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不久的平安理财,与其他银行理财子公司有些不一样。
作为首家由母行行长出任董事长的理财子公司,平安理财致力于打造成为“科技型资产管理机构”和“全品类开放式理财平台”。平安银行(行情000001,诊股)董事长谢永林曾表示,高举高打,就是要用社会上最好的人才把理财子公司做好。
对此,平安理财总经理张东的理解是,理财子以“受人之托,代客理财”为宗旨,必须摒弃传统银行信贷文化,要通过对风险的有效管理去创造价值,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成为一家优秀的资管机构。
正因此,平安理财现有团队不只有银行资管“老人”,也从集团内部的证券、基金、信托公司抽调了不少人才,并针对性地进行外部招聘。张东本人此前就担任平安证券副总经理。
从人才与团队建设出发,平安理财希望加快产品净值化转型,服务于母行零售战略,为数量不断攀升、需求更加多元的母行客户提供产品解决方案。
“优秀的资管机构最核心的原则,是以客户利益至上。”张东日前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他看来,理财子未来的使命是成为一个平台型资管机构,靠好的系统、好的产品,提升客户对平台、产品的信任度。
筹备期五项工作
券商中国记者:从去年底获得批筹,到今年8月正式开业,平安理财在筹备期间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张东:一是公司化运作的准备。从过去的资管部门到一个独立的持牌机构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筹备期间我们一直在做公司治理方面的准备工作,包括董监事会、各专门委员会设立,以及各部门的规范化运作等。
二是稳步推进理财产品转型。在加大新产品发行力度,完善新产品线的同时,有序推进存量理财产品及老产品的压降工作。
三是加大系统投入。客观上说,原来银行资管业务在系统建设方面是比较薄弱的,而平安理财着力打造“科技型资产管理机构”,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加大投入,进行整合。
其中,我们引入了集团债券智能投研平台(KYZ),辅助投研决策并沉淀投研能力;引进了集团领航交易系统,借助策略构建+毫秒级交易,赋能策略交易业务。
同时,平安理财自主设计新一代投资管理系统,研发估值核算系统、绩效评估系统,逐步实现资产管理平台松耦合与轻量化,提升持续迭代能力。
四是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平安理财现有的人才队伍以银行资管为主,也有来自头部公募基金和资管机构的专业投资人员,未来还会有来自实业、具有风险识别和管理资产经验的专业人士。
一个好的资管机构,归结到底是平台、机制和人才,平台决定了发展的延展性,机制决定了发展的速度,投研人才决定了最终资管产品的竞争力、收益率。所以我们一直在围绕这一点组建团队。
集团和总行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与机制,让我们可以按照市场化的薪酬从市场上找人。总体来看,大家对理财子这个行业的成长还是比较有期待的。
五是研究未来如何与集团、母行更好的协同。以前的资管部只是母行的一个产品部门,而理财子是一个独立的资管机构,我们要在多方资源关系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继续用好集团和母行的资源,这方面要做好准备。
券商中国记者:平安理财为什么提出打造“科技型资产管理机构”?
张东:可以看到,全球投资市场出现了从主动投资转向被动投资的趋势,尤其是在境外市场,这个趋势是在加快的。疫情冲击下市场波动性加大,也使得更多的投资者产生了一些被动投资的行为。
而中国是一个经济增长市场比较确定的市场,整个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还不算完全成熟,所以还有很多主动管理的产品。
但从资管机构角度来讲,看到了大的趋势,就有必要提前规划布局。因此我们持续推进科技开发,推进作业流程线上化、经营分析数据化、投资决策辅助智能化,以量化手段、系统支撑做投资,打造科技型资产管理公司。
理财子与资管部并存
券商中国记者:平安理财独立运作后,理财子与母行资管部具体如何分工?
张东:与大部分同业一样,在我们的规划里,资管部未来首先是理财子与母行的联系纽带,起到协调与沟通的作用。
其次,资管部实行轻量化运作,将主要的产品委托给理财子管理,加速存量产品迁徙。
另外,母行资管部承担了一项关键任务,那就是老产品的压降,包括一些存量“硬骨头”的处理工作。
券商中国记者:目前老产品压降进展如何?
张东:这方面我们的进度还是比较快的。长痛不如短痛,所以压降的比较坚决。
当然,老产品压降的同时,符合新规的新产品也要跟得上,这样客户才不会流失,客户感受也相对好一些。
从半年报数据来看,平安银行符合资管新规净值管理要求的净值型产品规模超过4000亿元,占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的比例超过60%,位居同业前列。
接下来还有一年多时间,我们会继续按照监管要求,争取将老产品压降完毕。目前还有一些长久期股权以及非标债权投资相对较难处置。
券商中国记者:如何看待平安理财与平安基金这块公募牌照的竞合关系?
张东:作为集团内部的两块独立资管牌照,首先我认为理财子和公募基金并不是竞争关系。
第一,现有的国内储蓄客户基数,已经为各类资管机构的发展提供了足够大的赛道。
第二,随着直接融资与金融脱媒的速度加快,整个财富管理市场的“蛋糕”也在不断变大,各类资管机构并不是在一个存量市场博弈。
第三,理财子和公募基金在产品形态上是有区别的,公募基金以相对收益为主在布局,理财子则是以绝对收益为主,重点发力固收+。
因此,理财子和公募基金应该是可以互相赋能、借力的,平安理财与平安基金也是合作、协同的关系。
服务母行零售战略
券商中国记者:在管理规模方面,平安理财有何阶段性目标?
张东:看理财子的管理规模,其实不用看老产品,看新产品的规模增长就行了。目前我们的转型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但是老产品的压降挑战还是很大。
从管理规模上说,我们希望能在服务母行零售战略下,与母行共同实现高质量增长,实现新产品增速超过母行的增长速度。
券商中国记者:平安理财在销售渠道方面是如何布局的?
