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10月15日电题:陕西推行“两提升一保障”当好就业创业“总客服”
新华社记者薛天
近年来,通过推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陕西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当好就业创业“总客服”。
为了增强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陕西省首先通过“减、返、补”手段,通过减少企业税费600亿元、实施失业保险返还政策、安排惠及75.7万人的就业补贴资金28.1亿元,2019年、2020年推动全省新增市场主体数超150万。
通过强化创新创业,陕西省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陕西省教育厅介绍,2020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有34.2万人,为做好应对疫情影响稳就业工作,陕西多数高校通过线上网络招聘推动就业工作。截至5月底,全省已累计举办各类网络招聘活动7700余场。
而在解决贫困地区的群众就业问题时,陕西省一方面加强人员培训、扶持“品牌”,创造出“紫阳修脚师”“宝鸡技工”“秦巴茶艺”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劳务品牌。
主营修脚业务的陕西远元集团董事长郑远元告诉记者,在各级人社部门的帮助下,陕南地区的政府部门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为集团长期输送务工人员。“目前集团在全国拥有30家分公司,开设6241家门店,拥有员工56169人,大部分员工都来自秦巴山区。”
对于无法外出就业的贫困地区人员,陕西省健全五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开展“百县千镇”标准化创业中心创建行动,让更多企业和劳动者就地就近对接用工、务工需求。
在安康市汉滨区,能够有效就近解决群众就业的社区工厂,散落在各个社区里。汉滨区的社区工厂共有87家,在群众的家门口解决就业7831人,其中贫困人口2527人。
汉滨区委书记王孝成表示,就业是最有效的脱贫手段。“我们就是要通过‘保姆式’服务、订单式培训,大力培育社区工厂,让车间变教室,让新社区工厂变成就业脱贫的主抓手,力争实现全区每个社区建成一个社区工厂。”
此外,陕西省多渠道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坚持依法行政,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着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据陕西省人社厅介绍,近年来陕西积极破除妨碍劳动力社会性流动、制约广大劳动者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同时畅通依法维权渠道,健全仲裁与诉讼衔接协调机制,开展“互联网+调解”试点,提高争议处理效能。通过实现“一点投诉举报、全省联动处理”,陕西推进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建设,将一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列入了“黑名单”。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