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印度,必须要从一个段子开始。
提到印度出口,大多数人想到是宝莱坞电影、瑜伽和咖喱。事实上,印度的最强输出是——CEO。
根据《哈佛商业评论》的一项研究,世界500强企业中,30%的掌舵人都是来自于印度。苹果、谷歌和微软,硅谷的三巨头已经有两位印度裔担任CEO。连拜登pick出来的竞选美国总统的搭档—马拉-哈里斯也有印度裔的背景。
江湖戏言,美国巨头公司正在步入“印度裔CEO”时代。
骄傲的印度人甚至都在美版的知乎Quora上问出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亚裔中)只有大量的印度裔成了世界500强的CEO,其他亚洲人(比如中国人、韩国人)咋就不行呢?
有个中国用户在底下不服气地怼他:
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15家中国企业,51家日本企业和15家韩国企业,只有7家印度公司是世界500强。
你咋不问问,“为什么这么多优秀的印度CEO必须为美国工作”,其他亚洲国家为啥没有复制印度民族失败呢?印度人有能力管理一个谷歌,咋印度就没有造出一个自己的谷歌呢?
美国的印度裔确实已在学界、商界和政界全面开花,呈现出一种群体性崛起的态势。可问题是:优秀的印度人为何没有把这种“崛起”复制到整个国家实力层面。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印度建国初期有着远超中国的优势:更好的工业和基础设施;更加装备精良的军队;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在第三世界的崇高声望,为何在后来逐渐落下风?一个导弹都会被卡在发射管的国家,为何近期频繁军事碰瓷中国?
这一切都要从印度走上”外包”这条路开始说起。
印度是如何变成外包工厂的?
印度能够输出这么多的CEO,离不开印度的外包经济。而印度软件服务外包则是在上世纪末的“千年虫”大战中开始崭露头角。
我们就从人类软件史上这个最贵也最低级的这BUG—千年虫说起。2000年以前,由于许多程序在表示四位数年份时只用最后两位数字表示。结果在千禧年2000年来临之际,人们发现2000和1900年无法区分。
它导致了大规模的计算机系统瘫痪。说个直观的例子,由于电脑“千年虫”作怪,仅瑞典就有多达10万网上银行客户在进入2000年之后无法进入网上账户。当时证券、银行、军事、电力、通信、医疗等行业都已经大规模应用计算机,甚至是核弹发射。这么大的一个BUG算是让愚蠢的人类彻底陷入抓狂之中。
几年时间内,世界各国政府为解决“千年虫”问题计花费数千亿美元。可“千年虫”却给印度人带来千载难逢的发财机遇。
面对“千年虫”导致的庞杂而枯燥的信息和数据存储问题,欧美企业因IT人才匮乏且工程技术人员工资昂贵,不得不将公司的数据处理工作转包给具有成本和语言优势的印度IT企业。而印度在90年代开始实行自由经济改革,大力发展计算机技术产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刚好能够承接这些需求。
印度的IT企业则在为欧美企业解决“千年虫”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和客户渠道,赢得了国际声誉。印度的外包服务产业也因此名声在外,自此驶入了快车道。
当时,恰逢信息革命之际,网络时代到临;再加上全球化带来分工日益明确。越来越多的公司出于节约成本的需要,将原来在公司内部进行的技术开发、软件开发以及其他人力成本密集型的业务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国家进行,印度抓住了这个时代的机遇。
为了更好地抓住这一切,2000年,印度当时总理瓦杰帕伊提出印度要成为“知识大国”,主旨就是把握经济全球化和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短缺机遇。瓦杰帕伊政府也给出配套的政策大礼包。
在时代机遇与政策倾斜的双加持之下,印度发展走向服务型知识经济为主导特色的发展道路。1990-2008年印度信息产业年均增速高达36.6%,世界离岸外包行业中,印度一家独大。
印度在全球外包市场中的份额
数据来源:NASSCOM
外包经济时代,在印度的呼叫中心接线员们清晨六点就开始工作了,解决的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消费者的各种问题,从信用卡业务到电器的售后咨询甚至预订机票等等等。
印度面向全球的外包业务很快使其成为“世界后方办公室”。IBM、通用汽车、英特尔这些全球顶级的公司纷纷在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园开设分部,源源不断的优质印度人才进入全球顶级的跨国公司中为其服务,这也是印度为何能够向外输出这么多的500强公司的CEO的原因。
很快配套的贸易流通、金融服务部门、运输服务、公共管理、国防以及社区服务等也拔地而起,印度以服务业为主导型的经济逐渐成型。在2017年的时候印度服务业占GDP比重50%以上,工业不足25%,农业不到20%。这样的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类似。
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曾预言,未来的软件超级大国是印度。美国甚至认为印度会是它在软件业的最大竞争对手。
但我们知道,后来的剧本才不是这么写的!
