国未能奏效而自己经济上受损,其跟随美国阻止向我国投资的决心也会动摇。第三,美国及其盟国的企业遵循政府意愿撤离我国的情况也将类似, 当发现撤离我国的成本太高而最终得不到补偿, 经济利益将促使其冲破政府的限制而重回我国市场。
更重要的是,此次外资撤离对我国经济的边际冲击,由于是政治驱动,将小于前10年。此话怎讲?前10年的外资撤离由经济因素驱动,是自愿的,所以外资企业一定是找到了成本更低且市场需求相当甚至更强的国家及地区去投资,进而受益, 否则不会撤离。既然撤出的外资企业受益,被撤出的我国必将受损,特别是出口需求随着外资的撤出而转移至国外,致使我国出口下降。但此次的外资撤离,由于是政治驱动,是被强迫的,因而撤离的外资企业经济上不得益,则理论上被撤出的我国经济上不受损。具体而言,这些企业撤回本国或其他国家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不是找到了成本更低、生产配套更好的产地,而找不到成本更低和生产配套更好的产地,其产品就没有竞争力,这就意味着国际上对其产品的市场需求并不会随之转移过去,而仍然指向撤离前的处于我国的产业链。此时,只要我国或其他国家的企业能在其撤离前将其兼并收购或建立新的工厂及生产线将其替代,就能够填补撤离造成的企业空白,接上撤离形成的产业链掉链,则相应的市场需求大部分仍然能够留在我国,进而我国的出口和内销就不会明显下降,对我国经济、产业链及就业就不会产生重大的冲击。
至于此空白是由我国企业还是由其他国家企业来填补,应交由市场来决定,只要是能够填补而保住市场需求都可以。我国应继续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欢迎其他国家的外资企业来填补这一空白。同时,我国企业也应努力地填补此空白,趁此机会进一步发展。从目前我国企业的科技水平、管理能力和人才素质来看,对大多数撤离的外资企业要填补空白都应该不存在问题。迅速地将其填补,既保住出口与内销需求,又为我国企业发展打开一个新的空间,岂不是坏事变好事,何乐而不为?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