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10月3日电(记者 杨文)山东济南市民邵先生近日遇到一件无奈的事:“去超市买猪头肉,买太多吃不完,我问能不能切一小块卖,店家不乐意。”僵持了一会儿后,幸好另一位市民过来选购,老板才同意把一份猪头肉切成两半销售。
邵先生说:“如果商家能多为消费者考虑,在销售上‘多切一刀’,让消费者买得既节约又省心就好了。”
眼下,城市里“小家庭”增多,消费需求有限。许多人为“瘦身”也不愿吃得太饱,“吃好”“节约”的理念广为传播,对农副产品供销提出新要求。
“一个西瓜得二三十斤,很少有人能买整个西瓜带回家。咱只得切开来卖,可一旦切开又有许多顾客嫌不新鲜。”说起农副产品“大小”与销售的关系,在济南解放路经营一家小区果蔬店的张德宽有巧招:个头大的西瓜适合“登堂入室”,变身饭店餐饮果盘;10斤以下的小西瓜,更受居民欢迎。
这也戳中了不少消费者的“痒处”。“有的苹果一个半斤多,一口气吃不完就剩,剩久了就扔。自己独自在家,还真不敢轻易对大水果下口。”济南市民刘雪芹说。
相反,有一些“苗条”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卖出了高价,供销两旺。在潍坊市寒亭区,瓜小精致、皮薄沙瓤的郭牌西瓜,三斤一个就能卖出100元的高价。
西瓜大棚里,每株西瓜都被精心照料:每个瓜拥有编号,生长细节都记录在案,每个西瓜棚的水、肥、采光、空气也记录归档。郭牌农业公司负责人由守昌说,高科技加持的郭牌西瓜,今年产值能超过2亿元。
“给大个瘦身”“多切一刀”的背后,既是人们“精致”生活的需求,也是农副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精致”供给。如果供给不顾及需求,需求也会受到抑制,最终“受伤”的还是商家与整个市场。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记者在一些美食街和景点看到,不少商家将多种水果切好后放入小果盘、小打包盒,方便顾客随时带走;大串糖葫芦“瘦身”成小串,反而整体销售量更大、收入更高……一些农副产品生产和销售“大变小”的背后,是理念的改变、供给的优化,既顺畅了农产品的流通,又增加了消费、减少了浪费,实现生产、销售、消费共赢。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