那么,凭借“印度服务”这四个字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印度怎么就没有乘势崛起?这种恰饭容易,来钱又快的知识经济又给印度带来了什么问题?
这里必须插播一个背景,印度走“外包服务”这条路,背后是有着难言之隐的:
当时印度国内所面对的情况是:由于没有进行过彻底的土地改革,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东亚国家;没有普及基础教育,导致超过50%的人口属于文盲,这一切使得发展制造业走工业化道路变得困难重重。
但是另一面,印度的精英阶层从英国人手中继承了纯熟的英语思维以及比较完善的金融体系,可以非常快的融入到全球化的分工中去。
而服务业又对基础设施依赖相对较小,印度经济最终“很自然”地选择了以服务业而不是制造业作为突破口,之后则利用其从大英帝国继承来的金融传统,建立起了十分完善的金融市场。
印度就这样轻飘飘地直接跳过“工业阶段”,直接从传统农业经济过渡到以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为主导型的经济。
正如《断头王后》中所言,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予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印度的问题就出在它是一个有着10多亿人口的大国,而(金融)服务业为主导型的经济的特点是“产业链短”,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带来的产业辐射也很有限,印度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的问题。
图2 印度软件产业价值链升级路径
说个很直观的栗子大家感受一下,大家来猜猜印度最大的洗衣厂有几台洗衣机?答案会出乎你的意料。
在这家位于印度孟买百年老店洗衣厂里,有800多个洗衣池,里面堆满了未清洗过的衣物,每天都有一千多名工人同时在纯手工的搓衣服,他们每天一洗就是洗十几个小时……为什么会有如此反人类的事情发生呢,是因为在印度人工的成本要比用洗衣机低(印度的电费是很贵)。
在现代化的今天,因为它的奇葩程度,这里还成了孟买必打卡的旅游景点之一。
这个现象的背后是:印度没有更好的工作机会提供给这些贫穷的人。2005-2008年之间,印度的GDP年增长率高达9.5%,而就业创造的年增长率仅为2%。据2002年的调研数据,尽管印度IT部门举世闻名,但也仅雇佣了4.5亿劳动力中的不到100万人。IT和金融等高端服务行业创造工作机会是相当有限。
这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产业链较长,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行业的产业链较短。以半导体为例,生产过程涉及1200多个工艺步骤,每一个环节都能创造配套的产业以及大量的工作岗位需求。
据全球产业发展史来看,只有那些人口在5000万以下的国家或地区,可以通过发展服务业这种产业链比较短的产业摆脱贫困,走向高速发展。比如中国澳门通过博彩业,新加坡通过国际贸易,马尔代夫通过旅游业等,中国香港则是金融服务业等等。
但凡拥有5000万以上人口的国家,想要带领整个国家脱贫,则需要走产业链更长的工业化道路,至少在几个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人口量级达到10亿级别的中国,甚至不得不将整个工业门类全部都吃一点,才能拿到带领整个国家脱贫奔小康。
更严重的问题是这种模式导致的“贫富分化”及其带来负面效应:印度经济发展成果只能使一小部分劳动者受益,而不能为广大劳动者所共享,这导致今天印度一半以上的劳动力还滞留在生产效率较低的农业中, 一些失地农民由于不能找到合适工作而在城市形成大规模的贫民窟。
曾有人将拥有13亿人口的印度形容为两个国家:1亿城市精英和12亿城市及农村赤贫。据2019年统计,印度最富有的1%的人口拥有全国总财富的78%(全球平均水平约50%)。占人口10%的富人消费额占总消费支出的25%~32%,后50%的底层穷人只占消费支出的21%。
虽然人口规模意味着庞大的内需市场,但是印度的市场活力却很一般。因为生产—消费—制造这个链条因为印度的贫富差距问题无法高效运转起来,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制约了印度的经济发展。
所以结果是,一心想发展知识经济的印度也没想到,自己最终会走上这么一条去工业化的道路。
2004年,印度经济改革的总设计师曼莫汉·辛格当选印度总理,一上台就提出印度要再工业化,这一次“made in india”成了改革的关键词之一。
在2008年,印度前总理辛格视察孟买时,就曾许下豪言壮语:要让世界记住孟买,忘掉上海!
