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期间,家住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街道某小区的陈阿姨遇到了一件“怪事”,本着节约不浪费的原则,陈阿姨经常将中午吃不了剩菜放进冰箱,准备晚上加热后全家人继续食用,然而,放假以来,冰箱里的剩菜经常无故“失踪”:只剩下空盘子和保鲜膜,饭菜却不知道被谁吃了个干净。同时,儿子刘先生放在冰箱里的啤酒,也经常莫名的少了几罐。
这让陈阿姨困惑不已,难道家里进贼了?可是仔细翻翻,家里也没丢东西。仔细想想,几盘剩菜、几罐啤酒能值几个钱,小偷放着金项链、玉手镯不偷,偷这些不值钱的东西难道能真是为了果腹?
收集厨余垃圾桶的指定垃圾架和“垃圾分类回收站”
疑惑不解的陈阿姨决定探个究竟。这天中午吃完饭,全家人都各自回屋午睡。陈阿姨也躺在床上,眼睛却直直盯向厨房。过了一会,只见上一年级的小孙子毛毛悄悄溜出了房间,鬼鬼祟祟的走向厨房。陈奶奶赶快下了床,蹑手蹑脚的找了个视野好的位置,看看小孙子到底要做什么。
只见毛毛轻轻打开冰箱,把里面的两盘剩菜端了出来。“难道是毛毛饿了,所以把剩菜都吃了?”陈阿姨转念又一想,不对呀,中午全家出去吃饭,其中有两盘菜几乎没动就打包回来放进了冰箱,准备热热做全家人的晚饭,才一年级的毛毛怎么可能全部吃得下。想到这,陈阿姨更加专注的看向小孙子。之间毛毛拆下了裹在盘子上的保鲜膜,然后把菜倒进了垃圾桶。
“你这孩子干什么!”陈阿姨再也看不下去了,一声断喝,吓得毛毛差点把手里的盘子掉到地上。“哇”的一声,毛毛大哭了起来。陈阿姨又急又气,抓过毛毛一通质问。吓懵了的孩子除了哭,什么都回答不出。
正闹得鸡飞狗跳的时候,儿子刘先生和儿媳田女士下班回家,看到这样的情景,也觉得莫名其妙。全家人连哄带吓,总算让毛毛开了口。原来,荣华街道办事处从去年9月开始,与京东一起进行了垃圾分类的推广活动,给社区内每个家庭发了一个带有二维码的厨余垃圾桶和可回收垃圾袋。居民只需要扫码绑定关联,然后按照厨余和可回收来进行日常分类,再将厨余垃圾桶放到指定的垃圾架上,将可回收垃圾袋放至小区里的垃圾分类空间站,由指定工作人员进行分拣回收。工作人员在回收时会对垃圾桶和袋进行扫码,扫码完成后,垃圾桶和袋的主人即可在“分类空间站”小程序中获得“绿豆”。
所谓“绿豆”也就是积分的代名词。在“分类空间站”小程序中,一定数量的“绿豆”可以兑换指定的商品。小区里很多家长都把扔垃圾攒积分的“任务”交给了孩子,一方面是把这当作了孩子的零花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从小树立垃圾分类的意识。陈阿姨家也不例外,毛毛每天都会把厨余垃圾桶放到垃圾架上,也会将啤酒罐、饮料瓶这样的可回收垃圾送到小区里的“垃圾空间站”。所得到的积分,就任由他来决定要兑换什么商品。
“社区美好生活节”现场
就在十一长假前,荣华街道办事处与京东共同举办了“社区美好生活节”,现场为包括陈阿姨家在内的三个社区居民用“绿豆”换实物。毛毛的同学小齐,在现场用1750个“绿豆”为自己兑换了哈根达斯冰淇淋。这让毛毛羡慕不已,毕竟平时冰淇淋、巧克力对自己来说属于“管制食品”,爸爸妈妈为了让有点胖胖的毛毛更加健康,轻易不让他吃。
“我要有1750个绿豆就能光明正大的换冰淇淋吃了。”毛毛想得很美好,可是打开手机看看,自己家的积分距离哈根达斯还差得远。为了能像小齐一样,早日吃上哈根达斯,毛毛想出了这个办法。十一长假,家里往往都会做很多好吃的,吃不了就要放在冰箱里。毛毛就偷偷把冰箱里的剩菜倒进厨余垃圾桶,填满了就能从一天一次倒垃圾变成一天两次,也就能得到双倍积分。此外,毛毛还隔一天就拿出一两罐啤酒倒进马桶,然后把空罐放进可回收垃圾袋放到垃圾空间站换“绿豆”。
听了毛毛的话,全家人啼笑皆非。原本是鼓励孩子从小学习自主理财、树立垃圾分类意识的好事,没想到遇到了这样匪夷所思的“盘外招儿”。在爸爸妈妈的批评教育下,毛毛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但懂得了要正道成功,用正确的方式来换取“绿豆”,不能投机取巧的道理,更对垃圾分类的知识产生了兴趣,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讲起垃圾分类来头头是道,简直成了家里的垃圾分类小指导员。
来源为金融界财经频道的作品,均为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