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静 张文朗 彭文生
摘要
二季度以来中国出口增长超预期,占全球份额快速上升,中金宏观团队于10月中上旬调研了多家外向型企业,涉及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家电、家具、纺织和航运等行业,以近距离了解强势出口背后的企业百态。
总体来看,企业一季度出口受国内疫情影响较大。二季度以来,国内复工复产、美欧消费增长、海外生产停顿带动我国出口快速复苏。分地区看,美欧需求复苏快于供给,消费品出口强于工业品。线上零售增长较快。“宅经济”和美国楼市火热带动冰箱、彩电、小家电、手工具、智能办公桌等出口快速增长。此外,一带一路国家基建稳增长需求成为我国工程机械海外需求的新势力。
华北某海运集装箱出口代理商表示,出口货运量从4月开始回升,8月达到峰值,医疗物资、日用品、食品(如生姜大蒜)火爆。目前美线货物仍处爆仓,运费创新高,集装箱一柜难求。运力供给已恢复至正常水平,但运费仍上涨,因中国出口份额上升导致总体货运量增加,航运供需缺口仍未弥补。按照往年经验,企业预计春节前美线运费都难见拐点。
贸易摩擦对受访企业的边际影响总体有限,部分企业关税复征加大出口订单的波动。受访企业表示汇率风险基本可控,多通过远期结汇、增加美元借贷、将外汇用于海外生产等降低升值影响。但如果汇率升过阈值会重新订价。
展望未来,受访企业多表示出口优势不会迅速退坡,但企业经营并未过度依赖这波红利。企业对扩产仍持谨慎态度,强出口对企业技术改进、产品升级的激励作用不宜高估。部分产业链暂时回迁,但企业海外布局大趋势难改。宅经济加速了欧美家电的更新需求,明年欧美出口增速或将下滑。海外需求强消费、弱生产的局面可能在未来发生反转。中高端及具备完整产业链优势的产品(如电子、高新技术装备等)转移更具持续性,中低端产品(如印度棉纺等)的转移持续性不强。
正文
二季度以来,中国出口增长明显好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出口超预期原因何在?不同行业出口表现有何差异?强劲的出口势头是否会影响企业后续的生产经营决策?未来出口又将如何演变?中金宏观团队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针对出口进行系列研究。10月份我们对多家外向型企业进行调研,受访企业涉及专用设备、通用设备、高新技术装备、智能家具、家用电器、纺织和海运等行业,以近距离了解强势出口数据背后的企业动态。
出口近况追踪:复工早带动份额升,消费品好于工业品
出口企业一季度受国内疫情影响较大;二季度起,我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国内复工复产、美欧消费需求增长、海外生产停顿带动我国出口快速复苏;三季度以来企业在出口方面基本延续了增长态势。
某彩电企业表示一季度出口受疫情冲击较大。二季度以来,中国供给率先反弹,而海外本地品牌的代工厂受疫情影响导致供给大幅下滑,企业之前产业链一体化布局的优势使得产品市占率快速提升,同时受益于疫情期间美国房地产销售提升以及政府补贴,企业对美出口大幅增加,三季度彩电销量继续向好,库存周转较快。
某海运集装箱出口货运代理公司介绍,出口货运量从4月开始回升,8月份达到峰值,医疗物资、家庭日用品、食品(如生姜大蒜)较为火爆。目前运往美国的货物仍处于爆仓状态,运费达到了历史高位,集装箱货柜一柜难求。4月份存在运力闲置的情况,目前运力供给已恢复至正常水平,但运费依然上涨,因为中国出口份额上升导致总体货运量增加,航运供需缺口仍未弥补。按照企业往年的经验,四季度通常是运费的高点,企业预计春节前都难以看到美线运费的拐点。
某专用设备零部件生产企业表示,疫情蔓延对油气、工程和矿山机械设备等出口需求造成不利影响,海外客户业务量缩水。但由于公司竞争对手主要集中在印度,疫情导致印度工厂产能下滑,5月起下游客户陆续将订单转移至中国。下半年以来,公司出口持续恢复,但仍难以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某高新技术装备企业表示,今年一季度的出口主要依赖于去年四季度的订单和库存兜底。二季度人员和货物的跨境流动是企业出口的主要阻碍,海关和物流给相关企业创造了便利条件,企业也积极试水线上销售的新方式,新出口订单同比降幅改善。三季度疫情控制较好的国家订单开始增加,例如部分一路一带国家的基建项目动工带来新需求,但欧美日竞争对手复工仍有困难,企业市占率提升。