但现实的另一面是,印度制造是块相当难啃的硬骨头。现代制造业是一个庞大体系,土地、劳动力、基建是必要的配套条件。只有配套的基建设施到位,营商便利环境得搞上去,资本才能进来,投资各式的产业,工业制造业这个系统才能启动。
印度的GDP增长情况
图片来源:世界银行
然鹅,单单基建这一条,就狠狠地难倒了印度
电力、铁路等基础设施快速发展,需要政府持续的财政投入和引导。但印度长期实行“补贴财政”,导致政府投入不足,影响其发展速度。受选举政治特性和农村选民重要性等因素影响,历届政府不得不对燃油、化肥和食品等大量补贴,政府补贴在财政预算中占比过高,大大挤压了可用于社会发展的资金投入,限制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能力
再说土地,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70%左右的土地为私人所有。面对,印度《土地法》苛刻的征地要求,来软的,遍地都是惹不起的钉子户。来硬的,印度近些年推动的征地制度改革被议会反对,困难重重,城市化的进程跑不起来。
理论上,占印度人口多数的农民没有土地,微薄的收入无力负担教育、医疗和日常生活开支,会纷纷进城扛起工业化的大旗。
事实上,又由于印度奉行种姓制,等级森严。不同的种姓干不同的职业生来就是固定的,很多人阶级晋升无望。且在宗教的“熏陶”下,印度人民也比较“佛系”。以上种种,农业和农村的活力得不到释放,土地和人口都无法转化成资本投入到工业化中。
而按照著名经济学家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的说法,当人口优势没有转化为劳动力优势,人口多就是累赘。如今一场疫情,城市中贫民窟的中的无地可去印度人,则成了游走的炸弹。
对于那些在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印度精英来说,见识了国际城市的灯红酒绿之后,再面对国内的一锅乱炖,搞事业的的基础设施配套都不到位,“肉身翻墙”则成了他们的第一选择。
举个栗子,印度受过教育的精英阶层流传着:一流人才去印度理工,二流的去麻省理工的说法。但事实上大多数印度理工出来的人才,最终都去了麻省理工所在的美国,印度理工只是他们的跳板。
营商环境差,人才流失严重这也导致印度本土互联网企业未能充分享受到IT人才井喷的红利,IT大国印度没能造出一款自己的“谷歌”
更多的“精英”则把持着传统行业,成为既得利益者,一门心思的想着薅国家的羊毛。大家对做大蛋糕这件事,并不怎么感冒。比如印度工会作为强大的利益团体,就反对任何它们认为将对雇员不利的企业改革,
总的来说,在印度发展制造业搞工业化建设,单纯依靠经济学的规律走不通。这一切需要依靠强大的政府来铲除重重障碍,但问题是印度不具备“强大政府”这个核心要素,印度属于一个联邦制国家,各地地方政府有着很大的决策权,中央与地方的的博弈长期处于弱势。
辛格带领印度的改革,最终未能触及国内强势的贸易协会和农场主的利益,从未涉及劳动法和农业补贴等敏感议题,中央推行政策受制于地方“割据”等等。
这样的境况之下,印度出了一记绝杀。
2014年,莫迪老仙上台开始新一轮的改革:开始推动利用金融的杠杆的力量推动工业化,也就是举债搞基建。
但是这里面的BUG是: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一个长期的投资行为,而印度从西方国家借的外债却是中短期债务为主,短期债务进行长期投资最害怕的就是出现不可预测的风险,国际金融市场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对印度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所以这些年我们,一边看到莫迪老仙热热闹闹的带领印度在搞改革,又是废钞,又是1.4万亿美元基建计划、开放市场和外资准入、大力招商引资等等,为工业化做准备
同时,通过“莫迪经济学”,人为的修订GDP,让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年均达到了7%以上,人为制造了“纸面上的繁荣”。每一项举措都是为了给不断膨胀的金融杠杆做背书。
但是随着近年来印度国内GDP持续减速,外资加速撤离印度。另一方面,印度政府一直把国有银行当提款机,债务泥淖越陷越深,印度的现金流到了一个很危险的地步,很可能出现无法覆盖最基本的利息支出情况,发生资不抵债,政府破产的情况。
2018—2019年印度政府财政赤字突破3%的国际警戒线。更重要的是,印度目前外债5000多亿美元,其中一年期以内的短期外债规模2000多亿美元,而印度外储规模约为4200亿美元,也就是说印度目前已经“资不抵债”的程度了。机构上门逼债的话,印度是分分钟可能出现破产的。
图源:India today
近期随着市场对美国推出量化宽松政策的预期加强,国际资本避险心理加重,纷纷撤离新兴市场,印度的流动性危机越来越严重。
今年第二季度受疫情影响,印度经济衰退程度和新冠肺炎感染人数双双突破纪录,算是引爆了印度国内的黑天鹅。
越来越多的机构喊出了“印度经济即将崩盘式清零”。
以政治上的常规玩法,经济上的失败往往要用政治军事上的冒险来解决移国际、国内实视线。
所以,我们最近频繁的看到中“印边境冲突,印度宣布禁止中国的118款aPP等新闻”,它们本身是印度经济改革再次陷入困境的一个倒影。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