张东:母行肯定是最核心、最主要的渠道,尤其是平安口袋银行APP。充分与母行渠道互动,也有利于理财子服务于母行零售战略。
同时,我们在和一些头部的互联网销售渠道接触,未来在符合监管要求的情况下推进互联网销售。当然,这类代销机构要做好销售过程中的投资者教育与适当性管理,做到“卖者尽责”。
我们还注意到,一些银行已经在代销他行理财子公司产品,这方面我们也会做一些尝试。资管市场的赛道很大,平安理财要打造一个全品类开放式理财平台,“开放”就意味着我们不只是在内部封闭运作。
作为资管机构,产品有竞争力就可以拿去其他地方卖,产品的品类不断丰富,对整个市场、对投资者都是个好事。
券商中国记者:理财子公司的业绩衡量方面,您觉得哪些指标比较合适?
张东:其实各家银行中报中对理财子的盈利情况已经有所披露,整体来看,理财子行业的盈利情况都不错。
从平安理财自身来讲,我们刚刚成立,也会做这方面的测算。母行对理财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这是个挑战,我们也会好好做。
在理财子的业绩衡量方面,个人认为可以主要看两个指标:
一是股东回报率(ROE),看股东给的资本金获得了多大的回报,这可以参考比较成熟的公募基金行业。
二是整体产品结构,看公司在现金管理类、固收类、固收+、混合类、权益类等产品形态中的配比如何,理财子的收入与此有关。
当然,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整体的管理费、渠道费用都相对较低,相信未来理财子的盈利能力会随着收费提高而提升。
布局权益投资:直接“买牛奶”
券商中国记者:平安理财在权益投资方面如何考虑?
张东:客观来讲,相较于公募基金,商业银行的权益投资文化、投资团队、市场积累都比较弱,也没有经历过太多的市场周期,所以我们还是想和市场上最优秀的机构合作。
因此,如果把基金投资公司或部门比喻成“牧场”,把基金经理比作“奶牛”的话,平安理财在权益投资方面暂时不会自己“建牧场”、“养奶牛”,而是直接 “买牛奶”,也就是去选择市场上最好的基金产品、最好的管理人和最好的策略。
其他理财子有些是直接做权益投资,有些也通过委外、FOF/MOM的方式来做。我们战略比较坚决,就是通过FOF/MOM的方式布局权益市场。
当然,既然要直接“买牛奶”,就要有相应的鉴别和筛选能力。平安理财的团队架构中就专门设立了一支专攻基金研究及投资的“平安优选”资深团队,聚焦FOF、MOM投资及基金优选。
通过“组合投资+财富管理”模式,基于在基金领域的投研能力,该团队既为理财子的固收+、FOF、MOM产品投资业绩作出贡献,也为母行基础零售、私钻及海外的客户输出特色基金优选组合策略。
可以这么理解,这个团队是将买方思维融入基金优选业务,从投资的角度为广大客户挑选适合市场风格、匹配客户特征的优秀公募基金。
券商中国记者:这个团队具体如何“买牛奶”?
张东:“买牛奶”并不是说在全世界买最好的“奶牛”的产品,更要关注资产配置,本身筛选的能力也很重要,这是一个投资行为,要从研究的角度驱动去“买”,“买”好之后还要进行组合管理。这对团队投研能力、系统支持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团队方面,“平安优选”发展至今穿越市场牛熊市,已经逐渐成为平安银行和集团的一个权威品牌,市场认可度很高。
至于说系统支持,集团层面其实已经自主研发了“一站式”智能化FOF/MOM管理系统——KYFM系统,这其中经过多年的投研积累、基于独有算法的Imaster选基体系,能够帮助实现FOF/MOM管理全流程线上化、系统化、智能化,并大幅降低投研团队选人、选基成本。
这个系统我们也在市场上应用了很多年,相当于是以基金经理为标签,背后对应的实际上是他的产品、投资理念、投资策略,一直有数据跟踪。此外,平安理财还有自己的投资组合、大类资产配置的系统。
策略赋能债券交易
券商中国记者:受债市调整影响,今年6月部分理财子公司个别产品出现负收益率,引发客户投诉,您如何看待净值型理财产品面临的这种新情况?
张东:当时个别产品净值回撤较大,不仅受债市下跌影响,也与产品的发行时间有关。我们行较早发行的的类债基净值型产品,累计净值都是超过1的。
当然,客户感受和原来是不一样的。理财客户还是有一些固有认知,觉得银行理财是稳定、安全,具有较好流动性的,而这波回撤可能会对客户既往认知产生较大冲击。
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换句话说,银行、销售机构、理财子包括相关管理部门都要持续做好一件事情——投资者教育。
“卖者尽责,买者自负”,这不是光喊口号就能做到的,是需要不断通过投资者教育,中间参与的各类机构都要投入去做这件事情,让客户接受理财产品是净值化产品,净值是波动的。
券商中国记者:基于目前客户的收益率容忍度,平安理财如何通过策略和配置来降低产品净值波动?
张东:在公司架构上,平安理财的固收投资部其实专门设置了一个单独、特殊的固收策略团队。
以前银行资管在债券投资方面是以配置为主,尤其是信用债,体量又很大,一般不太会去做交易。
但市场是一直在波动的,比如今年5月到7月市场波动就很大,以信用债为主的投资此时在市场风险敞口的管理上就比较被动了。
我们设置这个策略团队,就是要用衍生品工具、量化策略的交易思路、先进的交易系统为整个固收交易团队赋能。
其目的,一是管理债券投资的风险敞口,二是以策略增强收益,并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可以有效对冲,使整个产品的净值更加稳定回撤更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