对美欧消费品出口强于工业品。
某注塑机制造企业表示,海外复产仍不充分,投资低迷,企业的直接出口主要对应生产资料的需求,前三季度表现不佳。但国内订单火爆,下游企业主要是消费品出口商,下游企业扩产带动公司注塑机的需求。
据某智能家居企业同样表示,海外疫情停工导致B端办公室采购基本停滞,预计到明年一季度才会有所恢复。但是美国的居家办公需求增长强劲,C端线上零售的订单明显增加,一定程度上冲抵了B端出口额的下降。
疫情改变消费者行为,催生欧美“宅经济”。
某家电企业表示欧美订单增长较快,占到了今年海外订单的60-70%,其中冰箱的需求上升尤为显著。公司从4月起一直处于满产状态,而且可能会延续到11月以后。不仅高端冰箱的改善型需求明显增加,首次购置冰箱的低端产品订单也表现不俗。从总量数据看,疫情之下人们尽可能减少外出,居家时间延长带来了食物储藏、居家办公等“宅”需求,我国冰箱、便携式电脑等产品出口受益。
某小家电企业也表示“宅”生活下美国民众在家的时间显著增加,带动烹饪、清洁等方面的需求,公司厨房小家电、扫地机器人(行情300024,诊股)等产品在海外热销。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营业收入同比上升约35%,公司营收中来自欧美地区的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至约60%。同时,疫情导致越来越多的产品需求从线下转移至线上销售,企业凭借在中国市场积累的新零售、线上渠道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在欧美市场中能够相比竞争对手更好地应对疫情期间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变化,抢占市场份额。
某五金产品生产商表示,今年五金产品出口的消费属性明显增强,上半年海外营收同比增长25%左右,表现优于历史同期。一是大封锁增加了欧美家庭对日用工具类消费品(如手工具)的需求;二是欧美企业的供给不足,且恢复进度低于预期;三是欧美房地产市场景气度较高,进一步提振日用工具等消费品需求。欧美客户的库存普遍处于历史低位,但近期补库可能性仍较低,一方面是因为目前供应商产能仍不足,供不应求的环境下无法补库;另一方面,目前美国的物流和海运成本高企,补库成本较高,而消费高增可持续性存疑,部分客户选择暂时观望。但鉴于欧美未来有较大补库空间,预计该部分海外消费品需求的热潮不会快速下降。
一路一带国家或成为工程机械板块海外需求的新势力。某装备企业表示,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在越南、东南亚、东欧等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占率快速提升。这主要是因为1)这些国家也有较强的基建稳增长需求,而中欧班列等物流供货有保障;2)今年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资企业不断裁员并解除合同,我国企业顺势拿下了不少当地的资源,包括技术人才、合作伙伴、制造产能,加快了中资品牌的本地化运营;3)我国工程机械企业与国际竞争对手的技术差距在缩小,近年国内上游供应链(液压件、泵阀、减速器等)的崛起又有利于压缩成本,强化产品的性价比;4)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地理位置上有先天优势,工程设备的项目延续期较长,后续服务跟进有保障。但由于在行业标准和产品设计上的差距,我国企业一直难以进入欧美高端市场。
贸易摩擦对受访企业的边际影响有限。某零部件生产企业表示,公司产品虽然都在美国第一批加征关税清单上,但多在豁免清单中,最终影响较小,而近两年公司在美国的营收反而有所增长。五金生产企业也表示绝大部分产品都被加征了关税,但因为该行业大部分制造供应链都在中国,行业的议价能力较强,关税成本很大程度转移到了下游的海外客户处。
部分企业关税复征加大出口订单的波动。某智能家居企业表示发达国家智能家居替代传统家具的趋势十分明显,而我国尚处于接受健康办公、智慧家庭理念的市场教育期,整体市场基数较小,公司营收更依赖于海外销售(对美销售占比在70%)。今年8月起,公司对美出口前期豁免关税的产品又复征关税,对出口订单有一定负面影响。若关税持续加征,公司可能考虑扩大东南(行情002263,诊股)亚工厂产能。
受访企业的汇率风险基本可控。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多数企业表示公司通过远期结汇锁定汇率、增加美元借贷、将美元收入用于海外生产等方式,降低短期汇率升值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在人民币汇率跌破某阈值前,风险由公司自行承担和化解。但汇率如果继续有较大幅度的升值,公司未来会和客户重新订价。
企业未过度依赖本轮红利
企业对扩产多持谨慎态度。某五金企业坦言,尽管订单满负荷,但暂时没有在国内扩产的意愿。一方面是因为疫情给经济运行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企业未必能对未来海外需求做出准确判断。另一方面,由于该行业的产业链较长,扩产不能一蹴而就。某注塑机制造企业同样对海外需求的可持续性持怀疑态度,认为盲目扩张可能在海外竞争对手的供给恢复后导致产能过剩,企业目前主要通过增加外包的方式应对生产压力,扩张计划基本不受疫情影响。某智能家居企业表示疫情没有打乱企业原定的投资进度,考虑到将现有产能扩大一倍的建设期在两年左右,企业需要根据未来两年的市场情况(而非短期出口景气度)来确定新增投资的必要性。某家电企业也表示暂不考虑扩大产能,公司基本是以销定产,供给弹性较大,现有工厂通过增加用工基本就能应对今年的需求。
强出口对某些企业产品高端化的激励不宜高估。在某注塑机制造企业看来,公司在疫情期间推出的历经多年研发的新机型的确带来了海外市场出口额的显著增加,但是行业整体向高端市场布局的动力有待提高。一方面,行业内技术的突破依赖于工业设计、基础材料等多学科的配合,现有的生产材料难以满足要求。另一方面,二季度以来内需持续向好,行业仅是满足国内中端需求就已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通过改进技术追逐海外高端市场的紧迫性不是很明显。此外,某装备制造企业表示,为了敲开欧美高端市场的大门,企业不但需要达到产品精度等质量要求,还需要完成全生命周期的污染报告并通过当地第三方机构验证。与从新兴市场国家打开市场销路相比,单纯追求产品高端化的成本收益匹配度还有待提高。
部分产业链暂时回迁,但企业海外布局大趋势难改。
某家电企业表示,目前海外工厂的产能利用率不足50%,拉美、东南亚、北非、中东地区的产能大幅下滑。过去几年家电的产能持续外迁,但今年疫情限制了海外生产,趋势暂时逆转。但企业预计疫情前的海外布局未来仍将继续,从而进一步推动产品的本土化生产。这既是为了降低贸易摩擦的影响,也是因为本地化供应能够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另一家小家电企业也表示,为应对中国对美出口的关税,以及供应链多元化,企业的海外工厂已开始从越南及泰国供应商采购制成品,虽然直接成本高于中国供应商,但考虑关税影响后仍能降低企业总成本。由于疫情发展和关税豁免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企业未来可能继续转移部分生产至海外。
某五金企业表示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供应链出现再分工,部分国内供应链转移至国外。但疫情给供应链转移按下了暂停键。在已投产的海外基地中,目前东南亚已经完全恢复产能,美国工厂也于9月份恢复产能,欧洲基地的产能恢复了70%左右。某智能家居企业也表示疫情延误了海外工厂的设备安装进程,东南亚工厂的投产时间从6月推迟至10月。某彩电企业表示,为应对关税的影响,公司在墨西哥等地设厂,负责组装,自动化程度较高,产能受疫情的影响较小。但是疫情使得印度在建工厂的进度放缓。
某零部件生产企业则表示公司没有向海外转移产能的计划。具体来看,传统业务没有必要转移至海外,因为投入周期长、成本高,且该部分业务利润薄、规模正持续收缩;而新兴业务对产业链齐全度要求较高,难以在低成本地区简单复制。
海外需求强消费、弱生产的局面可能在未来发生反转。随着其他国家复工复产持续推进,消费品的出口红利将逐渐下降。而海外疫情逐渐平稳后,部分国家可能加大推动关乎民生的制造业板块的产业链本土化进程,届时生产资料的出口有望得到一定的提振。
出口优势不会迅速消失,但企业经营也没有过度依赖这波红利。企业对于出口持续性的预期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取决于自身产品的可替代性。
某五金企业表示目前暂未观察到转移到中国的订单回流海外,海外产能夺回订单难度并不小。虽然欧美经济正在逐步恢复,但行业内多数订单仍继续在国内生产。这是由于,一方面,虽然海外陆续复工复产,但整体生产并不稳定,大型商超仍希望有稳定的供给。另一方面,欧美竞争对手的产品多数也依赖于我国的上游供应链,目前物流成本仍处在历史高位,加上海运效率不高,成本提高导致欧美产品竞争力下降。未来订单的回流情况主要取决于海外工厂的恢复状况。该企业表示,海外很多中小竞争对手在疫情中破产或成僵尸企业,行业出现供应链的半永久性出清。未来海外企业是否重新投产主要取决于行业利润水平的高低。受访企业上游的供应商有6000多家,技术积累不输欧美企业,产业链配套完整,成本优势明显,这进一步压缩了海外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总体来看,海外新建产能重新拿走订单的难度不小。企业预计目前转到国内的订单中,80%左右是持续性转移。
某专用设备零部件生产企业表示中高端产品线上的订单转移可能更具持续性。目前海外转移的部分低端产品订单,毛利率低于公司高端产品线。公司承接此类订单主要是出于对客户的帮助(有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海外恢复后,公司就会放弃此类订单。从长期趋势来看,低端订单也正在从中国转出,疫情仅仅是暂时延缓了产品线的转移。但是在高端铸件领域,随着美国工厂关闭,公司承接了相关订单。从持续性来看,全球高端铸件产能相对稀缺,订单一旦给到公司,下游客户就会产生粘性。
某高新技术装备企业表示订单转移早有苗头,疫情加速了这一过程。欧日的挖掘机龙头企业近几年市占率慢慢下滑。我国企业的产品性价比较高,部分对价格较敏感的客户需求带动产品市占率逐年提高。疫情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过程。例如,疫情给了中国装备企业进入非洲采矿业等大新兴市场的机会。
某电子元器件生产商的出口份额大幅提升,主要是日韩竞争对手在疫情封锁期间订单转移所致,而该企业复工较早、甚至部分封闭式管理厂房疫情期间亦未停工,日韩企业已选择战略性退出这一细分市场,该企业预计其将在三年内成为该领域全球最大的供应商。
?但某棉纺织企业表示不宜高估海外订单转移的影响。印度是重要的产棉大国,9-11月是北半球的采棉季,但疫情可能对印度棉花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不利影响,而纺织企业通常集中在棉花产地,近期的确出现了印度棉纺订单转出的情况。但是受访企业表示不宜对这部分出口红利过度乐观。从结构上看,印度与巴基斯坦和东南亚国家同属中低端产品线,而我国产品偏向高端市场,因此我国棉纺企业对印度订单的整体替代性有限。从持续性上看,目前圣诞订单已经告一段落,近期增量主要是明年的春夏装,客户下单并不迫切,不少仍处观望状态,如果印度疫情得到控制,对印度订单的替代就会消退。中期看,一些欧美品牌商也在这次供应链危机中吸取了教训,已开始在邻国建立应急产能。
某智能家居企业表示公司将目前的出口红利视为正常波动,不影响企业中长期生产经营决策。由于目前海外产能不足,无法满足爆发的需求,所以公司会接到客户从海外转来的订单。但在疫情好转之后订单是否会回流到海外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某家电企业表示疫情属于一次性冲击,无法扭转行业强内需、弱外需的局面。欧美家电的渗透率已很高,替换需求相对平稳,而国内家电市场的更新换代需求较高,所以近年来内销持续优于外销。今年属于特例,宅经济加速了欧美的更新需求,明年欧美出口增速或将下滑。而南美、东盟、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家电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仍然较低,类似于中国20年前的情况,这些海外市场的潜力较大,国产品牌或将继续加大对当地的布局。
来源为金融界财经频道的作品,均为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